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委员读书>书评

读《秦汉与罗马》有感

2020年09月15日 14:27 | 作者:徐卫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秦汉与罗马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有代表性的帝国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西有罗马,东有长安”妇孺皆知,也展现出东西方发展过程的异同。由于东西方在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在世界文明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小的差别。正如恩格斯讲的:“随着野蛮时代的到来,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这时两大陆的自然条件上的差异就有了意义。一是由于自然条件的这种差异,两个半球上的居民从此以后便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而表示各个阶段的界标在两个半球也就各不相同了。”

近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潘岳的《秦汉与罗马》,颇有收获,以三万言比较全面的对比了世界历史上几乎处于相同时期的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的异同,并分析了产生异同的原因,其中不少见解是有见地的。作者认为,秦汉与罗马,两条不同的文明道路,各有高峰低谷。我们不能用别人的高峰来比自己的低谷,也不能用自己的高峰去比别人的低谷。我们应当从高峰中体会到彼此的优点,从低谷中体会到彼此的缺陷,再寻找各自改进之途。中国历史远非完美无缺,否则就不会在近代遭遇惨败;中华文明仍需转型提升,才能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能力。两汉的独特价值,在于一体与多元并存。一体保证凝聚,多元保证活力。这些观点值得读者和学界思考。

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统一意大利半岛;公元前3世纪末,西汉王朝建立。其后双方日臻强盛,罗马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地区,成为“世界”的霸主;汉朝也奠定了西逾流沙、东濒沧海的广袤版图,君临“天下”,成为大汉帝国。这两个分处东西、遥相辉映的大国,在人种、语言、宗教信仰、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极大,是从全然不同的背景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各自又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文明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在都城文明上。秦汉时期都城功能是为维护其中央集权服务的,以 “天人合一”为设计理念,都城中的各种设施与布局均以此为目的,宫殿是城市的核心,高大雄伟。其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手工业、商业处于次要地位,而且都城中市场的设置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都城中缺少市民活动的公共建筑和广场。罗马城的设计除了考虑统治者的政治功能之外,在都城中也有老百姓可以随意活动的地方,广场文化得到了充分体现。广场是都城的核心,成为市场和集会之地。统治者在这里修建庙宇、宫殿、政府机构,是政治、宗教、商业和公众活动的中心。大量修建的公共建筑成为罗马城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为城市建设和市民服务的。

秦汉时期都城与古罗马城尽管都显示出“好大喜功”的特征,建筑物都富丽堂皇,但建筑物服务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尽管罗马城和汉长安城在建筑材质、风格等方面具有很多不同,但是,由于同属于帝王所在地,在各自的国家都拥有不同凡响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两座古城在一个方面却是不谋而合的,即都在想方设法地将城市建设与帝国的强盛结合起来,使建筑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君王的威严和显赫。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建筑学家维特鲁威在盛赞罗马建筑的伟大时,就曾直言不讳地将“显示了伟大的权力”作为首要因素,秦汉时期宫殿建筑也有“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要求。古罗马城的中心从庙宇迁至城市广场,在城市功能区调整中得到完善。汉长安城在变迁中也在不断拓展其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功能划分,但其主要目的则是是为中央集权服务。  

秦汉和罗马,虽然所处地区自然环境,以及东、西方民族在各自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体系的不同,其他如各自城市的建设功能和目的、各自的社会阶层结构等各方面均有差异,但作为同时期东西方的两个帝国,在城市的规划和建造规模都是科学缜密和气派华丽的。都城功能是影响建都和定都的重要因素,并决定了都城未来发展的方向。秦汉与罗马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都城的公共性上。出现这种差异与所处地区自然环境,与东、西方民族在各自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体系的不同有关,也与各自都城的建设功能和目的、各自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差异有关。

秦汉时期的都城是统治者获取或维护权力的手段或工具,是藉以宣示王朝的合法性、突显国家权力的象征符号,是国家、官府威权的象征。都城的形态和空间布局,主要是基于某些制度安排而形成的,是权力运作与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在等级森严的秦汉社会,其本身要适应礼制的需要,从而也被赋予了某种“文化权力”。总而言之,是权力“制造”了都城,制度“安排”了都城的空间结构。而罗马城早期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以卫城、庙宇为中心,受民主制度的影响,以都城广场为中心。罗马广场是罗马城的核心,原为沼泽地带,大约公元前6世纪加以整修,成为市场和集会之地。历代统治者在这里修建庙宇、宫殿、政府机构。帝国时期添置尤多,而且规模宏大,十分壮观。广场上还有店铺和摊棚,是政治、宗教、商业和公众活动的中心。使罗马的公共建筑散发出奢侈、豪华的辉煌气氛。

秦汉和罗马的重要生产区域大体都分布在北纬30-40度之间,但却是迥异的两种气候类型。季风性气候使得秦汉时期的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因为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雨热同季。而同纬度的罗马,由于多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而形成的地中海气候,使得农作物生长比较困难,因为地中海气候的最大问题就是雨热不同季,对农业生产不利。在农作物最需要雨水的时候,其提供的只有热量。所以在罗马虽然重视农业,但农业的发展没有手工业与商业那样的繁荣。

罗马城是一座占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的“大理石之城”,且不说城内的神庙、议事厅、柱廊、凯旋门、大浴室等之雄伟壮观。至今走进罗马的古建筑遗址,仍不能不为其磅礴的气势所震撼。但由于东西方建筑体系、建筑材料大不相同,因此罗马式石构建筑无法展现于秦汉都城。不仅建筑物本身,连其内部的陈设也与秦汉大相径庭。

尽管罗马与秦汉相隔万里,但文化交流一直存在,且相互影响。无论汉代或罗马的宴会上都佐以乐舞,秦汉有说唱,罗马则有哑剧。双方都有的是杂技。罗马杂技声名远播。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安息使臣来献“犁幻人二”。安帝永宁元年(公元120年)掸国又献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十。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跳丸即现在所称抛球,须用双手同时抛接。汉画像石中也有类似表演,他们将球和剑一同抛接,当时叫“跳丸飞剑”。这应该是受到罗马幻人的启发。 罗马人的娱乐似乎并不满足于看抛球,最刺激而且带血腥味的项目是角斗,在罗马的许多城市中都修建了竞技场。罗马城中的科洛赛姆大竞技场可容观众5万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这在尊奉儒家学说的汉代人看来,则有点匪夷所思了。

秦汉与罗马在历史上曾经经济繁荣、国运昌盛、交通便利、文化发达。人常说,西有罗马,东有长安,一东一西代表了东西方文化的最高成就。它们都曾有过无比辉煌的过去和无比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并保存着无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虽然罗马与秦汉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汉代对罗马则充分肯定。《后汉书·西域传》说:“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清薛福成《出使日记》解释道,秦为“亚洲大一统之国”,罗马为“欧洲大一统之国”,故号罗马为大秦。

为什么罗马文明在罗马帝国灭亡后迅速衰落?为什么秦汉文明能够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影响罗马与秦汉文明的因素很多。除自然条件之处,社会环境对经济的影响更为显著。进行东西方文明的研究比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摆在学术界面前的重大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同心合力,才能使学术研究为现代社会服务,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徐卫民,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秦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古都学会副会长、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副会长、西安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秦汉历史、秦汉考古、历史地理与文化遗产的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读《秦汉与罗马》有感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