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一问一答 一词一解 一案一说 委员导读 读典互动 委员说法

首页>专题>委员读书>委员谈民法典>一问一答

一问一答丨为什么民法典用“社会服务机构”,而不再用“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

2020年08月07日 19:2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研究所大量涌现。1996年7月中央将这类组织命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归口民政部门统一登记,1998年10月国务院颁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范“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行为。

但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概念存在明显问题:一是外延不清,从字面理解可以涵盖基金会、社会团体等其它组织;二是内涵不明,不能准确反映这类组织提供社会服务、从事公益事业的属性。

慈善法首次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统一称为“社会服务机构”。民法典也采用了这个概念。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民办非企业单位 概念 民法典 社会服务机构 一问一答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