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聚焦

疫情降级,封闭的道路何时打开?

2020年08月31日 09:12 | 作者:奚冬琪 徐艳红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阅读提示

按照相关规定,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降为三级后,应当撤除社区(村)因疫情增设阻断道路的物理隔离,适当开放小区卡口。但是,很多地方的居民发现,疫情虽然降级了,那些之前封闭的道路、卡口还有许多一直未能打开,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群众呼吁,尽快撤除不合理的路障,打开还在关闭的小区大门,还百姓一个便利、畅通的出行环境。

今年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全国的社区几乎都经历了设卡、围挡、减少出入口等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措施。而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城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以及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很多地方的居民发现,疫情虽然降级了,那些之前封闭的道路、卡口还有许多一直未能打开,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B20200831002-zx5

各类路障不除,百姓生活受阻

在经历了年初的疫情以及6月中旬的新发地疫情后,7月20日零时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再次由二级调整为三级。按照相关规定,降为三级后,应当撤除社区(村)因疫情增设阻断道路的物理隔离,适当开放小区卡口。然而,在北京海淀区某大厦工作的毛女士发现,从地铁出来通往单位最近的那条路的路障仍未撤除,她还需要和之前一样,绕行近两公里。这条路两头连接着两条平行的马路,一头紧邻地铁口,是附近上班族的必经之路,在毛女士的印象中,这条路自她到这个单位工作以来就一直存在,因疫情被封死后,原本10分钟就能走到单位却要绕行30分钟左右。

4月30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降为二级,围挡没有拆除;6月6日,北京从二级应急响应下调为三级,路障没有拆除;7月20日,北京再次由二级调整为三级,路障还是没有拆除……在又等待了近一个月后,实在不理解这条路为何一直不能通行的毛女士拨打了北京市市长热线。

很快,毛女士收到道路所在社区的回复,说该道路属于小区内部道路,因为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所以暂时不予开放。“这条路我都走了快20年了,而且沿街有小学、有餐馆、有便利店,怎么就成了内部道路了?”毛女士认为,即使社区为了方便管理禁止机动车通行,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禁止行人通行。

也许是市长热线起了一定作用。几天后,再从这里路过时,毛女士发现,原本阻挡道路的隔板打开了一个半人高的缺口,因为上下有两根铁栏杆,行人只能低头俯身钻行过去。“第一天路过的时候,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有20多人从这里通行。有推着婴儿车的妇女、骑着车的年轻人还有拉着买菜小车的老年人。虽然通行仍然不便,但总好过绕行。”毛女士说,单位不少需要从这里穿行的同事也反映,打开了一个缺口之后,还是方便多了。

毛女士反映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在北京,因为疫情造成的道路封闭和设置的社区卡口,让不少居民都有着和毛女士一样的烦恼。

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一个大型社区本来有南北两个门。因为疫情,社区关闭了北门,只留南门出入。由此,原本通过北门咫尺可达的医院、超市,小区的居民需要步行1.5公里才能到达。如果按照公交站来算的话,这个门一关,相差的距离相当于要坐两站地。而且一想到还要往返,就让人头疼。住在社区的卢老先生表示,这个距离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还能克服。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困难重重。“疫情严重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出门,偶尔绕远也就算了。现在北京降级这么久了,大家出行也恢复正常了,而且学校都开学了,很多小学生都是老人接送,上个学要绕行很大一圈,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都非常不便。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个封闭的大门打开呢?”卢先生认为,说到底还是管理者不愿意担责,缺少为老百姓着想的服务意识。

不止北京,在全国的其他城市,此类只想着“管理方便”却不让“百姓方便”的“阻隔”也不在少数。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平台中就有不少关于疫情降级后社区街道未打开造成群众生活不便的留言。

如,8月4日,有居民给深圳市南山区委书记留言反映:疫情以来,南园村小铁门(登良路这边)一直封闭,附近商户苦不堪言,有的倒闭走人,有的苦苦支撑,政府能否打开此门,派人把守,出入防查,这样防疫没放松,职责没丢失,民生也没受影响,两全其美。如果一直这么封下去,不知还有多少商户倒闭,希望政府一手抓防疫,一手也抓民生,体谅民众疾苦。

8月10日,有居民给安徽六安市市长留言:我是恒生南山郡小区的一名住户,自从疫情关闭了小区西门至今都没开放。多次与物业人员沟通打开西大门都遭拒绝。西门作为小区正大门,被物业私自改为消防通道,长期关着,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每次上下班,去买点生活用品,都要绕一大圈。在此恳请市长,帮帮我们,希望把小区西门正常开放!

委员声音:不能让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最后一公里断头

针对各地群众反映疫情防控等级降为三级后,仍有一些道路和社区大门被封闭,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不便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杨忠岐说,因疫情而设置的道路封闭、小区卡口现在确实应当打开了。小区封闭和宅家办公,在防止新冠疫情蔓延方面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个措施功不可没。但是社会总要发展,人民总要生活,当疫情降级以后,应当及时打开封闭之门,让老百姓过上正常的生活。只要采取好自我防护措施,就不必太担心感染。任何传染性疾病、病毒终究会过去,终究会消失,这是自然规律,我们要有战胜疫情的信心,不能总是生活在担心和害怕的阴霾之中。疫情很快过去,光明很快到来。

全国政协委员朱定真认为,对于突如其来的疫情,社区应急管理上是个摸索过程。这次抗击疫情的胜利,就是各级管理方和社区居民相互理解、配合下实现的。其中随着疫情的变化,小区大院门封闭、开门都是为了社区安全和管控方便,都是为了小区内人员受益,这点应是大家的共识。在这样的共识下,降级后小区原有的各大门是否、何时恢复疫情之前的管理模式,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并由当事双方协商具体决定。需要社区居民和物业方相互理解,充分沟通解决。

其实,无论是连接街区内部的“毛细血管”道路被封堵,还是社区一直关闭的大门。大家最担心的,还是有些部门或单位借由疫情,把原本公共开放的道路变成了“私有”“内部”的空间,最终导致人们出行的不便。毛女士说,她打市长热线投诉以后,社区和街道的工作人员跟她沟通时,都口口声声说那条道路是规划中的内部道路,就应当封闭,即使以后没有疫情了,也要修大门,将其完全改成内部路。

内部道路就应该完全封闭吗?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优化街区路网结构。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多年来一直呼吁拆除小区铁栅栏的第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石向阳就曾提到,北京许多小区的围栏,就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在没有履行任何合法手续的特殊情况下被封闭的。非典早已经成为过去时,可铁栅栏一直存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小区铁栅栏和围墙已经严重挤占了公共交通资源,导致城区交通拥堵现象长期难以有效缓解。

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这种情况更为严重,不仅车辆受阻,连百姓穿行都成为“奢望”!

在石向阳看来,如果说主干道是城市的“大血管”,那么小区内的道路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不畅通,“血流”全部涌向“大血管”,就会导致“大血管”血栓堵塞。所以,拆除阻碍交通的铁栅栏和围墙,受益的不仅是穿行其中的步行者,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路网密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由此可见,此次疫情后,如果不能尽快开放被阻隔的道路,甚至借此将原本畅通的道路变为“内部道路”进行封闭,不但有违国家推广街区制的政策,重蹈“堵塞交通”的覆辙,更严重的是会“堵”了群众的心。希望那些被堵塞的“毛细血管”能尽快“疏通”,还百姓一个便利、畅通的出行环境。而这一切都需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许进所言:“消极应付、为官不为,是典型的懒政怠政。不能让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最后一公里断头。政府基层管理人员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标尺,不走简单粗暴的捷径,多下精准精细的功夫,真正把老百姓装在心中,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疫情 道路 封闭 小区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