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山水相融 生态富民

——云南省大理州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见闻

2020年10月10日 15:18  |  作者:王小川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仲秋时节,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又进入色彩斑斓、果实累累的收获季。大理,这个因“风花雪月”而闻名的城市,如今山乡之间弥漫着脱贫奔小康的喜悦,一处处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甩掉贫困帽、走向致富路的场景令人感奋与欣喜,一幅生机勃勃又充满希望的脱贫攻坚“大理答卷”展现于眼前。

  

生态廊道“扮靓”洱海


“洱海清,大理兴”。洱海作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的母亲湖,是大理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大理发展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大理市启动实施了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在努力把生态廊道打造成为大理最亮丽名片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遗产”。

在大理市下关镇阳南溪至大理镇才村码头之间,一道总长为129公里的洱海生态廊道正在“孕育”,道路依山傍水,满眼葱郁。

“洱海生态廊道也可以叫‘生态监测廊道’,因为它的建设加强了我们对洱海的各项监测管理,形成洱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道物理屏障。”洱海生态廊道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熊英力介绍,依托保护洱海这条主线,大理市建立了洱海截污治污五大体系。

据介绍,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总长为156.08公里,湿地试验地将建设5个带有湿地修复科研功能的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研究试验地、洱海湖泊水生态系统综合研究试验地、洱海入湖河口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试验地、洱海土著水生动物繁育恢复试验场、洱海水生植物苗圃试验地。

“以前是‘人进湖退’,现在是‘湖进人退’,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熊英力表示,遵循“既要保护也要开发”的原则,生态廊道涵盖了生态保护、旅游康养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希望人们能够多来看看这里的发展和变化。

据悉,生态廊道建成后,能够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鲜花丛中种出“钱景”


苍山洱海之间,有片一望无边的花海,这是大理市的热门“网红打卡点”之一——花语牧场。在这片花海,各色花卉绽放正艳,吸引众多游客打卡观光;完善的面源污染治理系统正成为洱海生态屏障;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效益日渐显现,村民依托旅游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花语牧场位于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几年前,村里的乡亲们还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据仁里邑村党总支书记李必荣介绍,过去村子主要种植玉米,收入并不高。

痛定思痛,仁里邑村决定找一条既符合生态要求、又能带动村民致富的路子。依托风景,引进资金,由卖玉米到卖“风景”的想法逐渐成熟。

如今,花语牧场总占地面积358亩,规划涉及花语中央园区、马道草坪区、亲亲牧场区等多个区域,同时开发了下午茶、鲜花饼制作、陶艺玩泥巴、洱海骑行、种花体验以及骑马赏花、水果采摘等体验项目。

“过去村子从没享受到旅游红利,现在村民富了、村庄美了,大家的文明程度都日渐提高了。”李必荣笑言。据悉,花语牧场项目围绕洱海保护,以营造生态观光农业园区为目标,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将观光旅游和面源污染治理作为落脚点,实现了清水入湖补给、污水循环利用、面源污染治理和洱海保护的目的,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结合大理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花语牧场立足洱海保护实际,结合“山水田园、自然和谐、休闲农业、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目前已建成集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传承白族农耕文化,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游相结合的旅游项目。

  

石榴红了农民笑了


“今年石榴收获了,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两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也有保障了。”记者来到大理市双廊镇五星村时,建档立卡贫困户杨俊正在自家的石榴地里忙着采摘销往外地的石榴。曾经因为家里劳动力不足,杨俊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在周边村组打些零工,生活难以保障。

2015年10月,五星村党总支为了发展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组织几名村干部到河南咸阳考察软籽石榴,经过多方咨询考察,于2016年引进了突尼斯软籽石榴,由村中党员带头示范种植。截至目前,共122户村民种植了1300余亩石榴,其中有44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挂果的就有500余亩,预计收入750余万元。

“过去种苞谷,一年也收不了几个钱,如今村里有了特色产业,大家伙儿的干劲儿更足了!”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驻双廊镇五星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郝天民说。

据悉,为了提高村民种植石榴的积极性,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政府对种植石榴的贫困户每亩给予300元补贴。2019年五星村还帮助种植户开通了网络电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拓展销路,将五星村的石榴卖出去,村民的钱袋子愈发鼓起来。

“下一步,我们将用品牌引领石榴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石榴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郝天民表示,五星村将做大做强石榴产业,将其打造成为村庄名片,种出村民的“致富果”。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洱海 生态 石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