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写在第31个国际减灾日之际

2020年10月13日 20:18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写在第31个国际减灾日之际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刘夏村

13日上午,一场地震灾害救援实战训练正在重庆紧张进行,来自重庆、四川等地的16支专业队400余人,利用破拆、支护等专业救援工具,轮流进行了模拟建筑物倒塌人员搜救、竖井内被困人员解救等科目训练。

当天是第31个国际减灾日。这场地震灾害救援实战训练是应急管理部首次专门组织危险化学品、矿山、隧道等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跨省市、跨专业联合救援实战训练,生动体现了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加强灾害治理能力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期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灾害风险防治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加快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我国救灾减灾体制优势不断彰显。2018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新体制下,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有效发挥,各有关部门专业优势充分体现。

今年夏天,我国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

大江大河大湖发生18次编号洪水,多条江河同时发生流域性洪水,长江上游发生特大洪水,先后有751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洪水……

面对复杂严峻汛情,应急管理部门每日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提前预置救援力量;

中国气象局及时滚动提供雨情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利部密切盯紧洪水动向,自然资源部加强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

各地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强化人员转移避险,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得益于新的防汛体制优势和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全国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为近年来最多,防汛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要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将防灾减灾救灾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基层应急指挥体系,基层应急能力持续增强。

河北省积极指导基层实行常态化、制度化隐患排查,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山西在全省组织开展专家技术服务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和应急救援技能专题讲座……

应急管理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累计接收自然灾害灾情8.2万条,较近5年均值增加23.4%,灾情报送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要坚持源头预防,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科学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在四川成都市,当地运用“旅游文化+防灾减灾”的理念,打造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减灾文化产品,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科学防灾减灾意识;

在山东青岛市,当地在市民中开展“第一响应人”培训,就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应急救护知识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到2019年底,青岛市已有8万人参加“第一响应人”培训,有效提高了应急救护知识在群众中的普及率。

应急管理部日前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前三季度受灾人次下降11.8%,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40.1%,倒塌房屋数量下降61.2%。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将启。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也是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向未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着力提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坚持群防群治,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加强统筹协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王亦凡

关键词:应急 减灾 灾害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