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精准扶贫

扶贫路上绽芳华

——河南省淅川县驻村第一书记群像

2020年09月17日 17:12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在河南省淅川县脱贫攻坚一线,战斗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到岗时间不长,但通透民情、熟悉政策、通晓业务;他们多是“85后”“90后”甚至“95后”,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担当、甘吃苦、乐奉献,在脱贫一线激扬着青春力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驻村第一书记。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他们是帮扶带富的“领头羊”,是贫困群众的贴心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村里就是我的家


从2019年8月起,崔丽平担任淅川县盛湾镇黄庵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庵村更像是崔丽平的家,每逢周末假日,崔丽平的婆婆就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进村探望,年迈的老人甚至还协助扶贫项目开展,为施工人员做饭洗衣。

家人给力,干劲更足。初到黄庵村,崔丽平就将高跟鞋换成了运动鞋,连衣裙换成了牛仔裤,用两天时间走访了85家贫困户,磨破了脚皮、磨烂了裤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来,崔丽平带动68户贫困家庭参与绿色养殖,平均每户年增收5000元。“这个女娃子真有韧劲!刚来时还以为是‘镀镀金’就拍屁股走人,待不了两天。现在她把这儿当自己家,有活儿带头干,有苦自己咽,时时处处为咱乡亲着想!”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合说。


为乡亲带来实在的方便


刚到上集镇关帝村,就听到驻村第一书记彭良镇的感慨,“这儿虽距县城只有二三十里远,但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在泥路上,摔跤、翻车时常发生,甚至很多人都没有进过城。”

如今,走在宽敞畅通的柏油马路上,左手边映入眼帘的是一排蔬菜大棚,右手边飘来阵阵农家乐的饭香,前方是绿水青山……

随着致富路的修通,关帝村搭上了“小康列车”。凭借毗邻县城的地理优势,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彭良镇还创新发展理念,不再局限于往外输送贩卖,而是举办采摘节等系列活动,借助网络媒体宣传和口碑效应,吸引县城及周围百姓在节假日来自助采摘。

“群众利益无小事,当好第一书记,就是要切实为村民谋福利、办实事。哪怕多打一口井、多修一条路,也能为乡亲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彭良镇向记者分享驻村心得。

  

让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


大石桥乡茅坪村地处深山、地薄人稀,是深度贫困村,但走进村里,小桥流水,山上奇石突兀,景色宜人,村民还有养殖传统。2017年,刚转业的李福元被派驻茅坪村担任第一书记。一番调研后,他发现了“商机”——靠山吃山,让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

袖子一撸,说干就干。李福元向亲朋好友筹款,搞起生态养殖,通过土地流转,把农户3000亩山地承包起来,并封山养羊200只、养鸡3000只、养兔1000只;建成两个产业大棚,种植伏牛山石斛1000盘,补起村里产业短板。

扶贫更需扶智。李福元还引导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等,并请技术人员对农户面对面培训、手把手指导,让贫困户学到真本领。

如今在淅川县,有把村民当亲人,设身处地为村民排忧解难的马蹬镇金竹河村第一书记张红俊;有用真情热情将乡村生态优势变成生态红利的毛堂乡洞河村第一书记刘芳;有充分协调各方力量,为村民提供技能培训的马蹬镇邢沟村第一书记魏喆……

脚下沾泥土,心中留真情。目前,淅川县共有245名驻村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主战场,坚守着初心情怀,彰显着责任担当。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第一书记 扶贫 路上 村民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