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三农人物

周东红:从“编外学徒”到“大国工匠”

2020年10月21日 16:48  |  作者:胡方玉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周东红:从“编外学徒”到“大国工匠”

在生产一线的周东红。 资料图


生长在安徽省泾县的周东红,是一位制造宣纸的捞纸工人。参加工作30多年,他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最美职工”“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等数不胜数的荣誉称号。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以青檀树皮、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的宣纸,最早在唐代典籍中便有所记载。它的诞生既离不开大自然的馈赠,也离不开一代代泾县人的传承与创造。2006年,宣纸制作技艺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宣纸的历史与意义,入行前的周东红并不十分清楚。年轻时的他,只知道造宣纸是一门上街买菜会被人高看一眼的体面手艺。

  

从“编外学徒”到正式入行


1982年7月,周东红因贫困而辍学。因父亲听力不好,作为家里最大的男孩,周东红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所有的农活我都会干。”周东红说。

除了农活,周东红还有一手捉鱼摸虾的本事。每到夏天,他就在家门口的青弋江中结网下笼:“经常从傍晚忙到凌晨,运气好的话,一次能捕到上百斤。”

“还是学一门手艺吧!”母亲提出了新的建议。

于是,1985年夏天,舅舅领着周东红逐个观摩小岭村的宣纸厂车间:晒纸车间,50多摄氏度的高温;剪纸车间,全是女工……待到捞纸车间时,看到两名工人站在水槽边摆动着竹帘,周东红拿定了主意:“这个好!凉快!我就学捞纸吧!”

他每天清晨上岗,跟着师傅学艺,傍晚才下班。由于长时间在水里作业,一周后,他双手开始起水泡,指缝里全是红点子。

在母亲的鼓励下,在被终止学习之前,周东红掌握了“捞纸”的基本技术。

为什么会被“终止学习”呢?

原来,在当时的泾县,想学造纸的年轻人很多,进入纸厂当正式学徒的机会却很少。于是,大量的“编外学徒”出现了:这些年轻人自己花钱直接找厂里的师傅学艺。

占用纸槽和师傅的时间,“编外学徒”对厂里产量的影响逐渐显现。一段时间之后,厂里终于对这些编外人员下了逐“徒”令。

恰在此时,县里的国营宣纸厂招收学徒工,给了周东红正式入行的机会。

1986年2月,大清早的丁家桥村乍暖还寒。19岁的周东红收拾停当,准备前往30多公里之外的泾县宣纸厂(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母亲为周东红准备了一套体面的衣服,一顿丰盛的早饭。而周东红自己则将家里的那辆“二八”自行车擦了又擦。

对于这座国营宣纸厂,周东红有些印象——厂里人买过他捕捞的鱼虾,每次成交量都不小。这一细节丰富着周东红的向往,他想:“如果能到这里上班,应该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约莫三小时后,周东红抵达了厂子所在的乌溪村。在生产科科长的安排下,周东红来到了边长2米左右的水池面前。

这就是制作宣纸的纸槽。

入水,弯腰,出水……周东红展示着宣纸制法中“捞纸”环节的基本功。一番操作之后,科长留给他一句话:课法还行,回去等消息吧。

这场简短的面试,成为周东红人生的重要转折。一个星期之后,他等到了自己期待的消息,成了泾县宣纸厂的工人。

  

捞纸不但“累”,更是“难”


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周东红傻眼了:首月干的活远远没完成任务——量是够了,但成品率极低。

这时他才明白,捞纸不但是“累”,更是“难”。

难在哪里?

简而言之,捞纸需要两个工人站在纸槽外,用竹帘从纸槽中捞出纸浆,待纸膜成形后揭下来码放好。不过,每捞一张纸,纸槽中的浆料变少,纸浆浓度随之降低,浆料沉淀的位置发生变化,捞出纸的分量却不能变。这就要靠掌帘人带动抬帘人,不断更换捞纸姿势。

“每捞一张宣纸,姿势都有细微的变化,是掌帘的精髓。”周东红说。

宣纸有100多种,意味着捞纸工要熟悉100多种水浆动态,练就100多种精密手感。

怎么办?

1986年5月,连续两个月没有完成任务的周东红,站在了师傅沈洁明的身旁。“捞纸,关键看你自己怎么学。”沈师傅擅长掌帘,是厂里有名的技术骨干。

每天凌晨两点,周东红就来到捞纸车间,做好准备工作,候着师傅上班。他为师傅抬帘,偶尔也换位实践要领。

寒来暑往,周东红同时学会了纸帘维修等技术。为了提高产品合格率,他不断延长着工作时间,“床头要放两个闹钟才能把自己叫醒”。

长时间泡在纸浆中的双手,也持续不断地考验着他的学艺决心:“春冬季,手上长满冻疮;夏秋季,双手整层整层地脱皮,只能靠涂抹药膏缓解疼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东红的捞纸技术日益提高。1988年3月的一天,师傅看着他捞出来的产品,说出了一句他期盼已久的话:可以了!

  

从生产能手到“大国工匠”


当年8月,周东红正式出师。换句话说,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他完成了大部分人三年都难以达到的成果。

1989年初,周东红获得了厂里颁发的“生产能手”奖状。第一次得到荣誉,让周东红感觉“十分美好”。两年后,这份美好得到延伸:1991年,他与妻子张晓霞结婚。

成家更加鼓足了周东红对工作的热情,他每天下午六点多回家,凌晨便上班去了。“我们那时是半夜夫妻。”张晓霞这样笑称。

在同事眼中,周东红是一个特别专注的人:工作中的他,从不带手机到车间,神情也总是高度集中,不让外来干扰影响到自己捞纸的状态。

潜心工作的周东红技术越来越好,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

1993年,厂里接到一份特殊订单:制作失传已久的“扎花”宣纸。这种超薄宣纸的成品每刀只有2斤8两,不到正常规格的一半,制作难度极大。在厂里多人试捞失败的情况下,周东红不顾身体抱恙,投入试制。

“上班的时候他心里想的是纸,下班时去医院吊水,心思还在纸上。”张晓霞回忆说,医院里的周东红一只手插着输液针,另一只手还捧着关于“扎花”的资料。

终于,一个夜晚,薄如蝉翼的“扎花”在周东红手中重现于世。

“扎花”的复现,奠定了周东红技术专精的工作特色。在人才济济的泾县宣纸厂,他几乎年年都是先进。

荣誉渐渐从厂内走到了厂外。2007年,周东红荣获宣城市第二届“杰出职工”称号。2009至2015年,周东红先后获评县级劳动模范、省级劳动模范与全国劳动模范,并成为央视报道的首批“大国工匠”之一。

继续活跃在生产一线,“传承”正成为周东红工作中的关键词。30多年的时间里,他带了30多名徒弟,培养出了一批先进工作者、工艺美术师和捞纸技艺传承人。

“天天和同事一起捞纸、吃饭、探讨捞纸技术,是一种快乐。”周东红说。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周东红 宣纸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