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情民意

抓好“小”厕所里的“大”民生

2020年08月03日 10:25 | 作者:郭凯 常歌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早在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重点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应努力补齐这块日益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的短板。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对农村“厕所革命”进行专项部署,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政协农牧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虽然通辽市陆续制定出台了“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厕所革命”依然任重而道远。

“农牧民群众积极性较高,但等靠要思想严重,等政策、等投入,靠政府、靠国家,只想伸手要钱、要物,给我建我就用,不给建自己决不花钱建。”通辽市政协副主席徐宝君说,“部分民族地区、偏远地区和部分老年人受生活习惯的限制不愿意把厕所建在房屋内、或者用不了坐便器。同时,部分山区受水资源短缺的限制无法改建水冲式厕所。”

徐宝君在调研中发现户厕改造补贴额度小且标准不一致(自治区规定农区每户补贴2000元、牧区每户补贴3000元),仅占户厕改造资金的40%~60%,其他部分由农牧民或村集体自行承担。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嘎查村,可为村民承担部分剩余改厕资金,但易激发村与村之间的矛盾;对于村级集体经济一般或较差的嘎查村,剩余改厕资金均由农牧民自己承担,百姓压力大,严重影响“厕所革命”的进程。

“户厕改造的模式较多,国家和自治区还没有标准,铺设管网的污厕并改模式一步到位、但投资过大,每户约2万元)。”通辽市政协农牧委副主任崔国海指出,分户改造的环保微水模式操作复杂、冲洗不干净、群众不认可;分户改造的常规水冲模式化粪池处理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考证,选择适合的改造模式比较困难。

“部分嘎查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工作已经完成,但吸粪车、粪污处理厂等配套设施还不到位,人员配备不足,工作机制还未建立,出现问题无人负责。”崔国海忧心忡忡地说,“个别嘎查村甚至出现了‘只管建不管用’的现象,导致已改建厕所的农牧民在后续使用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部分群众有意见,也影响了党委政府的信誉,这在推进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此,通辽市政协建议,开展农牧户改厕意愿调查,摸清底数,分类实施。对积极性高、户数相对集中的嘎查村优先安排改厕项目;对积极性不高、居住分散或偏远地区暂缓实施;对没有改厕意愿或受房屋结构、民族习惯、生活习惯限制和水资源短缺限制不能改厕的,不要强制推行,不搞一刀切。

建议坚持“内外有别”和政府主导、财政奖补、群众自建的原则,管网、化粪池等农牧户庭院或房屋以外的公共部分由财政或项目资金投入,便器、连接管线等农牧户庭院或房屋内的部分由群众自行投入,构建政府和农牧户共同投入、共同建设的良好机制,不搞包办代替式投入,防止形成政府包揽一切、“干部干、群众看”的不良风气。同时,建议积极协调自治区有关部门,统一农区、牧区户厕改造补贴标准,防止引发社会矛盾。

建议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加强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对城镇近郊、能够接入城镇管网的,实施污厕并改,改厕与生活污水综合治理,一步到位;其他地区从当地经济和气候条件等实际出发,把握以水冲式无害化厕所为主的原则,宜分户则分户,宜集中则集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全覆盖,同步实施改厕改厨;供水条件不好和偏远的山区、沙区等地区,可探索试验免冲式生物降解户厕。

“结合已改建户厕的相关建设使用管理经验,建立常态化粪污处理工作机制,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购置机械设备,明确专人负责管理,这样才能真正使百姓用得放心、用得舒心。”徐宝君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厕所 民生 部分 改造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