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三农人物

鞋匠老赵的幸福生活

2020年09月10日 15:22 | 来源:中国农网
分享到: 

“赵师傅,把我这鞋修一下。”“好的,坐下稍等把这双鞋修好就给您修。”说话间也没耽误他工作,只见他在机器上穿针引线后专注地缝补手中的鞋子,然后停下机器仔细地剪去线头,确保鞋子修好了,把鞋子擦干净装进袋子里才递给顾客。“赵师傅的修鞋技术好,我在他这里修鞋有二十多年了。”旁边一位四十多岁的顾客接过鞋说。“天天干,感觉如何?”笔者问道。“还行,天天不闲着,虽然是个修鞋匠,但我觉得很快乐,知足常乐吗。”赵师傅笑着说。是的,他在修鞋这门手艺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位置和快乐的空间。”

赵师傅名叫赵春元今年53岁,是铜山区房村镇房村村菜园自然村人,他从18岁开始修鞋到目前已经修了35年,修的鞋不少于30万双。他小时候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无钱继续求学,便四处找工作,有一次他在徐州市里一个小区看到有人在补鞋。“那时候修鞋匠很少见,好多人都围着看热闹,我也挤进去看,一会儿功夫,看见他挣了二元多钱,我当时就想,修鞋挣钱真快,我也要当个修鞋匠。”赵春元说。“但是人家不肯教,没办法我一有时间就跑到修鞋摊那里去偷学人家的本事,再自己琢磨,没想到慢慢地就学会了。”一个星期后他回到家花了68元钱买了一个修鞋机,开始了他的修鞋生涯。“刚开始时,我是走街串巷地修鞋,一个月下来能挣十一二块钱,够全家吃喝的。”赵春元说,随着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鞋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他就在集市上找了个地方固定了下来。“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好的时候一个月下来能收入400-500元,就感觉选对了路,要坚持走下去。”他的创业梦想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

一个“勤”字伴一生。30多年来,赵春元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10点前从未休息过,因为修鞋的人实在太多,几乎全年无休。30多年来,修鞋机器换了28台,但他一直没有停歇,如果你有急需,他从不让鞋在他家过夜,再晚也给修好。这些年,老赵秉持着对传统手艺的追求和勤劳,让修鞋这门传统技艺在他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诚信是为人之道。赵春元在收费上从不蒙人,就靠着多修来挣钱。鞋修得好不说,遇到小活还不收钱,有些没有维修价值的鞋子也会和顾客说清楚不让他们修,这些年来修一双鞋还保持在10元以下的价格,难修一点的一般也才要8块钱。靠着真心和坦诚,换来了众人的支持。在他的修鞋经历中,还积累了不少铁杆粉丝,不少顾客从大老远跑来找他们修鞋,“来我这里修鞋的大部分都是老顾客,有时我有事,见我不在,就一直等到我回来再来修。有的老顾客搬大老远了,开车也要回到这里让我修,说在这儿,图个放心。”

质量是生存之本。要想生意好就得技术精,别以为修鞋是件很容易的事,可要做好也却不易,要做一辈子更不易。有人修的鞋没几天就坏了,而赵春元修出来的鞋,甭管你穿的多费,人家修过的地方敢保你半年穿不坏。为了做到这份儿上,他可是在技术上苦下了一番功。单说粘鞋掌儿,不管是前掌儿,还是后跟儿,他给你按照必须的程序一道道做的特别细致,丝毫不马虎。先是选定上好的鞋料,然后在机器上打磨,再抹上优质的强力胶,而后心里默默地记下时间,等候着粘合的最佳时刻,稳稳地粘实后,总忘不了重重地敲上几下,一通忙活下来保证你半年之内不会开胶断裂。

就凭着这股子专注劲儿,就凭着质优价廉的服务,慢慢地赵春元的名气在方圆数里打了出来,他的活儿每天都能排的满满的。急着上班的,把待修的鞋往哪儿一搁就放心地走了,不着急的,赶上他活忙不过来,干脆就耐心地等着。有人问他生意红火的窍门,他说,没什么窍门,无非是干什么琢磨什么,又没别的想法,只知道一门心思修鞋子,时间一长,还有修不好的?靠着他修鞋的手艺,不仅使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且手头还有些积蓄。六年前,赵师傅家盖起了二层小楼,买了轿车,一儿一女都已成家,儿子还在外地开了家分店,而且日子一个比一个好。2004年4月他又在店里摆上了鞋,边修鞋边卖鞋,顾客买鞋子穿得不舒服,他还免费为顾客维修,并把判断鞋子好坏的知识传授给顾客。凭着多年的声誉,他把生意做得如鱼得水。“好日子都是苦出来的,而这一路走出来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修鞋这个职业虽然算不上‘体面',但只要通过勤劳吃苦能让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我就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赵春元在说话时眼里泛起了幸福的泪花。

听,这修鞋机器上发出的啪啪声,不正是他们奔向小康路上的幸福声音吗?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修鞋 顾客 鞋匠 赵春元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