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创业创新,三十而已

——由10个人的故事看激情燃烧的“30岁现象”

2020年08月10日 17:51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 崔吕萍) 每个人的30岁都是“痛苦”的,这种成长的烦恼被编剧带入电视剧,我们发现:刘慧芳与王沪生渴望人格独立;北京人王起明与阿春在唐人街争取着“老外”认可的目光;而在眼下热播的《三十而已》中,许幻山和顾佳把青春留给了烟花厂和茶园。在一次次危机中,他们在不断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应付着30岁这一特殊生命节点暗含的挑战。

微信图片_20200810173818


古人说三十而立,谓事业有成;今人说三十而已,恰岁月峥嵘。由热播电视剧中的创业者,我们找到了实际生活中的多位创业“弄潮儿”,他们希望自己的创业故事与启示,能够为即将创业的人们提供“养分”。

No.1

我用公司最后几万元钱,换来了整个成长季

人物名片:安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1968年出生,创业那年29岁。


1997年创业那年,安庭29岁。初创型企业和这个年龄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敏感、略显脆弱。“1998年底,当时我做文化公司,市场不是很好,维持公司运营的难度很大,账上资金就剩下五六万元了。我很着急,于是决定做个年会,把所有客户都请过来,借此展示一下公司团队,也展示一下我自己。年会是在一个四星级酒店多功能厅里举行的,有自助餐、抽奖、演出等环节。为了把年会做好,我和团队一起做了很多展板,把自己做过的活动图片都摆了出来。做完年会,算了算公司的账,剩不到一万元钱了。”当时公司很多人都不同意做这个事情,安庭却认为,这是背水一战的机会,因此坚持要做。结果现场气氛非常好,来了很多人,大家都认为这个活动做得很好,很有意义。

通过这个年会,安庭认识了很多客户,也接到了很多业务。这之后,公司业务越做越大,客户越做越多,企业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当时在同行企业中做这样年会的,我们是第一家。这件事如果当时我不坚持,一定做不成,公司很有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安庭这样说。

寄语:

很多时候,做事是不能犹豫的,当你犹豫的时候,时机已经过了。


No.2

企业是我的也是团队的,我们有同一个梦

人物名片:叶青,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1966年生人,创业那年24岁。


“最近播出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在年轻人中引发热议,让我不由地回想起了我的创业历程。与电视剧中展现的一样,有过转型期的迷茫和抉择。面对创业和转型,我和我的团队坚定发展信心,坚守同一个梦想,筑就同一份基业,共同走出了我们企业稳健发展之路。”从1990年开始创业,叶青最为推崇的就是领导者和员工紧紧团结一心,脚踏实地。靠着这一理念,叶青的企业不仅实现了初期原始积累的目标,更顺利度过了一个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新时代,有机遇更有挑战,我们要更加听党话、跟党走,团结一心,坚持依法规范经营,坚持诚信守法为本,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来赢得尊重与支持,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叶青这样说。

寄语:

不管是创业、守业还是择业,都要避免好高骛远、舍近求远,更要学会控制欲望,避免盲目扩大。


No.3

我不认识IDG只能去硬磕,后来我们成了合作伙伴

人物名片:唐宁,宜信公司创始人,1973年生人,创业那年30岁。

“创业之初想做的事儿,用今天的话说是‘天使投资’,提供资金给早期科技创新类企业。如果他们10年后成了‘独角兽’企业,我也能获得百倍甚至千倍的增值。”唐宁这样说。

天使投资人干的活儿其实很苦,光给钱远远不够,还要投入时间、资源,帮助还在“襁褓”中的企业招募人才、梳理商业模式、介绍合作伙伴、对接下一轮投资,和自己创业不差什么。

“不过这也锻炼了我,后来我自己创业时躲过了许多坑。那时机构投资人很少,投A轮的就更少了,IDG是最为活跃的。我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谁认识他们,只能去‘硬磕’。我给他们写邮件自荐,一封接一封地写,最后我见到了IDG合伙人李建光,我们一见如故,一下子就合作了两个项目,后来这两家被投资的企业都很成功,一家上市了,一家被上市公司收购了,IDG都赚了钱,从那时开始,我们的合作一发不可收。”唐宁这样说。

寄语:

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的春天到了,创业正当时。


No.4

被风投拒绝167次之后,我遇到了“真命天子”

人物名片:许泽玮,北京市人大代表,91科技集团董事长,1983年生人,创业那年28岁。


许泽玮创业的2011年,中国的投资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且国家对于创业也是非常支持,各种政策不断出台,整体来说,创业还比较顺利。

如果说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事,许泽玮说,应该是公司的第二轮融资。

“第一轮投资后一年半中,我是在被拒绝了167次之后,才拿到的第二轮投资。这一年半中,我见了169家投资机构,只有两家愿意投我第二轮,换句话说,我平均每隔两三天就被拒绝一次。第二轮融资跟天使轮不一样,天使投资给我钱我就干,不给我钱我就不干。但第二轮时,我的模式、团队都有了,你要向别人证明你能干,并且能干成什么样。有时候我要当天往返于北京上海,一天见十几个不同的人。”当时,许泽玮不仅要跑融资,还要招人、做业务、开发产品,开拓市场,相当于一人身兼数职。但正是经历过那样的阶段,对他的决心、毅力、信念,以及商业模式都是一种考验和重新审视,也才让他更有信心和底气应对之后的挑战。

寄语:

创业者不要花自己的钱,一定要拿到风投的钱。当你花自己钱的时候,你一定考虑的是越便宜越好。如果是投资人的钱,一定是效能越大越好,因为激烈的环境中,比的是效能,也就是说你的效率越高越好。


No.5

盲目扩张后的那几个月,我过得如同几年般漫长(小标题)

人物名片:李佳耘,SENSEGEM(圣斯杰)高端手工西服定制品牌创始人,1986年生人,创业那年27岁。


“最开始创业时我的定位是做高端定制女装,做得很不错。但不满足现状的我,在某一个时刻决定扩张。当时,我以每月13万元的租金,租下了北京超5A级写字楼华贸中心的一间豪华办公室。我设想得特别美好,可结果却不尽人意:一是写字楼里既没有自然客流,又没有开发市场的团队;二是原有客户群里消费习惯和消费半径是接送孩子上学的闲暇时间。现在让他们单独跑到另一个地方去购物闲聊,时间上并不允许。”一步走错,李佳耘换来了连续几个月的亏损,最难的时候,她想要退租,又因为签合同时没有仔细看合约条款,如果退租她将面临60多万元违约赔偿金。

进退两难之际,李佳耘横下一条心,加速转型——“当时我们的办公地点是商务写字楼,出入的商务男士居多,而且都西装革履,我就决定从女装成衣转型做男装定制。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国知名的定制店和制作工厂,那时候吃、睡都在路上。”转型后的第2个月,企业成本利润基本打了平手。现在国内西服定制行业,圣斯杰已小有名气。但那几个月对于李佳耘来说,却如同几年般漫长。

寄语:虽然说能力是逼出来的,但创业者最好不要做超出能力边界的事情。  


No.6  

艰难时刻“勒紧裤腰带”,也要保证公司运转

人物名片:吕进毅,郑州圣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1981年生人,创业那年25岁。

吕进毅坚信,不管是哪个“段位”的创业者,都会遇到困惑,因此,要创业,就要做好完全的准备。  

“2006年,我们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决定创业,我们希望能够为传统的混凝土行业做信息化改造,但当时一没资金、二没资源、三没具体的发力方向。第二年,由于没有看到明确的方向和确定性,团队的两位创始人萌生退意。当备用资金捉襟见肘的时候,我们创始人选择自己不发工资,节省开支,来保证公司的运转。同时坚持探索方向,一步步前进。直到有一天,我们第一单销售收入了2000元。两年后,对单一客户的销售额平均额度提高到了20000元。”一路走来,现在吕进毅的企业单一客户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0万元,不仅在混凝土企业ERP系统领域做到了国内前三,更迎来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机遇。

寄语:

创业不易,只有坚持走,才能缩短梦想与现实间的距离。


No.7

为了攒足工作室房租,我在南锣鼓巷练起了地摊儿

人物名片:李秋雪,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朝阳区青年惠梦艺术地区促进中心负责人,1988年生人,创业那年26岁。


“30岁时,我对于幸福或者成功的定义可能有了新的看法,没有了20多岁时的迷茫,也没有40岁的淡然,但我觉得30岁应该是女孩子最精彩的时段。”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李秋雪这样说。

李秋雪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设计的人普遍比较有情怀,但这情怀很难变现。“缺钱,又不好意思和家人开口,我想到的办法就是把自己设计的服装作品拿到南锣鼓巷去摆地摊儿,一件衣服卖个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我卖掉了两个季度里设计的作品,才凑够了工作室的房租,在那里,我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秋十三’。”而李秋雪的系统化创业,是从一本书开始的,书的名字叫《为社会而设计》。“如果说做服装是我的情怀,那么做城市设计就是我的终极梦想。”2018年,李秋雪创办了朝阳区青年惠梦艺术地区促进中心,这是朝阳区唯一一家专门做环境设计社会组织,中心里有员工10余人,这个小团队从2018年成立至今,已经做了上百个城市微更新、微改造项目。

寄语:

坚持和专注是创业成功的入场券。


No.8

创业之后才发现,我之前所有的积累都算数

人物名片:叶大清,融360|简普科技联合创始人、CEO,1973年生人,创业那年38岁。

“从我的经验来看,想创业永远都不会晚。哈佛大学有项调查显示,人生每隔七年就有一次黄金创业机会:25岁、32岁、39岁、45岁左右都是很好的时机。埃隆·马斯克24岁创办了第一家企业,杰夫·贝索斯在31岁创办亚马逊,马云38岁创立阿里巴巴,任正非在45岁创立华为,我本人也是在38岁创办了金融产品智能搜索平台融360|简普科技。”创业之前,叶大清已经在Paypal、Capital One、美国运通等知名金融科技公司工作了十多年,人生阅历、家庭关系、社会资源的积累都达到了较比理想的程度。回忆这段创业路,叶大清认为,当机会出现时,此前要素的积累为他集结创业所需的人、钱和商业模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寄语:  

创业是个需要时间积累和检验的工程,“慢工出细活”,心急不得。


No.9

客找不到货、货找不到客,我帮他们“牵手”

人物名片:姚军红,大搜车创始人兼CEO,1973年生人,创业那年39岁。

“2012年底,我从原单位辞职创业,做二手车零售,没用多长时间,我的门店交易量就做到了行业第二,但很快就遇到了创业天花板:虽然我积累有行业经验,但二手车C2C(客户对客户)交易的大环境并不成熟。不仅如此,我还发现很多二手车商的收车价随意性很大,而且存在客找不到货、货找不到客的行业性问题。”发现问题后,结合自己积累的经验,姚军红带领公司迅速转型,为车商提供系统软件服务,从收车、整备到销售,到人员管理及财务,均通过软件来完成,车商对于这样的“改造”很满意,因为运营效率提升数倍。

现在,全国90%的中大型二手车商、全国1/3的4S店都是姚军红的客户,宝马、沃尔沃、英菲尼迪、上汽通用五菱等10多家汽车厂商,也都在使用大搜车提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寄语:

当你认真分析了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后,你能做出最优的创业选择。


No.10

家政企业疫后复功率95%,冲击让我们成长

人物名片:张穆森,北京爱侬养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1985年生人,创业那年30岁。

“创业5年以来,2020年是我感觉最为艰难的一年。家政服务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老人照护、育儿等服务项目主要是人对人、一对一的服务形式,疫情对企业的业务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张穆森坦然以告。但他并不否认,危机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手。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借助科技信息手段推出六大措施服务升级,组织2000多名服务人员坚守在养老院、社区驿站、残疾人温馨家园、困难客户家中,所有企业高管,还亲自慰问一线员工,为大家免费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截至7月底,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复工率已经达到95%以上,业务也已经基本恢复至去年的同期水平。”张穆森介绍说,从7月份起,企业也恢复了新员工招聘,除了原有的就业岗位,还增加了数十个长期就业和灵活就业岗位,包括专业养老护理员、家庭病床照护员、入户评估员、送餐员等,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保就业的工作,切实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

寄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我也借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创业 企业 人物 名片 客户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