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资讯

“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

——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州伬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晓岚艺术扶贫记

2020年09月11日 10:18 | 作者:王惠兵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9月的福州,天气仍很炎热。在闽侯县荆溪镇的关口小学,阳光铺洒窗台,十几个孩子伸出脑袋,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走廊尽头,直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来。“来了!来了!”一声声欢呼过后,教室里又恢复了一片安静。

原来,学校艺术兴趣班又开课了,孩子们又可以和“艺术扶贫先生”学伬艺了。

福州评话和伬艺是福州方言地区最大众化的民间曲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与南音、南词和锦歌合称福建五大曲种。“一个演员撑起一个场,‘一个铙钹一个天’,让人两三个小时站着不愿走。”老福州人口中常说的亦是评话伬艺。

扶贫,可以是物资捐赠,也可以是艺术启蒙,为那些拥有艺术天赋的、身在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实现艺术梦想的希望。

2016年,作为福州市曲艺团团长、福州伬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福州市政协委员陈晓岚带领曲艺团与福建省艺术馆、福州市文联合作,在关口小学设立福建艺术扶贫工程“传统戏曲进艺术扶贫基地”示范点,开设了伬唱、音乐素养、语训等兴趣班。

出生于曲艺世家的陈晓岚,从1984年踏入福州市曲艺团从事创作算起,已在曲艺界足足打拼了36个年头。在她的创作生涯中,2008年的十番伬《秦楼月·春回坊巷》不可不提,因为该曲艺节目不仅拿遍各级大奖,更是目前立于福建艺术舞台上唯一一个十番伬节目,意义非凡。

“福州曲艺的传承工作,离不开曲艺进校园,我们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福州审美、福州故事、福州价值观。”陈晓岚说,曲艺团里优秀的演员都相继以“艺术扶贫先生”的身份,接力轮流到学校,从一字一句的方言教起,让孩子们学习福州伬艺。

2018年,为筹备第三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少儿大赛,陈晓岚为孩子们安排了一个原创作品《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在曲本中反映了福州伬艺艺术扶贫的真实故事。其中,有十番伬曲牌《秦楼月》,还有根据伬艺曲牌《纱窗外》并混搭了歌曲《爱的奉献》旋律改编的唱词。“节目获得了一等奖,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也是‘艺术扶贫’成果第一次在福建曲艺舞台呈现。”她说。

“可爱的姐姐,我的艺术扶贫先生,风大雨急想念你,花开花谢想念你,唱着伬艺想念你,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2019年,在闽侯第二届少儿春晚上,关口小学的孩子们又表演了福州伬艺——《唱着伬艺我们就在一起》,赢得了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

“当时,我们从五年级的学生中挑选了14名孩子上台表演,我自己饰演艺术扶贫老师。”为排演好孩子们喜欢的节目,“艺术扶贫先生”之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福州伬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怡,先后从福州城区往返闽侯20多次,每次光花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两个多小时。

艺术扶贫一路歌。五年间,陈晓岚带着曲艺团,从关口小学,到时代中学,到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再到福州大学……伬艺之路越走越宽,惠及了数十所学校的学生,改变了不少孩子的人生,影响了许多孩子的生活。其中,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在2019年8月举行的第三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大赛福建曲种业余组的比赛中,参赛的福州伬艺作品《丝路扬帆》获得第一名。

福州市曲艺团倾心奉献的“传统戏曲进艺术扶贫基地”仅是福建艺术扶贫工程中的一个缩影。2004年至今,全省88个文化馆对口建设288个艺术扶贫基地,11360名志愿者和陈晓岚、郑怡一样,始终坚持跋涉行进在山区、海岛,为乡村孩子艺术启蒙。如今,受到艺术启蒙学生人数超过1200万人次,其中有23410个乡村学生获得各级艺术表彰,490个乡村孩子考入各类艺术院校。

而为了更好保护福州传统曲艺文化,福州市曲艺团自2009年起,固定在八旗会馆进行公益性演出,每年演出超过120场。2011年至今,演出场所迁至福州乌山脚下的石塔会馆,每周二、四早上都会公益演出,《喜别棚屋》《七遛八遛莫敌福州》等代表作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

盛夏时节,在有福之州,天为背景,地作戏台,一个人、一条手帕、一张桌,一场场文艺公益正在演出。讲身边事、演百姓看,说脱贫、话新貌,把文艺“种”在每个人的心头。

编辑:杨岚

关键词:福州 曲艺 艺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