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聚焦

河北井陉县勤补环境欠账、活跃生态经济,成就“两山”创新基地

好生态变成富民的“金饭碗”

2020年10月21日 15:11  |  作者:张铭贤  |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 

河北省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冀晋交界地带,“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石家庄市唯一的纯山区县。

在“环境质量基础较差,区位优势不足”的背景下,井陉县坚决摒弃“靠山吃山”的路径依赖,坚决偿还旧账,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再披绿装;铁腕治污染,“一黑一白”两大传统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新动能,依托山水资源建设绿色能源基地;倾全县之力打通“太行天路”,养在深山的27个传统古村落“串珠成线”,绿水青山成了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近日,井陉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这是河北省继塞罕坝林场之后,首个整县创建“两山” 实践创新基地成功案例。

修复生态,昔日矿山荒山再披绿装

“开采矿山虽然能挣钱,但山毁了、田荒了,环境变差了。”井陉县孙庄乡张增锁是当地一名矿山老板。5年前,借着井陉县大力整合矿山的契机,他毅然放弃了开矿,转型利用废弃的矿地和山岗荒坡、拉土造地开垦梯田搞起了农业种植。

如今,张增锁的合作社拥有近千亩种植面积,周边的矿山和田地重新焕发生机,四季可采摘的生态庄园吸引了游客来观光旅游。

张增锁的转型正是井陉县推进矿山整合、开展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

井陉县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靠山吃山”形成了建材和钙镁两大主导产业,顶峰时期全县有大小采矿企业500多家。然而,由于矿山布局分散,开采方式简单,管理理念落后,无主矿山无人修复,致使荒山遍布、满目疮痍。

坚决补上环境欠账,井陉县委、县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痛下决心开展矿山整合、修复。通过拍卖矿权筹集资金15亿元,将46家持证矿山重组出让,整合为6个采矿权,坚持高标准开采、高水平治理,减少污染;同时,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修复模式,对221处矿山迹地进行生态修复,预计2021年底可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届时,不仅可以彻底补齐几十年的环境欠账,还可以盘活建设用地5945亩、农业用地3267亩、新增绿地1.1万亩。

井陉县委、县政府还以太行山绿化工程为总抓手,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增绿行动,全县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递增,2019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9.42%,今年将超过60%,“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格局正在形成。

改善环境,“一白一黑”产业绿色发展

井陉县有“一白一黑”两大支柱产业,“一白”指的是钙镁产业,“一黑”是煤炭产业,两大传统产业税收占到了全县财政收入的1/2。两大传统产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为解决传统产业环境污染问题,井陉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严格产能控制、硬化退出机制、突出行业引领、带动脱胎换骨”的发展思路,编制实施钙镁行业综合整治提升方案、碳酸钙产业转型升级十年发展规划等,县财政拿出奖补资金1亿元,企业自筹3.5亿元,将全县52家碳酸钙企业整合压减为18家,形成“两园四区”产业集聚区;保留企业全部实现绿色能源替代,推进清洁生产,9家企业跻身“中国轻质碳酸钙20强”,8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治理,井陉县钙镁产业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875吨、氮氧化物排放1261吨,环境效益明显。”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井陉县分局副局长刘国建介绍说,全县钙镁产业通过绿色转型,在产能减半的情况下,经济效益不降反升,年增加纳税1.1亿元,纳税额同比增长51%,实现了“强筋壮骨”。

井陉县是“晋煤东运”的通道,多年来形成的500多家煤场、洗煤厂遍布全县,“黑色”煤灰勾画出了一条条运煤通道,也成了沿途老百姓的“心肺之患”。

“井陉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一黑’产业转型,将500多家煤场、26家洗煤厂全部取缔,转型建设高品质、大运量、环保型物流园。同时,煤炭运输从公路运输转型为公路铁路多式联运方式,减少交通运输污染。”刘国建介绍说,通过推进煤炭运输产业“公转铁”和建设大型物流园,到今年底,井陉县物流总规模将达到1430万吨,总产值将实现63亿元,同时可年减少过境货车35.75万辆车。

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同时,井陉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持续改善。监测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井陉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8.85下降到6.81,PM2.5平均浓度由7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64微克/立方米。特别是在2018年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中,井陉县在全国81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排名第三,在河北省47个生态功能区县中排名第一。

打通“天路”,绿水青山变成富民金山银山

如何把“好生态”变成“金饭碗”,井陉县以“路”破题,把好山好水好景色“串珠成线”,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山里与山外通道的贯通,绿水青山正一步步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初秋的太行山层林尽染,开车行走在井陉“太行天路”上,群山、密林、村落、梯田尽收眼底,古村古韵、山川景色和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但曾经,因为山道崎岖坎坷,纵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的金字招牌,游客依然望路止步,村民只能守着金山银山过着穷日子。

“对山区来说,路就是生命。”井陉县大梁江村党支部书记梁瑞锁说,大梁江村享有诸多荣誉,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被人们称为河北的“乔家大院”,可以说是名声在外。但由于地处深山,交通闭塞、通信不畅、基础设施落后,再好的风景也只能“藏在深山无人识”。

修一条旅游路,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把“好生态”变成富民的“金饭碗”,井陉县委、县政府果断决定,倾全县之力在崇山峻岭间修建“太行天路”,将全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串起来。

如今,这条“太行天路”宛如游动的巨龙,翻山越岭穿行在太行山中,贯穿了井陉县微水镇、秀林镇、南障城镇、天长镇、于家乡、南王庄乡6个乡镇,串起了沿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27个村庄和多个革命历史遗迹、旅游景点,形成了60余公里的旅游循环路,与沿线的井石快速路驿站、南良都驿站等6家驿站,共同形成了一条美丽的“太行画廊”。

“太行天路”的贯通,为大梁江村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契机。“现在一个周末就有三四千名游客,这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梁瑞锁兴奋地说,老百姓都在自家门口做起了生意,之前“运不出去”的土特产现在都成了“香饽饽”,村民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了,大家的精气神都提起来了。

据统计,随着“太行天路”的贯通,激活了井陉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仅2019年国庆期间,“太行天路”就为井陉县带来游客4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9500元提高到了2019年的1.45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如今,“二百里山水井陉,三千年文化长廊”成了井陉响当当的名片,仙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藏龙山成为省级连翘森林公园,吕家、梨岩两个村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天蓝、地绿、水秀的井陉,坚守生态底线、打造生态景观、活跃生态经济、实现生态富民,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编辑:秦云

关键词:好生态 金饭碗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