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不仅是粮食高产——

丰收节里话“变化”

2020年09月24日 09:06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9月22日,秋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丰收”到来的似乎格外不易——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一度打乱了春耕节奏;随着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一些国家限制了粮食出口。国内,长江流域夏播时遇到罕见汛情,东北地区夏伏旱、连续台风侵袭……都让人们对于“丰收”有了别样的期待。

虽然考验接踵而至,但中国的答卷却令人满意——夏粮实现丰收,秋粮“形势乐观”“中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裕”……都在表明,“中国口粮绝对安全,14亿中国人有能力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连日来,全国各地乃至许多单位组织都针对“丰收节”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从那一个个剪影里,您可以窥见,我们庆祝的“丰收”不仅仅是粮食的高产,一系列影响着整个农业发展结构和模式的变化正在显现……

粮食丰收可期

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王家坝镇,2个月前,这里还是“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的蓄洪区。洪水退后,清理退水田地,补种改种成了当地群众的头等大事。

8月下旬,正值水稻抽穗期,也是针对病虫害、稻曲病等防治的关键时期。为支持群众抢救庄稼,阜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指导农民科学补种改种;同时,安排无人机为当地6000余亩稻田提供为期3天的飞防作业。

如今,这些水稻秧苗长势旺盛,预计10月下旬就能成熟收获。

“丰收的背后有着科技进步的力量。”这已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共识。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变化逐渐凸显。

作为植保无人机的制造商,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一组数据:从2020年1月1日至4月30日,仅极飞智能农机自动化春播春管作业面积就达5160万亩,累计投入农业无人机近2.1万架,用精准、智能的无人化农业科技设备,顺利保障了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即便在错落有致的云南梯田上,利用无人机智能播撒系统,延续千年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的山地,迎来智能化生产的巨变。

改变的结果也是明显的———“我国夏粮和早稻都实现了丰收,同期合计比去年增产45亿斤,为全年的粮食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的话给大家吃下一粒定心丸。即便是占全年粮食产量3/4的秋粮,“形势也堪称乐观”。

据介绍,“今年全国秋粮种植面积比去年还会有所增加,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灾害状况,全年粮食生产前景值得期待。”

而且,虽然自然灾害对秋粮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付凌晖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比较充裕,保持粮食稳定供应、满足国内需要是有基础和条件的。

正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所说,“办好今年丰收节,就是要充分展现抗击疫情中‘三农’领域表现的稳健力量,为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振信心、凝聚力量。”

文化搭台彰显文化自信

十二声钟鸣、二十四声鼓响,在位于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的后土祠景区内,祭祀文化仪式的开幕为今年中国丰收节庆典正式拉开序幕。

与过去每年丰收节的主场活动在京举办不同,今年的丰收节主场活动设在山西省运城市。

于康震表示,从今年开始,计划每年把农民丰收节的主场活动都放到不同的地方,“既可以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明的博大精深,又可以烘托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更广大农民群众搭建创业创新的平台和风采展示的舞台。”比如,在运城举办国家层面的庆丰收活动,“不仅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还能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运城,这里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相传“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稷山就位于运城。可见运城农耕文明底蕴深厚。而万荣县的后土祠,相传先后有8位黄帝24次在这里祭祀。

因此,在丰收节期间,除了在后土祠拜祭,运城还将开展黄河故事黄河魂主题展览、黄河流域9省区农耕文化永久性主题展和黄河流域乡村传统艺术作品及非遗产品展示等,一览河东无与伦比的历史神韵、文化风采。

此外,在深厚的农耕文化积淀下,运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探索乡村文化建设新路径,已形成“粮、果、菜、畜、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红枣、芦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被称为山西省的“粮囤子”“果盘子”和“菜篮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现代版的农耕文明。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卢勇认为,“丰收节不仅是庆祝农业丰收,也是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方式实现群众精神和物质双丰收,潜移默化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电商巨头纷纷入场

盘点今年的丰收节活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国内各电商巨头的积极参与,将丰收节的气氛炒到了高点。而网络直播带货的火爆更开拓了各地特色扶贫产品的线上通路,助力一大批产地农产品的品牌提升。

丰收节开幕当天,在拼多多平台上,“江西丰收馆”同步上线,覆盖江西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千款产品入驻,包括上饶红心柚子、安远蜜橘、南昌米粉、九江茶饼、井冈山的菜籽油、鄱阳湖的野生芡实等。

同时,赣州、井冈山、宜春、上饶等11地市还先后把今年丰收的成果,搬进了拼多多的直播间。11地市的第一书记、网红主播、电商达人纷纷化身带货主播,各展神通,边吃播边解说,为江西老乡倾情带货。

仅22日一天,截至下午5点,“江西丰收馆”实现订单量3.7万单,累计售出农(副)产品11.9万斤。另外,在平台资源倾斜的带动下,拼多多平台实现江西省农(副)产品总订单量162万单。

这其实是电商在丰收节期间加紧布局的一个缩影。

再比如,阿里巴巴于2020年8月24日宣布启动为时一个月的丰收购物节,覆盖3万+商家;并将有100万场为家乡带货的淘宝直播上演,覆盖超过1000个农业县域。

不仅是“卖东西”,许多电商巨头还逐步承担起品牌培育和规范行业的责任。

以大闸蟹为例,长期以来,它是阳澄湖大闸蟹的代名词。但事实上,太湖、固城湖、洪泽湖、长荡湖、高邮湖、芜湖、兴化等都是大闸蟹的优质产区。但往往只能在线下渠道低价销售,或者被不良商家拉到苏州冒充阳澄湖大闸蟹,沦为“洗澡蟹”“过水蟹”。

为此,在此次丰收节前不久,首届“长三角大闸蟹云拼节”在上海开幕,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内长三角大闸蟹优质产区联合“拼多多”,共同成立“长三角大闸蟹云拼优品联盟”。

一方面,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制定产业标准,优化养殖模式,完善大闸蟹电商销售标准;另一方面,发起“长三角新蟹农计划”。通过开辟商家入驻绿色通道、产区个性化电商培训以及提供百亿补贴、限时秒杀等流量扶持方式,计划在未来5年内,帮助长三角大闸蟹产区培育100家电商龙头企业、1000家电商商家,并且创造200亿元的线上增量市场。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表示,“大闸蟹联盟”通过产区+平台+科研的多方联动,助推长三角农产品电商上行的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标准化农业协作的积极尝试,希望可以借此塑造出长三角农业协作的典型样本。

“新农人”迎来高速发展期

在9月7日举办的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的直播活动中,袁隆平院士以视频方式寄语年轻农人:“现代农业不是过去的农业,现代农业是个高科技的农业,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都是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农业”。袁隆平院士表示,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

这些“知识青年”有个新的名字,被称为“新农人”。

9月21日,瞭望智库曾发布了一份《2020年新农人调研报告》。报告将新农人定义为:促进和带动农产品上行发展的农业电商人才,主要具备四项技能:一是懂农产品种植技术;二是建立农产品品牌意识;三是拥有基本财务知识;四是懂营销、物流和供应链常识。

被称为“扁豆姑娘”的王黎娜就是其中一员。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银行工作。两年后,却放弃了“金饭碗”,回到上海浦东种起了扁豆。

“当时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要放弃说起来光鲜体面的工作,来做农民?”王黎娜说,“到后来,慢慢地,随着品牌的引入,提升收入,周围的年轻人也愿意加入到农业一线生产中来。”

去年,王黎娜为“红刚青扁豆”成功申请上海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称号,品牌打响了,市场也就开拓了。目前,王黎娜组织成立的扁豆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产业化运作,现有社员4180名。除了主产地泥城镇外,还辐射带动周边上万农户种植青扁豆。最高峰时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年产值达到3.73亿元,在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达70%,在上海市场占有率达97%。

发现没?一个新农人,将带动一大批。为此,许多单位和机构也积极行动起来。

例如,拼多多开设了“多多大学”,通过和高校合作以及自我设计,开设线上、线下课程帮助商家成长。

一系列涉农院校、行业协会乃至政府部门也在协力推动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标准的制定以及培训的开展。

可以预计,在多方的努力下,这样的新农人会越来越多,成为促“丰收”的重要因素。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丰收节 农业 文化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