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公益慈善专业教育路在何方?

2020年08月11日 10:24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公益慈善班”的辩论课现场 教育中心供图

“公益慈善班”的辩论课现场 教育中心供图

随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即将正式升级为珠海校区,该校于2012年创办的国内首个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自今年起不再招生。

从最初开设到如今停办时隔8年,此举引发了公益业界对于慈善类专业教育如何办的不同声音与思考。

10年磨一剑

“1.0”“2.0”“3.0”……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这些代表互联网技术更新的数字,是每届“公益慈善班”的自我戏称。

年复一年,一个个阿拉伯数字在师生口中顺延得颇为尽兴,以至于没人能想到,在念至“8.0”时戛然而止。

据悉,作为我国高校首个公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北师大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班”从2020年开始停止招收新生。停招的部分原因来自该校自身调整,公益慈善事业管理方向依托的教育学专业不再招生,无法继续招收辅修。

2022年,“公益慈善班”将送走最后一届毕业生,距离其最初创办刚好10年。

随着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办学历史即将翻开新篇章,“公益慈善班”面临遗憾落幕。获知这一消息,往届校友情感上不舍且难掩失落。

首届毕业生陈孚现供职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他的认知里,“公益慈善班”这些年来可谓供需两旺,“捐赠人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班里走出的学生在公益行业已有一些阶段性成果”。

与陈孚同属一批的30多名毕业生,对于决定他们人生走向的2012年5月印象深刻。彼时,北师大珠海分校、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和基金会中心网三方合作,正式成立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下文简称“中心”)。当年9月,中心面向该校本科生跨专业报名选拔,攻读为期两年的“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

面对首批来自11个学院、19个专业的学生,究竟教给他们什么?在培养方案中,“能胜任公益慈善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组织管理、项目运作、宣传推广、专业服务以及理论研究等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描述,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要付出更大成本。

当时,国内尚无成体系的公益慈善专业教育,新组建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人丁单薄,一个全新的世界不仅在学生们眼前展开,参与教学的老师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匆匆上马”的“公益慈善班”,更多了些“实验”的味道。“一切都从零开始。”时任教育中心主任金宝城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其艰难程度却可想而知。

据他介绍,师资队伍最初以“外聘讲师”的方式组建,有的老师没有可参考的教材,就手执打印有基金会条例的A4纸讲课。学生们除了理论学习,还有诸如公益筹款、项目评估等实务课程,考核内容包括辩论赛、案例分析报告等。

尽管当时未尽完善的事情还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是,慈善专业的师生并没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反倒是一个个热情高涨。

两年后,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被业内称为“公益黄埔”,首批80%的毕业生进入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专业机构或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也有的继续出国留学,进行公益慈善相关领域的深造。

提及这份“公益黄埔一期”毕业生的“成绩单”,金宝城至今仍引以为傲。

慈善教育上下求索

人才,一直是公益行业的切肤之痛。

“成立‘公益慈善教育中心’,除了想弥补公益慈善行业人才稀缺外,也是希望通过专业人才素养的提升,促使公益行业向专业的职业化管理转变。”诚如金宝城所言,在公益事业逐渐温润的土壤中,慈善专业“科班生”很少陷入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成绩斐然,一路走来,“公益慈善班”也不乏反思的声音,依然存在非营利组织管理、慈善学、公益慈善管理所涉及的领域难定位等问题。

事实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开设的公益慈善管理本科,并非获得国家认可的大学本科“专业”,而是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内设的“专业方向”。

创始团队授课教师何莉君介绍说,起初,学校通过“2+2”的方式,让学生在原专业的后两年加修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方向课程,形成理想中的“金融+慈善”“财务管理+慈善”这一跨学科特色,如此既可以掌握专业主干课程,又有扎实的基础课程打底,修读两年后,颁发“结业证书”。

随后几年,中心尝试向教育部申请“公益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可惜连续两年申请未获批准。2016年,在前阶段跨专业的基础上,调整为“辅修”课程,依托公共管理专业开设。但受到校内专业调整影响,自2018年开始,以教育学的名义招收公益慈善管理方向辅修,2020年,这种模式也不再招生。

“对学生而言,跨专业的公益课程并不轻松,如何稳定‘紧张’的师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托这些年教学积累的经验,何莉君认为,公益慈善教育嵌入高等教育的实践,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至于今后有无可能继续在珠海探索慈善教育的模式,“各方如何重新合作、怎么发展,一切都还需要商讨”。

通过何莉君的讲述记者发现,理论与实务课程并重,是当时“公益慈善班”课程安排上的一大特点。从某种程度来说,“公益慈善班”是在高校体制内,进行了慈善教育的全新探索。通过多元的授课模式,提升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实务课程的增加,也打破了传统高校的课程设计。

诸如中央民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健讲授的“公益慈善项目策划与评估”。这门一开始单独开设的课程,随着教学组成员认为“项目”在实操中很重要,最终被拆分成了两门:公益慈善项目策划与评估(理论)、公益慈善项目策划与评估(实务)。

“相比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无需一

所学校单独设立一个专业,因而对学校和师资的要求都较容易达到。在专业教育发展有限的情况下,通识教育或许是可以实验的‘第二种选择’。”李健坦言,若以一个项目来衡量“公益慈善班”,其生命力与影响力远不止8年间招收的300多名学生。

培养方式回应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如何满足中国公益行业人才需求,应该进行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如何在庞大的学科分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保持独立性?

回望8年过往,北师大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班”更像是进行了一场开创性的探索实验。

记者梳理发现,继“公益慈善班”的帷幕徐徐拉开后,多家高校涉水公益慈善本科阶段的教育,更多高校开始在研究生阶段或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加入或开设公益课程。

2014年4月,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与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开展战略合作,设立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同年9月招收首届中国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2016年,公益慈善大专课程列入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

“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老掉牙的词汇,来形容当下国内高校在公益慈善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最恰当不过。”敦和基金会理事长陈越光注意到,“2+2模式”是国内首个公益慈善管理本科项目,后来发展出“四年制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和“双学位双专业模式”,目前难以对不同培养模式的利弊进行客观估量。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公益慈善本科人才的培养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关键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有效地回应社会和公益慈善组织的人才需求。”在陈越光看来,鼓励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各种可能路径,或许是当下的最佳选择。

记者获悉,2019年,敦和基金会发起“菡萏计划”,旨在推动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提升公益慈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为“菡萏计划”的一部分,“菡萏行动”于6月29日至8月31日启动二期的项目招募,合作周期从1年调整为最长3年。该行动直接触及高校实施慈善教育项目的内部各个主体,包括教学、课程、教师、学生,从资助视角实施干预,促进公益慈善行业人才需求和高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慈善专业值得作为大学期间的通识性课程,应该是面向所有专业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必修课程,而不应该成为一个具体的专业,如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公益观察员张天潘倡导,在更高层面的研究生阶段开展更多跟慈善相关的专业,“比如在教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传播学、法学等专业基础上,和公益领域产生交叉,形成一个个研究方向,体系化地丰富公益事业的跨行业结合,更好地促进公益行业理论研究的提升,开拓更多的行业想象力。”

呼应社会需求的物事即便历经风雨,也未尝没有涅蓜重生之时。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其实讲到公益教育,这句话也是再恰当不过。”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直言,回首望去,公益教育已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渠,其务民之义在启蒙、育人、开智、普及、推广等多个方面达成善果,公益教育作为学科呼之欲出。

“当然,公益教育也面临种种问题,体制上的深化改革任重道远;无论在提升受教育者方面还是提升教育者方面,也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对于未来,王名充满信心,因为“公益代表未来,公益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公益 慈善 专业 课程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