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法治时评

逾越规则的奖项毫无含金量

2020年07月16日 10:23 | 作者:凌锋 |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分享到: 

□ 凌锋

近日,“天才少年”的新闻受到舆论的关注。11岁的小学生陈某某,凭借一项癌症研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夺得三等奖。这样的新闻让人们感到好奇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真实性的质疑。比如,有专业人士指出,类似难度的课题,需要基础医学硕士或者临床医学科研型博士才能拿下。一些网友认为,这样的情况已超出了人们对“天才少年”的最大想象。

针对此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已发表声明,证实陈某某系该所研究员之子,并表示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方也于7月15日对外表态,要全面认真核查,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如发现违反大赛规则问题,将依规严肃处理。这种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态度和行为值得肯定。

由具体新闻说开,中国家长对教育问题的焦虑闻名于世。为了取得比较优势,不少家长可谓是各显神通,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职业优势,想法设法加持孩子的能力。如果说这些做法只是一种方向性的引导、学习上的帮助的话,那是非常正向的激励,但如果是通过弄虚作假、破坏规则的方式,为孩子谋得一纸所谓的能力证明,那么即便获得了一定奖项,也毫无含金量。当然,守护规则不能只靠家长的自觉,更为关键的是各类赛事的组织者,他们有更强的责任和义务设置好规则、守护好规则,并把公平、公正、公开等最基本的原则体现到比赛的各个环节,即不仅要关注有哪些项目参赛,还要严格核实参赛者的资格,更要关注参赛项目成果的出炉过程,这既是对参赛者负责,也是对赛事长远健康发展负责。

规则意识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不尊重规则的人,会真正遵纪守法。对此,期待有关调查能够尽快有个结果:没问题,就还孩子和家长一个清白;有问题,则通过依法公正的处理给全社会一个交代、一个警醒。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天才少年 癌症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