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教育扶贫“勾兑”记

2020年10月09日 14:45  |  作者:权敬  |  来源:慈善公益报
分享到: 

好酒是勾兑出来的,教育也是如此。

“我回去后就把我们学校的管理制度发给你。”来自江苏灌南县的淮河路实验学校校长刘立苏添加了云南大关县悦乐镇第一中学校长万来贵的微信。

“我们学校留守儿童多,德育教育需求很大,我希望能学习一下你们学校这方面的经验。”云南省大关县寿山中学校长郑益罡对江西安远县重石初中副校长钟飞讲到自己的需求,并热切交流起来。

日前,来自江苏省灌南县、安远县,河北省武邑县、云南省大关县和墨江县的40名中小学校长在对教育教学进行着相互“勾兑”。这是“汤沟西部人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扶贫点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培训班”上的一次“东西部学校结对交流活动”。这次培训班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主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扶贫办、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科研部具体指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和港澳培训中心承办,江苏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捐赠支持。

共建、共赢、共发展,结对活动激发了40名校长的热情,“能够找到一个优秀的学校相互学习,真真切切地帮助了我们,这次培训班值了。”

不止这场交流活动,“收获颇丰”“干货满满”是大家伙儿对培训各个环节的反馈。

“拿到课程表,第一眼看到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问题研讨,感觉到课程很接地气,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云南省墨江县那哈乡小学校长李念指着课程表说,“西部有留守儿童,东部有流动儿童。这部分群体,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培训期间,围绕“应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问题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不断转换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40位校长学员分4组,在四位导师的带领下,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结构化研讨。

聚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两个小时的探讨让大家对“留”“流”儿童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最根本的是经济问题。”云南省墨江县团田镇中学校长杨文智提出,“如果本地有企业和产业支撑,大家都能在家乡找到工作,就不用奔波在外了”。发展当地经济,是每个小组对策里的最重要的一条。学员们一致认为:这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处。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是相辅相成的……

“云南大关县、墨江县,江西安远县、河北武邑县,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定点扶贫县,这几年,基金会一直在支持校(院)的教育扶贫工作。”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汪文斌在开班仪式上讲到,“教育扶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江苏是发达地区,教育相对先进,这次培训,除了给校长们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还会让东西部地区的校长加强交流,结对互助,切实提升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该培训班根据各地校长需求,理论实践相结合,有新思想和新政策解读,有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有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同时针对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出现的留守、流动等特殊儿童问题,师生心理问题等进行交流探讨;组织学员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史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及进行校长领导力提升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自我培养和提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室主任龚维斌认为:“东西互助结对,留守老师和留守儿童相伴相守,保障儿童安全,帮助儿童成长,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做法。而教师尤其是校长,是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教育扶贫、乡村振兴有持久的效应。”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教育 校长 扶贫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