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品牌兴农

浙江湖州市百岁湖笔技艺传承人沈应珍: 讲诚货真 一朵羊毛成支笔

2020年09月16日 17:43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讲诚货真 一朵羊毛成支笔

专心制笔的沈应珍。 资料图

  傍晚时分,在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的卜家堰村,不久前才度过百岁生日的沈应珍正在河边散步。河边长满桃树,是沈应珍最喜爱的去处之一。湖笔因诞生于浙江湖州而得名,与安徽宣笔、河北衡笔、广饶齐笔并称中国四大名笔,其制作技艺已流传了2000多年。沈应珍出生于制笔世家,学习制笔至今已近90年,一人就能完成湖笔制作的8道大工序与128道小工序。作为老一辈湖笔传承人,沈应珍不仅是湖笔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更是“讲诚货真”这一制笔守则的践行者。

  

  湖州少女的制笔路


  虽已年近百岁,但沈应珍精神矍铄,逢人便笑盈盈地。即便到了现在,她仍随身带着一个小铁盒,装着自己专属的制笔工具。“从小我就喜欢看家里人做笔,有时看书看到一半,就跑去看爷爷和阿爸做笔。”沈应珍说,家中老一辈就是做湖笔收购、经商生意的,到曾祖父时开始制作湖笔,爷爷沈瑞龙开了笔庄,自产自销,父亲沈炳祥也在十四五岁时开始学做湖笔。“我们家的湖笔,销往上海周虎臣、杭州邵芝岩等笔店。”说起各个笔店的名字,沈应珍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落。

  耳濡目染下,沈应珍从小就对湖笔制作极有天赋。“我哪道工序都会做、都能做。”沈应珍从10岁开始接触制笔,12岁时正式向母亲学习水盆技艺。水盆是湖笔制作的开端,也是其中最复杂辛苦的一道工序,需要一手拿着角梳,一手攥着脱过脂的毛料在水盆中反复梳洗、逐根挑选,组合成刀片状的刀头毛。由于双手一年四季都要泡在水中,手指大多被泡得浮肿,每到冬天常常冻得通红。但沈应珍不怕吃苦,肯下功夫,她耐着性子将手指在水盆里浸了四五年。

  “有技艺,才能端得住饭碗;技艺超群,这饭碗才能捧牢。”湖笔的每一道大工序都要花上三五年时间学习,沈应珍一直将这句话铭记在心。在学会水盆工序后,沈应珍向祖父和父亲学习择笔,之后又向其他师傅学习结头、装套。湖笔制作工序繁多,一支笔原本需要数人轮番作业方能完成。与普通笔工专攻一两道大工序不同,沈应珍仅凭一人就能完成所有工序。也正是这手绝活儿,被同仁们敬称为“一朵羊毛成支笔”。

  沈应珍的女儿说,曾经一批湖笔,择笔工序做得不好,差点整批返工,沈应珍被请去救急,“她一去,全补救回来了。”


  讲诚货真,坚守匠心


  湖笔以羊毫为主,一来羊全身的毛都可以用来做笔,毛料充足;二来羊毫蓄墨足,弹性好。按毛毫的长短粗细、色泽差异、有锋无锋来分拣,便能适应不同规格、不同部位的笔头需求。

  沈应珍一直记得她与湖笔结缘的场景:她搬着小板凳坐在水盆前,平时温和的父亲严肃地叮嘱着她:“做笔,虽说是为了糊口,但更是为了继承传统。从今以后,你不仅要会做笔,更要守住这门手艺,把它发扬光大。”

  不过,沈应珍的制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抗日战争时期,村庄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制笔原料遭到严重破坏,迫使湖笔停产达3年2个月之久,并有100余家制笔者迁往苏州、上海等地避难。抗战胜利,沈应珍迫不及待地重新摸上了熟悉的羊毛与笔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湖笔文化也找回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沈应珍先后来到善琏湖笔联销处与含山湖笔社(厂),从一名普通笔工成长为了技术骨干。她长期坚守在“搭料”这一关键岗位,也肩负着培养青年工人的重要责任。1987年,沈应珍以66岁的高龄在含山湖笔厂光荣入党。1999年,79岁的沈应珍才“退休”回到家中。

  2005年,沈应珍的两个孙子琢磨着自己开一间湖笔店。她思虑再三,特意叫了孙辈到跟前细细叮嘱:“我给你们把关。湖笔重在真材实料,质量不过关,名声就没了。要记住,心正笔亦正。”说到做到,笔店开业后不久,沈应珍就做起了质量监督员。当时年已八旬的沈应珍架上眼镜,拿起择笔刀,精神劲丝毫不比年轻人差。

  与湖笔相守的日子里,沈应珍把所学所得传授给后辈,诠释着湖笔的精髓与传统。如今,她凑在水盆边的面庞虽然失去了少女时的青葱模样,但眼中的热爱与信念依旧纯粹。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沈应珍 湖笔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