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政策解读 时评 人物 三同 典型案例

首页>扶贫>资讯

"四精准四协同"护航贫困人口走好脱贫致富就业路

东莞:助昭通贫困劳动力9.48万人就业

2020年10月14日 14:36  |  来源:上海慈善网
分享到: 

图像

大岭山为昭通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  

一份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解决生存问题的起点。在脱贫致富路上,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是解决当前困苦的“钥匙”,亦或成为致富的“敲门砖”。东莞根据昭通实际,一方面大力引导当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同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尤其是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全面的职业教育,为当地劳动力(尤其是贫困人口)得到持续的收入增加更多保障,开启生活的更多“可能”和“希望”。

记者了解到,2015年末,昭通市贫困人口尚有111.9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1.5%,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东莞对口扶贫昭通以来,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昭通市剩余贫困人口由2015年末的111万余人,下降至2019年末的18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由21.5%下降至4%左右。累计帮助昭通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48万人,其中转移到广东省2.84万人,帮助省内就近就业4.9万人,到其他地区就业1.7万人,输出规模在全国位于前列,相关就业帮扶、劳务输出等做法起了关键作用。

图像

昭通学生到东莞参加职业教育。  

助七成劳动力出省就业

威信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口达10万余人,大部分分布在广东、江浙、长三角地区。

“威信县以山地为主,产业缺乏,发展缓慢,整个县(的人)基本务农。除务农和在附近就业外,另外约70%的劳动力需要外出就业。”负责威信县劳务输出常驻大岭山的杨永平主任介绍,通过近年来的劳务输出,大家的收入有了稳定持续的来源,对脱贫来说,成效非常明显。目前,县人均年收入已从2017年的3500元提高到了约6000元。

今年迄今,从威信输出劳动力达14趟专列共24000多人,分散到珠三角就业的有4500多人,在大岭山工作的大概560人左右,月工资普遍在4000~5500元之间,普工占据了绝大多数。杨永平表示,他们的工作不仅是带劳动力出来就业,还要做他们就医、换岗、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工作。

2016年以来,威信县累计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3889人次。其中,2018年省外转移就业18962人(含有序组织到东莞就业2348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1446人,县内转移就业8350人,共转移就业28758人,占全县建档立卡劳动力36594人的78.6%;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379人次;发放稳岗补贴380人38万元、交通补助18986人936.31万元、就业补助6065人181.95万元。

为激励建档立卡劳动力外出稳定务工,东莞-昭通还对外出务工人员分地区发放交通补贴,实现“能输出,能稳住”,充分发挥劳务输出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带动农村贫困劳动力积极通过务工增收摆脱贫困。

记者还从东莞驻昭通扶贫干部那里了解到,去年,巧家县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4974人,其中,帮助贫困劳动力到广东省就业961人,贫困劳动力在省内就业18093人,到其他省市区贫困劳动力就业5920人。截止目前,镇雄县已转移就业劳动力66.7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77.83万人的85.8%,其中卡户劳动力转移就业26.5万人,占卡户劳动力总数30.2万人的87.7%。

东莞驻巧家相关挂职干部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出现了回流,全县共有务工返乡回流人员1724人(卡户1061人),原因包括企业停工、企业裁员、自主返乡等。目前,已组织1412名(包括卡户915人)到安徽、浙江、昆明、福建等地实现稳定就业。

需要帮助外出就业的人——中老年居多,普遍文化层次偏低,其中文盲不在少数,有人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对外面(诸如环境、天气、生活方式等)非常不适应;还有就是工作带来的管束,使他们失去了作为农民的“自主”和“自由”。同时,由于外出务工者年龄偏大,很多工作适应不了,工作一段时间后,换岗的需求比较多。总体来说,最终有60%的人能留下继续工作。杨永平告诉记者,他们的医疗费用可报销90%左右,需要帮他们就医和报销。

图像

鲁甸易地搬迁居民在当地就业。  

“四精准四协同”护航就业路

除了在医疗、交通、转岗换岗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着力健全输出组织保障。通过推进对接机制协同、开展就业培训、落地精服务协同等方面,精细化推进劳务输出,全力保障劳动力就业。记者了解到,东莞-昭通突出做好劳务输出,扎实输出了一批贫困劳动力,将劳务输出作为工作重点,打造形成了“四精准四协同”模式,在2018年7月4日召开的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会上,被作为经验推广。

记者了解到,2017年开始,东莞就对昭通6县区每个县区都安排了4~7个镇街的人力资源部门结对,对其进行劳务输出方面的帮扶。定期通报岗位信息,3年多来累计提供岗位信息47万多条。制定实施稳岗补贴和交通补贴激励政策,3年共投入6687.2万元对稳定就业3个月、6个月以上的贫困人口给予一定奖励。着力加强组织化输出程度。推进动员精准、接收协同,推动昭通建立了一支数千人的劳务输出村级联络员队伍,反复上门动员,对接岗位信息和组织输送工作。

积极开展就业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262期,培训贫困群众21444人次。有序组织输送到企业务工,协同昭通派出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做好路程陪同、协调和相关保障安排工作。着力调动市场力量参与。推进发动精准、市场协同,积极组织大型用工企业、劳务中介等市场主体参与,先后组织了120多家中介服务公司、大中型企业赴昭通举办招聘活动,动员东莞市劳务派遣行业协会部分企业投资1000万元,在昭通设立昭通莞企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和县区办事机构,协助开展贫困人口招聘工作。

着力做好权益保障服务。推进落地精准、服务协同,帮助昭通在东莞建立了9个劳务服务站,配合30多名长期驻扎人员,全力做好维权服务、联络管理等工作,为群众解决环境变化下的心理、饮食等工作生活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对残疾、失聪等一些特殊情况的贫困人口,发动事业单位、企业、公益机构等专门开发设立相应岗位。

“这些工作都很细碎、繁杂,压力也很大,看到乡亲们有了工作,能坚持稳定下来,我们才能舒缓一口气。”负责劳务输出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希望本地产业慢慢发展起来,这样大家的分红会上去,能带动的周边产业发展,还尽可能多地吸纳本地劳动力。

图像

华坚集团在昭通的鞋厂。  

“授人以渔”隔断贫困“代际传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东莞驻昭阳区扶贫干部邓炳炎介绍,以就业为导向,点对点开展岗前培训,利用帮扶资金专项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1667人、致富带头人100名,辐射周边群众,提升产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帮扶702名贫困学生到广东职业院校上学,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记者了解到,昭通每年新增初中毕业生9万余人,有一半左右无法升入高一级学校,多数流入社会,就业和收入也普遍不理想。职业教育对于山区未能晋升到高中阶段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结合昭通实际,立足于阻止新生贫困、隔断贫困代际传递,东莞积极探索通过职业教育的渠道,将昭通贫困青年劳动力输送到东莞,推动其实现技能提升、稳步就业和家庭脱贫。经过协商,两市商定2017~2020年以“0+3”模式,即由东莞公办职业学校招收昭通户籍初中毕业生,在东莞市免费就读3年,毕业后推荐在当地就业。

东莞市财政3年多来累计投入1.93亿元,用于支持来莞就读的昭通籍学生读书,免除了昭通学生的住宿费和书本费,按每生每年12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等生活补助,对贫困生还提供2000元每年的助学金。两市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也做了大量工作,为昭通学生提供周末餐食、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等,减轻昭通学生在莞学习经济负担。

3年多来,先后招收3批次昭通籍学生4161人,其中贫困生3308人,是云南省历年来招生规模最大的教育帮扶行动,有效促进了农村青年加快转化为城市人口和产业工人,有效从根源上阻止了新生贫困,隔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此外,还发动了清溪镇中德教育集团等民办中职学校在昭通镇雄县招生,3年共招收298名学生入读,其中贫困生287名。2018年12月13日,云南省领导带领云南省党政代表团来莞考察对接扶贫协作工作,在东莞市轻工业学校考察慰问了在莞就读的昭通籍学生,详细了解了学生们在莞学习、生活情况,对两市职业教育协作予以了高度肯定。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贫困 昭通 劳动力 东莞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