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要闻 政协答卷 委员建言 攻坚之星 攻坚日记 影像小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我心中的小康生活 图说小康

首页>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聚焦

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绩亮眼

2020年09月02日 11:33 |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到: 

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八成以上农村人口喝上自来水

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绩亮眼

● 到今年6月底,凉山州7个县扫尾工程全部完工。至此,全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还存在供水保障水平不高、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备等问题

● 水利部将重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尚未摘帽的贫困县作为重点,查漏补缺,及时补工程短板,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对已经摘帽的贫困县加强监测排查,采取精准措施,防止问题反弹。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养护经费,健全完善应急供水预案,确保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能得到长期稳定解决

“到今年6月底,按照现行标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八成以上农村人口喝上了自来水。”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日前透露,作为水利扶贫的头号工程,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如期啃下了最后的“硬骨头”,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不过,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艰苦卓绝的努力:

先后出台20多个水利扶贫政策性文件,召开20多次全国性水利扶贫工作部署推进会,选派200多名水利干部和专家一线挂职;

会同发改委、财政部,新增76亿元工程建设资金和39.6亿元维修养护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精准支持力度,建立7个流域管理机构对832个贫困县分片包干联系制度;

对新疆伽师县和四川省凉山州7个县开展挂牌督战,组织1000多人次长驻现场,与当地联合会战。

陈明忠强调,下一步,水利部将重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尚未摘帽的贫困县作为重点,查漏补缺,及时补工程短板,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同时,对已经摘帽的贫困县加强监测排查,采取精准措施,防止问题反弹。此外,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养护经费,健全完善应急供水预案,确保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能得到长期稳定解决。

紧盯突出问题薄弱环节 确保贫困人口饮水安全

饮水安全有保障,即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

陈明忠介绍说:“这是国家统一的基本标准,但各地情况不一样。如西北地区重点解决有水喝的问题,西南地区重点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

就此,水利部曾围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标准,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分析、论证,提出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明确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水利部还按照分区分类的方法,对水量、水质、供水保证率、用水方便程度4项指标作了进一步明确。

不过,截至2019年底,还有2.5万贫困人口饮水问题未得到解决,全部分布在新疆伽师县和四川省凉山州7个县。

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说,水利部对新疆伽师县和四川省凉山州7个县进行挂牌督战,部领导深入现场督战,与8个县逐一座谈,研究对策。

针对新疆伽师县工程规模大、建设任务重的特点,水利部会同新疆自治区水利厅指导伽师县克服疫情影响,优化施工方案,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把前期耽误的工期抢回来。

可喜的是,5月26日,当地工程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完工通水。田学斌透露,这标志着新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而针对四川省凉山州7个县工程处数多、监管难度大的特点,水利部今年3月就派员长驻现场、摸排情况。

“五一刚过,就组建36人的督战队伍,现场工作16天,暗访184个村6256人的饮水安全状况,对贫困村实现全覆盖暗访核查。”田学斌透露,到今年6月底,凉山州7个县扫尾工程全部完工。至此,全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八成以上的农村人口用上了自来水,水质明显得到改善,告别了为吃水发愁、缺水找水的历史。”田学斌坦言,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地理条件差异较大、水资源禀赋不均等,决定了我国农村供水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田学斌强调,必须紧盯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根本做起,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使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长效管护提升供水质量 合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海拔比较高,水源不稳定,来水量少,而且冬季供水管网容易冻损。”陈明忠坦言,高寒地区的这些特点成为农村供水的短板。

陈明忠介绍说,一方面对管网加强防冻措施,对不同地区的管网埋深标准作出明确要求,尤其是对高寒地区;另一方面,加强水厂和水龙头的防冻措施,通过太阳能等方式加热加温,避免冬天冻损。

陈明忠指出,通过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综合措施,防止高寒地区农村供水出现问题,保障长期有效供水。

尽管绝大部分农户已经供水到户,但农村地区自来水管网有的通到集中供水点,有的还没有进户。

陈明忠解释说,这既有受客观条件影响,部分山区、牧区、偏远地区目前暂时还不具备供水入户条件的因素,同时也有部分群众不愿意入户的因素。“这些农户家中或周边有自备水源或可方便获取的水源,自来水入户要交一定的材料安装费,所以暂时不想入户。”

陈明忠透露,下一步,水利部将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中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要求能够集中供水的,尽量集中供水,通过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管网延伸等方式,扩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模,逐步推进自来水入户。

此外,通过长效管护提升供水质量,让群众愿意使用处理后的好水,然后推进供水工程建设,通过共同努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国超过八成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经开始收费。田学斌说,农村供水工程从水源建设、取水,到水厂净化处理、泵站输水,再到接水龙头到农户家里,整个过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而且工程建成后要实现可持续运行,还需要进行维修和养护,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收取一定的水费,不仅可以有钱对工程进行运行和管护,而且可以促进节约用水,让用水户珍惜来之不易的水,还可以促进用水户监督工程运行情况。

当然,收水费也不是“一刀切”。田学斌指出,对特别困难的地区和农户,采取一定的补助措施。

据悉,2019年以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已安排39.6亿元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中央补助资金,对有突出困难的特殊地区、特殊工程、特殊群体,加大支持力度,给予适当补助,促进工程正常运行。

“目前,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明显效果。”田学斌强调,水利部将继续紧盯各地水费收缴,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不断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运行保障水平。

构建水利扶贫监督体系 增强干部管水治水能力

水利扶贫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脱贫攻坚以来,水利部结合水利行业和各地实际,加大水利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倾斜支持,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方面,针对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先后印发20多项政策文件和规划方案,明确水利扶贫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政策举措。

另一方面,对于贫困地区水利资金和项目优先对接、优先安排、优先落实。督促各地认真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县资金配套政策。通过“订单式”“菜单式”等方式培训基层水利技术人员1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地方水利干部和水利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

此外,针对水利扶贫量大面宽、监管困难的实际,水利部积极构建以常规监督为主,综合监督、专项监督为辅的水利扶贫监督体系,建立22个司局对中西部22个省份“一对一”的水利扶贫工作监督检查机制。

水利部水库移民司司长卢胜芳透露,初步统计,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7%,贫困地区新增和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44万亩。通过新建大中小型水库,新增供水能力114亿立方米,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5万平方公里。

“目前已开工的147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涉及贫困地区的有83项,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利支撑和保障。”卢胜芳说。

在卢胜芳看来,按现行标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的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还存在供水保障水平不高、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备等问题。

卢胜芳强调,水利部将继续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推进稳定水源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万人供水工程建设。人口分散、偏远的地区,实施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强化工程管理管护,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同时,继续支持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继续实施小型水源工程、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助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此外,继续落实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就业岗位向贫困人口倾斜的政策,对农村河湖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给予财政资金的补助政策,支持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继续实施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加大技术帮扶力度,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和互联网+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的管水治水能力。(记者 侯建斌)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农村 供水 工程 饮水 水利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