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聚焦

“土家向小妹”的“山乡致富梦”

2020年08月13日 09:31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200813007-zx7

“当年,山里贫穷,路难走,即使过年,也有很多打工的人回不了村里。我是农民的女儿,我要回到家乡,和乡亲们一起致富!我要让家乡的绿水青山也变成金山银山!”被誉为“土家向小妹”的土家女子向常萍告诉记者。

目前,这位曾经在广东上市公司做部门经理的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品知家联合创始人、订单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成功转型为一位“新型职业农民”。

向常萍的家乡向家寨,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是世界猕猴桃发源地保护区域之一,其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猕猴桃的生长。

但这里由于村落三面环山,交通非常不便。从宜昌出发,两个小时的山路近半都充斥着“坡陡弯急”的警示,一条一车宽的简易硬化路穿村而过,也是村民外出唯一的通道。

向常萍的父亲向德军是五峰思搏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下称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共有128户社员,其中45户都是贫困户,如何为社员谋一条致富路,是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为了摆脱闭塞和贫穷,上世纪90年代,向德军带领村民们种植猕猴桃,用竹篓背出山外卖掉,再用卖的钱买水泥,背入山中,修起了寨子里第一条硬化路。

沿着这条路,向常萍走出大山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成为大城市上市公司的高管。现在,向常萍又沿着这条路走回了大山,成了一位“新型职业农民”。不但她回来了,还带回了山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地理标志品牌运营经验。

在向常萍的联系下,一批专家走进深山,特别是在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和培育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农业专家王永一行的来到,为这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向家寨猕猴桃的质量规范,专家们对土壤条件进行实时检测,指导社员及时施用有机肥、农家肥;为满足安全采摘和长期使用的需求,专家们专门设计了猕猴桃藤蔓架,高度和材质均比普通架子提升了一个等级;手把手指导社员进行枝条修剪,保证猕猴桃不使用膨大剂便可做到个大、味美、全营养。

为保证猕猴桃产品的纯天然无公害,整个猕猴桃园都按照野生种植、物理防治的观念进行管理,所有园区猕猴桃树不使用农药、化肥,就连杂草都使用人工镰刀割草,再作为肥料进行物本还原,补充果树营养。

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还要加快品牌打造,才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帮助向家寨猕猴桃走出大山,卖个好价钱。向常萍再次将目光瞄向了“北上广深”。通过品知家推出精准扶贫助农项目———“认养一棵猕猴桃树,助力一方发展”活动。通过“共享农场”模式,将生活在都市的人与农户连接起来。

“通过这种方式农户不再为果实成熟后的销售问题犯愁,只要专心种植管理猕猴桃,确保猕猴桃果实都能达标。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下,在2019年水果价格偏低的情况下,我们保证了农户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失。”向常萍介绍说。

向常萍又邀请中共北京市社会服务领域基金会第三联合委员会、品知家商城、全国绿色农业基地的专家来到了向家寨,开展“健康中国在行动———健康田园”活动,希望通过推广全面饮食安全,促进乡村农民致富,减少滞销果蔬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水平。

为进一步打造品牌形象,向常萍还联系了国内外一线知名设计师和产品开发人员,依托向家寨独特的土家族文化与猕猴桃元素设计了整套猕猴桃制品商标与包装,并全部提交了商标申请。

有了商标“身份证”,向家寨猕猴桃的“身价”更上一层楼。“依托于对‘宜昌猕猴桃’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有效开发和维护,今年,合作社获得了大丰收,所得收益除了维持合作社运营外全部发放给了社员,仅支付打工人员工资就达到了20余万元,48户贫困人口基本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说起村民们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向常萍高兴的脸上像盛开了一朵花。

经过3年发展,目前合作社带动周边社员128户发展猕猴桃265亩,高山红柿130亩,帮扶贫困户45户。在合作社的引领下全县人工种植猕猴桃面积逐年扩大,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众多村民因此脱贫。向常萍也被评为“2019五峰县第五届乡土拔尖人才”。

最让向常萍开心的是,“有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出去打工了,愿意留住合作社工作,合作社给的工资和分红加起来,赚得比山外还高,以后娃儿每天都能见到爸妈,开心得不得了。”

编辑:秦云

关键词:土家向小妹 向常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