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风雨无情 以爱温暖受创的心

——洪灾过后心理援助任重道远

2020年08月04日 10:05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这里很好,但是我想回家”

7月下旬,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三角乡永丰村,洪水所过之处,村道上遍地狼藉。浸泡在水中只露出半截的房屋、随着水波漂浮的稻秆都表明,这里仍是一片“泽国”。

在壹基金一线救援队员发回的视频和图片中,三两个村民划着一条木船,缓慢地前往这片“泽国”的深处,从脸上的表情不难猜到,他们急迫地想去看看,自己的家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7月12日19时,鄱阳湖水位抬升,流经九江市永修县的修河水突破了圩堤的防洪能力,永修三角联圩发生溃堤,源源不断的河水涌入三角乡十多个行政村,当地连夜转移2.3万人。

洪水来势极快,村民们要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撤离,很多人连收拾衣服的时间也没有,更别说抢救财物。

“我家养的2000多只鸭子飞了,都被洪水冲走了。”谈到这场洪水带来的损失,一位大姐泣不成声地向救援人员哭诉。除了飞走的鸭子,她家承包的100多亩田地,今年眼看着也要颗粒无收。

由于水土丰饶,三角乡几乎家家种田,还有不少养殖大户。洪灾的前两天刚过小暑,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工夫里,庄稼人要收割、犁田,插下一季的秧,现在本应是他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可眼下,除了接受洪水带来的损失,村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没人知道何时能真正重回家园。

据救援队员介绍,永修县的湖东学校是当地最大的安置点。中庭广场两侧支起十几顶蓝色的救灾帐篷,空地上堆放着救灾物资。棚子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忙着接收捐赠物资,登记受灾群众。

一间间教室改造成临时宿舍,学生的课桌椅全都堆在角落,十几张简易行军床摆放在教室中间。炎热的夏天,屋里的6台吊扇昼夜不停地旋转。高峰时,全校96间教室安置了2000多人。

有的村民选择在安置点暂住,有的村民选择回家,忍受着没有水电的不便。

“78岁的徐爷爷从鄱阳湖畔的增龙村搬到永修县的女儿家。在老人的记忆中,上一次经历这么大的洪水,还是在1998年,那一年的水没过膝盖,可这一次,他家的房子大概1.5米深都泡在水里。”志愿者告诉记者,这段日子,徐爷爷常站在女儿家的窗户边往外望,“老人那是想家了。”

和徐爷爷有着同样念想的还有集中生活在安置点的村民们,他们常在聊天时和志愿者说,“这里很好,但是我想回家。”

洪涝、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过后,受灾群众一句“我想回家”每每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洪水过后,需要重建的不仅是房屋、道路、田地,还有受灾民众的心灵家园。

一场洪水,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心理创伤?

几年前,江西某地发生洪涝灾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1500名受灾群众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中428人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强迫症状占比最高,还有精神痛苦转移到身体上的躯体症状。

可见,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除了房屋倒塌和财产损失,还有更为严重的心理阴霾。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显示,30%—50%的人在灾难后会出现中至重度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干预和事后支持会帮助症状缓解。而在灾难发生之后一年内,20%的人可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从而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心理援助在中国被更多人了解。国务院将“心理援助”写入震区《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要求各地将心理援助纳入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灾后心理援助“元年”。

“也正是从那片废墟开始,我国的心理工作者开始探索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援助这一新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张侃表示,面对突然暴发的大规模自然灾害,创伤及压力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见证灾难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灾难的幸存者、现场的救援人员甚至是通过媒体报道目睹灾难发生的普通民众,大多都会产生创伤后的心理反应。

“心理创伤的恢复是有规律的,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张侃举例说,“好比人腿摔断了,要先包扎,不能让它出血,然后恢复,恢复后功能可能出现障碍。这个过程中如果给予帮助,就能减少痛苦,更好地恢复。”

同样是2008年,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在震后开通了心理抚慰热线,中心创办人王行娟介绍说,热线接听人员全部为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希望能在灾后群众心灵救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大水过境,留守老人和儿童成为防洪减灾薄弱环节的问题再次凸显,其在灾后受到的心理创伤同样不容小觑。

王行娟坦言,不少孩子会在灾害发生后处于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中。一些原本机灵活泼的孩子,甚至会在灾难之后变得麻木、自闭。有的老人在表现出心理症状的同时,肌体也有不同的反映,诸如厌食、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因此,对于身陷灾难的老人和孩子而言,心理救助的原则除了调整认知外,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重新获得爱,让来自社会的爱,救助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的关爱,填满他们变得空虚的心灵。

“共情、陪伴、拥抱、肯定、鼓励、耐心地倾听,这些简易可行的做法,都有助于帮助孩子们走出恐惧。爱是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重建安全感的最好方法。”王行娟告诉记者。

“心理援助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洪水肆虐,各地心理援助的脚步并未延迟。

记者获悉,为了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作用,对受灾地区的妇女儿童进行心理抚慰与情绪疏导,帮助她们治愈心理创伤,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江西省妇联联合省心理援助与研究中心,组建了抗洪救灾心理援助突击队,于7月15日起在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的语音平台新增了心理咨询按键,相关来电将由江西省心理援助与研究中心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接听服务。

与此同时,为让更多受灾群众科学应对灾后心理应急问题,江西省委政法委会同省卫健委、省教育厅,选拔首批专业人员赴洪涝灾区开展心理援助。经过严格选拔,15名具有职业资格、从业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志愿者,组成江西省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分赴南昌、九江、上饶等地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据了解,这批志愿者来自省内高校、医院和相关单位,他们将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对洪涝灾区群众进行心理筛查,对特定时期、特定岗位的干部职工,尤其是特殊人群、特困人员等重点对象,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援助。

针对灾区不同人员、不同情形,服务队将开展热线服务、特定服务、个案服务、集中服务、指定服务、预约服务等专项心理服务,同时帮助当地培训一批心理服务志愿者。

“集体伤痛体验、社会网络的重建、社会生活秩序的调整,都会对个体和群体造成影响。”张侃强调,心理援助不仅仅是个体的辅导,还是社会层面上的系统行为。从宏观角度看,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良性社会生态系统,让灾区群众重新获得“安全感”、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重新获得生活的保障,对受灾群众的心理修复更为持续和有效。

对于心理工作者而言,除了要注重受灾群众、救助者由于灾难造成的心理压力,还要关注他们在安置及重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在这个过程中造成二度伤害。

“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依靠各方力量参与、协助和支持,需要建立和完善心理援助的组织保障机制。”推动政策的不断完善,探索心理援助手段的本土化创新,张侃认为,“好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我国心理援助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在心理援助的正规化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心理 援助 洪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