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资讯

挖掘印刷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记“梨枣流芳———中国民族版画艺术特展”

2020年08月31日 10:2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走进中国印刷博物馆三层展厅,浓郁的民族艺术气息迎面而来,不同年代、各式题材的中国民族版画作品呈现在眼前。8月11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中国印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梨枣流芳——中国民族版画艺术特展”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开幕。专题展梳理了唐代以来中国民族版画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重点推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生活的版画精品。

专题展共遴选了125件元、明、清和现代版画精品,按照“古代版画”“绝版木刻”“套色木刻”“黑白木刻”“铜版画”“阿诗玛”六大板块进行展出。特别是黄永玉“阿诗玛”系列木刻组画,配合《阿诗玛》电影视频和剧照、《阿诗玛》舞剧剧照和国家级非遗阿诗玛叙事长诗传承人毕华玉、王玉芳的传承故事,打造了一个立体、动感、美丽迷人的“阿诗玛”形象。

中国民族版画艺术,是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古代版画展区,展现了隋唐以来的版画精品。中国民族版画艺术始于隋唐经卷扉页与民间隶书刻印。李唐时代,中国最早版画成通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扉画》,即作于唐咸通九年(868),比欧洲最早古木版画《圣克利斯道夫像》早500余年,木版彩绘《蚕种西渐传说》和《蚕种丝织西传图》,是6-8世纪隋唐年间出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最早版画作品。其历史文物价值堪比“鎏金铜蚕”。元代,元仁宗邀请西藏纳塘寺格西嘉木格巴西到蒙古民族区域弘法,完成《甘珠尔》和《丹珠尔》汇刊工作,成为后世藏文版《大藏经》之刊印范本,乌金字体泥金写本《莲花遗教》,成为现存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珍本。明代,明成祖朱棣在北京设立专门印制机构“番经厂”,官刻大批汉藏经文,拓印大批佛画,其中集大成者为明万历十七年开始刊印的《嘉兴藏》(又名《径山藏》)。清代刊印经文、刻印佛面,满、汉、蒙、藏、梵5种文本兼擅,雍和宫现存木质经版1.9万余块,木版佛画70余块。

现当代,中国版画艺术形式多样。比如云南绝版木刻,展厅的视频中展示了艺术家创作绝版木刻的过程:仅用一块木板,进行多版雕刻,第一版印制以后,再进行第二版创组雕刻时,必须毁掉第一版型的部分,以此类推,进行多版套印,最后一个颜色雕印结束后,作品完成,在木板上留下最后一道颜色的版型,其他版型自然损刻,是为“绝版”。这种一版多刻套印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艺术家的个性与才华,使人们的审美观念从多色套印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丰富了版画的创作语言和表现技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表示,中国民族版画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此次专题展是中国印刷博物馆践行“专业化+大众化、知识性+趣味性”文博思路、彰显“服务中华文化传承、服务行业发展大局、服务社会大众需求”理念、拓展印刷文化传承传播方式的一次尝试。线下展览与线上云服务相结合,深入挖掘民族版画背后的精彩故事。“今后,我们将继续把更多、更好、更美、更多元、更悠久、更精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呈现到中国印刷文化重镇来,使得民族版画艺术精品得以传播中国民族声音,讲好中国民族故事,让观众得以畅享各时代民族版画艺术的视觉盛宴,同时推动中国民族版画艺术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进程。”孙宝林说。(夏桔)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 版画 印刷 民族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