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乡村振兴

老百姓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

衢州乡村振兴讲堂不简单

2020年07月15日 10:30 | 作者:蒋文龙 朱海洋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最近一年,浙江省衢州市涌现出了1400多个乡村振兴讲堂。办讲堂、搞培训?在采访前,记者不免心生疑惑:这能搞出什么名堂?长期以来,农民培训从未间断,各个部门和群团组织均有组织,确实成效显著。但在地方实践中,最终虎头蛇尾的也不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各自为战、不成体系。

采访一圈后,记者惊讶地发现,衢州的乡村振兴讲堂还真不简单:聚焦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和农民培训的痛点,当地通过整合,既打开了部门之间培训资源的“篱笆”,实现高效协同,又通过与产业的深度结合,为农民创富创业搭建桥梁,同时还融入社会管理功能。

中医讲求“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衢州又被誉为“针灸圣地”,在推进乡村振兴讲堂建设时,该理念就无处不在。经络一通满盘皆活,讲堂发展生机勃勃。

课堂建在了产业项目上

记者采访的第一站是位于乌溪江畔的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这里是全球最大的鱼子酱生产企业,名副其实的行业“隐形霸主”。

乡村振兴讲堂不只建在村里,还建在了产业项目上,“鲟龙”就开了个“鲟鱼寻梦讲堂”。公司总经理夏永涛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与周边五六家主体建立合作关系,不定期举行各种培训、研讨。

尽管以前“鲟龙”也搞培训,但多在行业内,有了讲堂后,转型带来的价值颇为显著。夏永涛说:“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将更多精力转向内销。这样一来,与周边餐饮业、旅游业形成联动,基地恰好可提供科普、体验,而讲堂就是个绝佳的联姻平台。”

如果说鲟鱼养殖尚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那么,建在浙江宗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飞鸡讲堂”则平民化得多,特别适合低收入农户、边远山区农民等。在龙游县山底村的基地里,记者见到了“龙游飞鸡”的创始人胡瀞文,一名曾在广东深圳管理运营过13家子公司的“85后”女创客。

据介绍,“龙游飞鸡”是公司旗下的垂直电商品牌,平台研发运营在杭州、管理总部在龙游、养殖生产落在乡村的千家万户,实行供种、防疫、销售、质量、技术、管理等“十统一”。公司成立3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就是最近一年。

“过去,我们要下村找养殖户,很难获得信任。现在有了‘飞鸡讲堂’,与业务深度融合后,一下加速了与农户的合作。课堂里,我们主讲绿色标准化散养和现代数字农业。”胡瀞文说。

现在,不仅衢州本地600多养殖户户均年增收2万多元,还有近7万只飞鸡“远嫁”四川省叙永县,帮助当地8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今年上半年,飞鸡销售额实现爆发式增长,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

记者看到,在打造乡村振兴讲堂时,衢州十分注重实用技能的培训,通过举办来料加工、家政服务、面点制作等培训班,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由此,讲堂人气飙升。

此类案例比比皆是。常山县白石镇草坪村的“辣椒课堂”,9个月培训农村妇女1700多人次,领到家政服务职业证书后,人均月收入平均上涨1000元;衢江区依托讲堂,开办了112个来料加工教学点,仅大洲镇东岳村一个点就帮助农民增收56万元。

专业运营实现价值转化

柯城区万田乡的乡村振兴综合体,原是个闲置的农贸市场,如今在这里,手机变农具、数据当农资、直播变农活。记者抵达时,徐晓华正手捧土面,帮助乡里乡亲直播带货。

徐晓华种的是多肉植物,常于晚上7点在大棚内开播。从最初的磕磕巴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依靠网络直播,近八成销售得以解决。像徐晓华一样,从综合体里“学成出山”的农民主播,已有400多名。

按照部署,衢州村村要有讲堂,镇街设置中心讲堂,综合体则作为“升级版”,由各县域因地制宜来打造。场地上,衢州不另起炉灶,讲堂就设在农村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等地,再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资金、项目、师资、教材等农民培训资源,统一集成至讲堂内。

那么,综合体怎会与直播挂上钩?去年,柯城引入了浙江妙趣互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委托其运营管理综合体。结合在综艺和直播领域的产业优势,“妙趣互娱”将综合体打造成全国首个阿里巴巴村播学院。此后,综合体有了个“新身份”——潮侬集市,村播也席卷了整个市域。

“我们的模式就是,通过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为主播们提供支撑与服务,孵化出一个个网红农产品和品牌。”在村播学院负责人陈麟看来,综合体就像一个样板间,今后可推广复制到全国各地,“倘若我们自己办学院,招来的主播可能天南海北,往往很难留住。乡村振兴讲堂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还提供了完善的组织体系和配套的资源支持。”

衢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晓峰认为,由专业力量来运营乡村振兴综合体,可谓恰到好处。“如同把讲堂建在产业项目上一样,运营本身就具备市场化逻辑。这些专业机构有着独到的市场资源,擅长通过经营,将讲堂的平台价值转化为产业价值,还能带着农民一起增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林晓峰说。

龙游县溪口镇的乡村振兴综合体,就验证了林晓峰的这一判断。该综合体是条老街,由30多家沿街商铺以及几幢公房改造出的建筑构成,负责运营的是本土电商“一盒故乡”的创始人姜鹏。如今,这里更像是一个众创空间。

罗素娟原本在县城卖粽子,如今在综合体里有个工作间,她只管制作,姜鹏为她提供包装设计、品牌营销等;50多岁的陆健琳在街口开了家“寻味坊”,专卖土特产,眼下女儿高雅婷毕业回乡,正在综合体里学习直播卖货;祝新贵是名老手艺人,现在定期驻场,所编竹制品的销售则交由“一盒故乡”打理……去年,该平台销售额达到了1400多万元。

一呼而应,一点就通

“哝,这个是乡村振兴讲堂里的‘村情通’,各种课程资源、名家讲师、精品课程随你选。另外,老百姓还能在上头办事,从户籍、就业、农房到社保等,各种流程手续很清晰,还能实时查看村里‘三务’。”拿着手机,柯城区石室乡荆溪村党支部书记徐晓华熟练地展示着各种功能。

同行的衢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严兵告诉记者,在这个市县一体整合开发的“村情通”里,整合了各个职能部门的74项涉农政策、963个民生事项。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教育培训、政策申报、便民办事等数字化服务。

对此,江山市石门镇长山源村党支部书记柴树林就深有感触:“还真是一机在手,一呼而应,一点就通。村里有需求,就请专家来开讲,比村干部扯破喉咙喊管用。还有,老百姓办事透明方便,矛盾也少了。”

在开化县华埠镇的金星村,还把讲堂办出了个新产业。每周二,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就在村里的百年大银杏树下,为党员们讲授党性教育课程。如今,其他地方的不少党员干部也慕名而来。去年,依靠承办各类培训班,村集体就增收了11.7万元。

衢州有15万名党员,其中57%在农村,乡村振兴讲堂成了党员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题教育期间,全市各级讲堂开展了4400多场教育活动,参与党员群众近49万人次。主题教育结束后,衢州市委组织部又下发专门意见,推出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讲堂“第一课”制度,让党的建设和党员学习永远在路上。

对于乡村振兴讲堂,衢州有个最新定位:政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集成大平台。为了搭建落地载体,衢州市委组织部与市广电传媒集团合作,组建乡村振兴全媒体智慧平台,整合传播渠道,实现数字化管理;同时,又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乡村振兴学院,并结合280公里长的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49条乡村振兴党建示范带。

围绕痛点、打通堵点,统筹整合让衢州的乡村振兴讲堂呈现出强劲生命力。数据显示,讲堂开办后,已开课1.5万余场,参与党员群众152万人次;累计举办产业类培训2190场,培育扶持162个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增收3.2亿元;“村情通”用户达134万人,5月份以来,线上完成事项办理3.4万件。

编辑:秦云

关键词:讲堂 乡村 振兴 衢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