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盟 人物风采 史料纵览

首页>多党合作>民建

窟窿山下乐窝梦

——民建中央及地方组织帮扶河北丰宁乐国窝铺村脱贫纪实

2020年09月11日 09:17  |  作者:廉维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111

人民政协网河北9月11日电 (记者廉维亮)乐国窝铺村,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的一座小山村,村子的历史连村里最老的老人都说不清了。窝铺的意思,就是“供睡觉的窝棚”,足见这个村过往的贫穷,村子有了多少年,大概也就穷了多少年。

离乐国窝铺村不远,有座窟窿山。过去很多信风水的老百姓认为,山壁上天然形成的两个大窟窿,把方圆几十里的“财气”都漏走了。直到2018年12月,这个村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大战役中出列,这个迷信才不攻自破。穷了几十辈子,致富还得靠党的好政策。如今的窟窿山成为当地依仗的优质旅游资源,爬山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山看看满族村落的风土人情,这绿水青山就这么转化成了金山银山。

单是有窟窿山,上百年历史欠账的“大窟窿”是补不上了。乐国窝铺村的蜕变,得益于小30年前,所在的丰宁县攀上了民建中央这样一家“远亲”。

苗木成林,民建帮扶丰宁的成长记忆

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北京正北140多公里。

1991年,民建中央将丰宁作为扶贫重点联系县,自此开始长达近30年的帮扶历程。今年2月29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上下战“疫”正紧的时刻,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宣布丰宁脱贫摘帽。

近30年时间,民建中央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发挥民主党派独特作用、动员基层力量,心系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聚焦深度贫困村、聚焦特殊困难群众,以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扎实细致地开展了各项帮扶工作,齐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30年时间,民建和丰宁的手始终牵在一起。

全程见证这段历程的县委统战部干部魏国卿告诉记者,“一度有的国家部委也在丰宁开展对口帮扶,后来政策调整,一个县只能有一个中央级的对口扶贫单位,当时的县委领导班子果断选择了民建中央,主要是看中他们的帮扶饱含着对丰宁老百姓的真情实意。”

上世纪末,北京水资源短缺、深受沙尘危害,守着首都北大门,丰宁担当的角色异常重要。

距离乐国窝铺村十几里地的潮河源头附近,有一片民建丰宁生态保护林,是阻挡风沙入京、涵养密云水库水源的重要生态屏障。

2000年9月,时任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在这里为保护林揭碑,并与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植下了第一批白杨树。

时光整整随着潮河水流淌了20年,当初栽下的“小白杨”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几任民建中央主席和主要负责同志几十次来到这里考察,传承民建优良传统,接续帮扶丰宁的薪火。

建成生态保护林、推动怀丰一级路全线建设贯通、推动丰宁建设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这是三十年来民建帮助丰宁人民做成的“三件大事”。

“如果没有民建中央的竭力相助,这些大事靠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财力,是想都不敢想的。”魏国卿的这句话,角色回归到普通的丰宁群众。

如今,一代代民建人接力续种的各类树种业已成林,铸就起守护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民建帮扶丰宁的一个个项目也正在开花结果。

2222

今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再次前往丰宁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专题调研时明确提出,民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慎终如始抓紧抓好帮扶项目落实,以实干实绩助推丰宁脱贫攻坚。

2020这个独特的年份里,民建与丰宁人民一道战“疫”、一起“战贫”,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了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和脱贫群众长效稳定增收。

郝明金叮嘱民建的同志们,“要加大参与防止返贫致贫工作的力度,切实把脱贫成果巩固好;要参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丰宁乡村发展活力,与丰宁共同努力,高质量打赢收官战。”

山村巨变,从破败不堪到花园村居

乐国窝铺,是民建中央引领各级组织帮扶丰宁一步步走出贫困泥沼的缩影。

特别是在近几年举国上下的脱贫攻坚战中,民建中央和各级组织给山村里的“远亲”送来了发展项目、生产资金、先进理念,也送来了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广大民建会员的真情关怀和切实帮扶,还送来了如今群众交口称赞的驻村第一书记——“小罗书记”。

2018年8月,郝明金率队来到乐国窝铺村进行脱贫攻坚调研,并选派民建中央机关干部罗锋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山村,开始得到各级民建组织和各地民建会员的重点关注、鼎力支持,民建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村中每个角落,民建情谊越来越深地融进百姓心头。

前不久,一个电影摄制组走进了乐国窝铺村,他们要把村里的新面貌拍成电影,作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宣传典型,主角儿就选定了小罗书记。

摄制组最终给电影选定的名字叫《最美的青春献给你》。此前有一个名字老百姓其实更喜欢,就是被本文“借用”的这个标题——“窟窿山下乐窝梦”。

两年时间里,乐国窝铺村首创的“民建爱心超市”助推脱贫攻坚模式在全县推广;扶贫车间生产的背包远销国内外,果蔬大棚、集体光伏站、户用屋顶光伏、生态经济林等产业项目强村富民;美丽乡村建设的“组合拳”,使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增强,村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幸福感、获得感强了。

在民建的帮扶下,乐国窝铺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并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奋进,昂首阔步走在小康路上,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示范村。

乐国窝铺村每一个发展的脚步,村里面貌每一次换上新颜,乡亲们看在眼中、喜在心中。

33333

两年前,小罗书记刚到村里的时候,村里的情景比他想象中更加破败——泥泞不堪的巷道、随意搭建的土屋、任意堆放的杂物、杂乱的石堆土堆,还有散发出阵阵恶臭的粪坑、猪圈、垃圾、家禽家畜粪便,让人望而却步。

公路与村庄间有一条很宽的河道,村口的小桥是村民们进出的唯一通道。这座桥年久失修,桥面凹凸不平、裂纹密布,大车过不了,乡亲们种的粮食运不出,行人走路崴脚,行车颠簸加之护栏缺失,货物经常掉到河里……

在村民代表会、村党员会上,在农户家中入户走访、在村里与村民聊天、在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时,“修修村口的小桥”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小罗书记暗下决心——修桥,既要修好村口这座老破桥,又要借此建起与村民的连心桥。

很快,小罗书记联系到了一家广东的民建会员企业,出资20万元帮助村里修起了新桥,这个消息很快在乐国窝铺村风传开来。

“村口要换新桥了”“听说以后能并排走两台车呢”“大车能进村了,再也不用小车拉玉米去公路边了”“不怕小崽儿们钻栏杆窟窿掉河道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桥修好了,小罗书记能干事儿,一下也走进了村民的心里。”村民王瑞凤告诉记者。

打那之后,村里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民建爱心捐赠”的字样———民建各级组织帮着村里修硬化路、捐路灯、捐候车厅、捐花园凉亭、捐苗木、捐体育设施、捐文化用品和图书、捐公共厕所、卫生室……一个破败的山村一下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示范村。

曾经肮脏杂乱的村道旁,如今居然有城市里都难得一见的格桑花在盛放。初秋的雨后,花瓣上带着晶莹的水滴,几个村民正在拿着手机拍照,“这个地方以前没人来,臭气熏天,如今确是芳香扑鼻,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这辈子没想到还能生活在花园一样的家里。”

产业博兴,让乐国窝铺真的“乐”了起来

安居下来的乐国窝铺村民,开始一起谋划“乐业”的问题。

陪同采访的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2013年以前,受交通、气候、思想等因素影响,乐国窝铺村无特色产业、无集体经济收入、无致富带头人,158户570多口人中,贫困户占比高达60%。

近年来,在帮扶单位、县乡部门的支持帮助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奋斗下,目前村里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并发展出4户农村致富带头人。

小罗书记给记者展示了村集体的账目本,上面清晰记录着民建的切实帮扶给乐国窝铺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

2018年11月,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并网,村集体每年增收40万元,37人获得公益岗收入6840元,3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万元。

2019年5月,使用扶贫专项资金150万元,新建51座87亩果蔬大棚,租赁给专业合作社种植网纹瓜,村集体年均增收6万元,40名村民每人每年获工资收入4000元,15户村民每户获得土地流转收入2700元。

2020年5月新建30座大棚,扩建果蔬大棚基地40亩。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余元,10名村民每人每年获工资收入4000元,12户村民每户获得土地流转收入2600元。

2019年11月,生态经济林建成,300株山里红山楂树苗3年后预计每年产果1.2万斤,每年约10万元收入归村集体所有。

2020年4月,引进箱包企业入驻的扶贫车间开始运行,20余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村集体每年增收2万元。

2020年5月,在民建中央的扶持下,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7户低收入户免费安装户用屋顶光伏,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

叮叮当当的进账,散碎银子落进钱篓子,慢慢就攒出了乐国窝铺脱贫致富的小康。

村集体富了,同样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心气儿。

小罗书记第一次走进残疾村民卢勇家的时候,看到的是院里散落一地的铝合金材料、电焊工具和生活用品,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的他披着沾满油污的破外套正看电视,对“上头派下来的书记”并不欢迎。

了解到卢勇患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导致身体三级残疾、行走不便的遭遇,得知他会干些门窗加工、电焊的活儿,小罗书记决心帮助这家人走出生活困境。在县残联的支持下,他帮着写申请、跑工商税务、刻章、领票,帮着卢勇在内的8位残疾人合伙经营起了铝合金门窗加工厂,并争取到3万元创业扶持金。

正是有了这份生计,如今的卢勇见到谁都是一张笑脸,远亲近邻有事他都主动帮忙。好心情带来了好运气,他在出工时结识了现在的妻子,解决了一直困扰的“个人问题”,也成了小罗书记在村里众多的“好哥们”之一。

王瑞凤如今就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打工,一边不耽误照顾家里的孩子老人,一边还能挣上每月两三千元的收入。她是村里心灵手巧的勤快人,碍于需要照顾家庭一直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养家,“现在好了,缝制书包是计件工种,我下午回家给孩子老人做饭,晚上可以自己再过来赶赶工,啥也耽误不了。两三千块钱可能你们城里人看不上,对咱庄稼人可不算个小数哩。”

王瑞凤衲鞋垫儿、做毛线活儿都好,这几天小罗书记在网上帮她“带货”,销路很好。“这些玩意儿竟然也能卖出上千块钱来,想都想不到,做梦都能乐开花。”如今,她也成了小罗的“好姐们儿”,听说第一书记是有任期的,她总盼着小罗书记能够在村里多留些日子。

爱心超市,道德扶出来了志气和快乐

“富了口袋”是第一步,“富了脑袋”才是真脱贫。

2019年,乐国窝铺村人均收入9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7000元。许多村民家翻盖了新楼房、买上了小汽车。

比照起经济上的日渐宽裕,连村里的老百姓都明白,找回庄稼人的发家致富的“精神气儿”更为重要。

找回这股“精神气儿”的法子,靠的是小罗书记在乐国窝铺率先探索出来的“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崭新模式,美德善举都能兑换成积分,精神力量结合上物质激励,村民们靠双手告别贫困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民建爱心超市”就建在村部院里,里面有民建会员、会友、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筹集捐赠的家用电器、厨具、图书、文具等3000余件,价值20多万元。

“爱心超市”实行爱心值兑换制度,凡参加村集体活动,如节目表演、垃圾清扫、村容村貌治理等,或因在某方面表现突出获得村级以上荣誉,为本村作出各种贡献的村民,可获得一定数量值的爱心券,凭券兑换相应价值的物品。

兑换制度里,分值最高的是诚实守信和孝敬老人。现在,有200多件物品被村民凭道德积分兑换走了,留下的是村里崇尚道德、尊重劳动、睦邻友善的良好风貌。

“‘爱心超市’的锅碗瓢勺都是我们老百姓使的,不用花钱,用爱心券兑换,特别实惠,往后村里各种的活动,打扫卫生、种树栽花、文体活动,我都积极参加,争取多领点券。”村民李淑华对“爱心超市”赞不绝口。

乐国窝铺村副书记武才山说:“自从爱心超市建立以后,村里打麻将、喝大酒、传闲话的少了,大家参加集体活动蔚然成风,勤劳致富的干劲越来越足,带动了村容村貌的改善。”

“有钱喝酒吃肉好享受,没钱稀粥咸菜饿不死,这叫穷舒坦,村长都比不了!”村里以前有个“王懒汉”,他的一天要从太阳晒到屁股时开始,“穷舒坦”是他的口头禅;如今,“王懒汉”一早晨不干活浑身不得劲,口头禅变成了“好好干”。

变化始自两年前,小罗书记和扶贫工作组进村后,懒了半辈子的他看着邻家都富了,渐渐想明白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或许,他是被全村热火朝天的生产带动,也或许他是受超市里的大冰箱的激励,并不重要。

隆冬时节,王懒汉出门扫雪,传为美谈。

村民丁万娥相中了“爱心超市”的电饭煲,“小电饭煲挺好的,正好我家仨人使用。我的券还不够,以后村里的打扫卫生、唱歌跳舞、搞文艺活动什么的,我都努力积极参加,争取兑一个。”

丁万娥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如今,村里有了秧歌队,每年逢年过节,特别是赶上农民丰收节,都会组织文艺演出,远在民建中央的“远亲”、近在十里八村的乡亲都会来赶场子,这是她赚积分的好机会。“当然,咱也不是单纯奔着积分去的,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乐呵,快乐地生活最重要。”

以前,村里的麻将桌从来不存在“三缺一”的“迫”。如今,谁要动了打牌的念想,首先就得面对“一缺三”的“囧”。

贫苦的窟窿堵上了,窟窿山下,美丽乡村的炊烟里飘着希望和热情。

44444

古香古韵的百年老宅、使用了几百年的石井、古老的大水槽,都在用无声的言语,述说着这个塞外村庄遥远的记忆。下一步,小罗书记和村民们谋划着做大做强村里的旅游产业,“村里旅游资源丰富,体验满族文化、领略塞外风光,吃有贡米美誉的‘黄旗小米’和绿色农产品,这些都是我在北京工作时‘向往的生活’。”

假使能联络到影片的摄制组,记者倒是希望把“窟窿山下乐窝梦”的标题还给他们。

小罗书记和村民们“向往的生活”,不就是乐国窝铺人的“乐窝梦”吗?


编辑:刘乙潼

关键词:民建 村里 村民 窝铺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