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博物志 市场 鉴赏 人物 古玩

首页>收藏>资讯

博物馆里过长假

2020年09月24日 10:33  |  作者:付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景德镇窑青花花鸟博古图盖罐

各类展览异彩纷呈

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常态化有序开放的前提下,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在近期分别推出一批颇具特色的重磅展览,力图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假期之间为广大观众讲述精彩的文物故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系统展示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繁荣景象的“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以及“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正在同期举行。这两个专题展览分别从古代陶瓷和乐器的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通过制度、生产、运输、行销、影响等几部分内容,向观众展示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我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繁荣盛景,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深化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并通过长沙窑、越窑、邢窑、巩义窑以及广东地区生产的早期外销瓷器展示,呈现了我国古代在全球瓷器贸易体系中所发挥主导作用;“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展览通过包括新石器时代贾湖骨笛、唐代九霄环佩琴、清代十二律管等代表性乐器,一定程度上系统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其中,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是迄今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之一。这支贾湖骨笛有七孔,表面光滑、制作精良,孔间和上方均有钻孔前刻划取准的记号,证明当时制作骨笛已经经过相当准确的计算。根据同批出土的骨笛测试,音质较好,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可以演奏较为复杂的旋律。

同样着眼于古董艺术品展示的还有上海博物馆。日前,上海博物馆携手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拉开帷幕。据了解,此次展览不仅包括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邱德拔展厅精选的“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168件,还包括来自上海博物馆馆藏与国内9家借展单位的陶瓷、金银器、铜镜等各类文物80件。此外,在这场展览中,还特别将陕西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两件一级文物金银器与1970年代初次在扬州发现的最早唐青花瓷盘等文物,与“黑石号”出水的同类文物在展厅比对展出,以丰富观众对9世纪唐代社会生活与海上贸易的认识。

据了解,“黑石号”是一艘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商船,船上满载着中国唐代制造的各地风物,它是9世纪上半叶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而这场展览也是上海博物馆恢复开放之后,推出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展览。

在湖北博物馆,“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是湖北省博物馆重新开放后第一个大型文物特展,也是助力疫后重振和经济复苏的具体举措。据了解,此次展览精选叶家山、苏家垄、文峰塔等重要曾国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共分“始封江汉”“汉东大国”“左右楚王”和“华章重现”四个单元,呈现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期的曾国青铜文化面貌。

自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被发现后,曾国考古不断取得新进展。2011年以来,随州叶家山、随州文峰塔、枣阳郭家庙、京山苏家垄、随州枣树林等曾国考古发现连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丰富而精美的出土文物,揭示了未为史书所载的曾国700余年的历史。

考古资料表明,曾国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始祖为“南公”,可与齐、晋、鲁等大国并列于《史记》中的“世家”,与文献中的“随国”为一国两名。曾国立国700余年,经历了从王室藩屏到楚国盟友的转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是我国考古发现中世系最完整、时代跨度最长的两周诸侯国,为研究我国先秦青铜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进程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山西博物院“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览,展现了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两岸的早期风貌。其中,“帝尧之都”部分主要展示陶寺遗址出土文物,并以文化相近的临汾下靳墓地和芮城清凉寺墓地文物辅陈。1978年发现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村,年代距今4300-3800年。陶寺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实证陶寺社会完全进入文明时代。“王者圣城”部分主要展示石峁古城文物,并以天峰坪东遗址和碧村遗址文物作为石峁古城文化的重要补充,以芦山峁遗址文物作为连接陶寺和石峁的重要节点。此次展览也是石峁遗址正式发掘以来首次大规模的展出。

    龙泉窑青釉镂空瓶

龙泉窑青釉镂空瓶

互动活动丰富假期

除了异彩纷呈的各类展览活动,在长假期间,各级博物馆还准备了活泼有趣的互动活动以丰富观众的假期生活。

目前,首都博物馆观众预约数量提升至每日2000人,上下午各开放预约1000人。观众均须提前在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进行实名预约,非经预约无法入馆。而在保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首都博物馆将逐步恢复夜场开放,其中包括10月1日的夜场参观活动。由于夜场参观将进行单独预约,观众需要通过首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据了解,夜场开放期间每次预约1000人,并且仅接受个人实名制预约,暂时不接受团队预约。

在天津博物馆,10月1日当天将举办“月圆人团圆”传统月饼制作体验活动。中秋吃月饼的习俗由来已久,月饼在古时也称“小饼”“月团”。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明代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民间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月饼寓意团圆,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等祭月供品。因为月饼是圆形的,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2020年的国庆节正逢中秋,天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将与观众一起做月饼、品月饼,同庆国庆中秋。

长假期间,天津博物馆还将举行“国庆立体手绘制作”活动、“葫芦”金秋一日游学活动等,不仅用手下的画笔、颜料和泥土,动手塑造出观众心中的天安门和自己的卡通形象,还可以畅游葫芦小镇,来体验采摘并手工烙烫一个属于自己的葫芦,体会古人对于传统“福禄”的喜爱。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展览现场

“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展”展览现场

编辑:丁典

关键词:博物馆 展览 中国 文物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