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法治时评

杜绝家长作风,践行共治思维

2020年09月10日 10:48 | 作者:凌锋 |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到: 

“八月桂花香”是人们对金秋时节的美好期待,对于生活在四川成都桂花巷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但最近让那里居民烦恼的是,以前街道两侧的桂花树,已被大量砍伐和移植,“这是给桂花巷剃头了”。在桂花巷砍桂花树,在桂花即将飘香的时节砍桂花树,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桂花巷属地政府部门对事件进行了多次回应,归纳起来是:“原来栽种的桂花树,有部分在观感上并不是很好看,我们现在选取一些观感上比较良好的树木将其进行移植”,但施工单位擅自对桂花巷20株桂花树进行了野蛮砍伐。

看起来这是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好心办了坏事”,其初衷是为了解决这些景观的“观感”问题。但人们不禁要问的是,谁有权决定某个公共景观美不美、好不好?公共景观的维护当然离不开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特别是在安全问题上。但对于景观审美而言,怎么能忽略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的声音?

巷陌斜阳,桂花飘香,游人徜徉……或许这才是桂花巷最具魅力、最有中国风的人文图景,几株所谓美感欠缺的桂花树,反而可能为桂花巷增加了自然真实的生活质感。即便有充分的理由进行必要的景观维护,也应该多听听群众的意见。

基层社会治理不是政府部门单打独斗的事情,纵使公务人员个个三头六臂,也未必能有效满足人们在新时代更为丰富、更为多元、更为精细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就需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发动起来,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思维来谋划和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在前不久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以说,只有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和动力,才能应对任何困难挑战。

据悉,当地有关方面已制止施工单位作业,并着手开展立案调查。这种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知错就改的态度和作为值得肯定。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者,务必要把“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根植于心,杜绝家长作风、长官意志,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坚持践行共治思维,激发社会活力,在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同时,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编辑:秦云

关键词:家长作风 共治思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