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聚视频 特别策划 委员会客厅 微光 微光 欣视角 主播一分钟

首页>视 频>原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八步沙三代人: “一步一个脚窝子”地前行

2020年07月23日 15:46 | 作者:王慧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  王慧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小康社会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然含括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内容。小康,在今天被赋予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只是实现小康的前提和基础。更清新的空气、更优美的环境,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这样的三代人,子承父志、世代相传,守得沙漠变绿洲,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01

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

“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死!”

每天给新栽的树苗浇完水后,郭玺总要再往沙漠深处走走,看看哪儿的花又开了、树又绿了,时不时掏出手机拍个照。手机视频里,有一段是他摸着一棵白榆的树干感叹:“爷爷们栽下的树都这么大了,一抱子都抱不住啊。”

郭玺口中的“爷爷们”,正是靠双手生生逼退黄沙、守得沙漠变绿洲的八步沙“六老汉”。

八步沙,腾格里沙漠南缘甘肃省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上世纪80年代,这里黄沙漫天、植被稀少,132公里长的风沙线以每年7、8米的速度吞噬着农田村庄。当地村民有个形象的说法,“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

“农民辛辛苦苦栽下的苗子,一场风沙过去就吹跑了、沙埋了,三五场风沙下来,一年的粮食就没希望了。”对这一切,郭玺的大伯郭万刚刻骨铭心。

“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死!”

1981年,怀着“保护口粮”这个单纯的目的,郭万刚的父亲郭朝明老汉和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人在县政府联户承包治沙的合同上摁下红手印,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开始种树。自此,他们以八步沙 “六老汉”的名字被载入了共和国史册。

在郭万刚的记忆中,摁完红手印的第二天早晨,六个老汉就卷起铺盖走进了沙漠。这一干,就再也没有回头。

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一个大水桶、六把铁锨,六老汉开始了治沙造林。“没有房子,就在沙地上挖个壕沟,用柴草搭上个地窝铺住;没有炉子,就用三块石头支口锅,开水泡馍当饭吃。大风一起,沙子刮到锅碗里,吃到嘴里把牙咯得吱吱响。”郭万刚对当年的细节记忆犹新。

第一年,种了一万亩,沙暴来了全军覆没;第二年,一半的苗子被黄风连根拔起……老汉们不信邪,趴在沙窝上找办法,总结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办法,树木的成活率也一年比一年高。到了第四年春天,沙窝上冒出一簇簇开花的植物,有的红,有的黄,老汉们终于成功了。

在沙漠中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六老汉把每一棵树都当作一个娃。终于,六把铁锨把风沙铲出了六个豁口,八步沙的绿色就从那豁口处一点点露了出来。六老汉头发白了、腰弯了,但4.2万亩荒漠绿了。

02

八步沙三代治沙人

“六老汉”到“六兄弟”

治沙的人,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换绿色。

沙,远没有治完,但“六老汉”是真的老了。好在摁下红手印的那一刻,六老汉就约定,如果这辈子治不住沙,就让后人们去治。不管多苦多累,“每家都要有一个接锨人!”

父死子继,花开花谢,誓约不悔。

“开始是被老汉们‘逼’的。”今年68岁的郭万刚早在在1983年就被父亲叫来林场种树,当时他在县供销社端着“铁饭碗”,每月50多元的工资,稳定又体面。后来,当病榻上的父亲说出希望他能接班继续治沙时,郭万刚犯了难。

一边是老少九口人的家累,一边是无法抗拒的父命。沙漠里的植被从嫩绿变成了金黄,父子之间的“争执”也从春天走到了秋天。最后,拗不过父亲的郭万刚咬牙同意了,心里则寻思着“先答应下来干几年,以后再想办法谋出路”。

然而,1993年河西走廊一场罕见的黑风暴改变了郭万刚的想法。在那场灾难中,古浪县有十几个学生娃不幸罹难。

“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我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几十年后再次忆及,郭万刚依然痛心。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说过要离开八步沙。之后几年,另外几家的治沙接力棒也陆续交到了第二代手中,治沙“六老汉”变成了“六兄弟”。

在治沙人心中,家园就是坐标,种树就是信仰。“六兄弟”延续着“六老汉”的信仰。在林场的涵养下,附近地区林草丰茂,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漠长满了花棒、梭梭、刺槐等林木,大风天气明显减少,全县风沙线后退了15公里。林场周边也成为安居乐业之所,近年陆续有3万多人从贫瘠的大山里搬迁至此。

治林场要发展,就不能只守摊子。2003年,八步沙7.5万亩治沙造林任务完成后,以郭万刚为首的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主动请缨,将治沙重点转向远离八步沙林场25公里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之后又继续向距离八步沙80公里的北部沙区进发,开始治理那里的15.7万亩荒漠。“我们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参与治沙造林,不仅壮大了治沙队伍,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郭万刚说。

如今,已经68岁的郭万刚还是保持着多年治沙留下的作息习惯,早上5点起床,简单吃顿饭带着干粮就出发去林场,晚上9点之后才能回到家,忙的时候连家都顾不上回,即便家距离林场不足千米。“生活在沙漠边的人,对生态变化的感触更深。只要还能动,我们就会治沙不止。”郭万刚说。

03

第三代治沙人郭玺

风沙口变致富地

树绿了又黄,花谢了再开。大漠的绿色,要用几代人的汗水和容颜才能一点一点换得。

郭玺没想到,令爷爷和大伯如痴如醉的这片林子,有一天也彻底将自己征服了。

“我老啦,总有干不动的一天,有些事情还是得年轻人来做,希望你能来林场帮忙。”5年前,当郭万刚向侄子郭玺说出当年父亲对自己说过的这些话时,他才真正明白了“老汉”内心的滋味。

彼时,刚过而立之年的郭玺在外打工,有一技傍身,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再加上儿时看着爷爷治沙种树每天累得直不起腰,心疼得“只想带着爷爷逃离沙漠”,更别说重回沙窝。

2016年,郭玺来到林场,计划“先来帮一段时间忙”。一天干完活儿后,他举目远眺,阳光下,黄色中的绿色由一点点、一丝丝,逐渐变成一块块、一片片。那是郭玺这么多年来第一次认真打量祖辈父辈耗尽心血的林场。那成片成片的金色柠条花映着阳光,一下子打动了这个年轻人的心。

那一刻,郭玺知道自己再离不开了,和祖父大伯一样,他的心长在了沙漠。“从最初的讨厌沙漠、逃离沙漠,到如今的不离不弃,我早已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他说。

04

第三代治沙人郭玺

机械化种植和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林场发展,是郭玺这样的第三代治沙人的特点。不同于祖父辈“一步一叩首,一苗一瓢水”的土办法栽种树苗,如今他开着大卡车在沙漠里送水送草、浇树浇花,开着挖掘机在沙海中平田整地、开山修路。洒水车、打坑机、梭梭种植机,郭玺样样会用,植树治沙的效率明显提高。

去年,郭玺给八步沙林场注册了快手账号,用短视频宣传八步沙。 “我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八步沙,都知道这儿的几代人曾经干过这样一件事情。”

三代人的梦想,近40年的坚守。“六老汉”治沙造林从第一天开始做就没有回头,只为将绿色长城筑牢筑长。风沙小了、树绿了、庄稼丰收了,在八步沙三代人的努力下,林场周边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治沙人家的生活也大变样了。

从住土窑洞到搬上楼房,从自行车稀罕到几乎家家有汽车,林场职工的年收入从2000年前后的3000元左右,增长到如今的十来万。“这对世代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过去想都不敢想。风沙口真正变成了致富地,我们几代人再苦也值了。”郭万刚说。

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是认真,是坚定;而几代人,只做一件事,是传承,是信念。

在郭万刚看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业。老人那一代,为了家园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二代治沙人,想着的是不但要把沙治住,还有一些经济效益,让治沙工人也过上好日子。第三代治沙人,年轻有想法,懂科技,懂营销。“治沙,就需要祖祖辈辈,一代一代的干下去。”

“我们的小康梦?就是绿色梦!就是山更青天更蓝!”

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这是郭万刚和郭玺叔侄两代人心中共同的向往。沙丘上,八步沙三代人“一步一个脚窝子”奋力前行的烙印将永存。

编辑:赖仁杰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