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聚焦

用诗意表达呈现新疆风貌

2020年09月15日 10:22 | 作者:姜洁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金黄色的胡杨林、成片的棉花、绿洲上的羊群,电影里的新疆风景实在是太美了!那里还有和我们一样会背诵‘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小朋友!我也想去新疆亲眼看看!”看完维吾尔语电影《第一次的离别》,走出电影院的北京市海淀区五年级小学生小丽这样说。

7月20日,全国低风险地区部分电影院恢复开放,电影《第一次的离别》当天在国内公映。该片讲述了新疆沙雅男孩艾萨经历的故事。孩子们在离别中学会成长,也在离别中盼望重逢。该片先后获第三十一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第六十九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第四十三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单元最佳影片火鸟大奖,并在第三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获得3项提名。

据了解,《第一次的离别》改编自导演王丽娜的真实童年经历。为了完成这部纪录+故事片风格的作品,她前后花了4年时间,其中前两年用于纪录片内容的跟踪拍摄,并在此过程中构思出故事情节。该片中没有一名职业演员,戏中都是当地普通村民本色出演,只是在故事构架上用了一些艺术化的手法,把不同时期的多个离别故事集中到了小主人公艾萨一个人身上。这种近乎纪录片的叙事手法,让观众感到影片中的演员“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

影片记录了新疆当地群众的传统风俗与现代生活。例如,庆祝古尔邦节,人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村里重视教育,孩子学习普通话;人们期望劳动增收,外出打工等。一些情节刻画细致,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凯丽比努尔一家三口在地里摘棉花时,父亲唱起当年为母亲创作的情歌,母亲脸上闪过羞涩和喜悦,她悄悄观察着父母,脸上也浮现出微笑。影片以一种诗意现实主义风格,真实展现了新疆的生活图景。

“真实是艺术的力量所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因为展示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包括独特地域景观以及民风民俗,还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具有更丰富的元素,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他认为,影片对友情亲情的表现特别让人动容,“这些不论是在人性层面还是生活层面,都是相通的,是各民族共有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感动全世界的人。”

“《第一次的离别》是我献给故乡沙雅和童年的一首长诗,那片土地本身的诗意是这部电影的源头。无论是地域风光的独特魅力还是人文风俗的丰富多彩,都让新疆这片土地成为艺术创作的沃土。”王丽娜说,影片注重真实,“不是让观众依赖于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让观众在观赏影片的同时成为认知生活的参与者”。

作为影院有序复工后上映的首部新片,《第一次的离别》颇受好评,反映出观众对该片的充分认可。


编辑:杨岚

关键词:新疆 电影 影片 诗意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