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委员讲坛

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改变“跟跑”思路 多方面促进国产医药创新

2020年10月23日 17:2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杨岚) “通常一个新药需要从5000至10000个化合物中筛选出来,从立项到上市大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上市后的新药只有三分之一能够产生较好的市场效益。制药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产业。”10月23日,由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的一席话引起委员、专家热议。

微信图片_20201023172527

会议现场。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贾宁 摄

近年来,医药领域创新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新药创制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生物制药等具有高回报率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保护知识产权等多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微信图片_20201023172020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河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花亚伟讲话。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贾宁 摄

“但是我国4400多家制药企业,近一半年销售收入不到5000万元,前10强企业仅占中国市场10%的份额,受限于产业发展基础,企业自身投入的研发资金一般不足销售收入的3%。”花亚伟认为,在医药创新环境向好的同时,仍然存在政府对医药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医药企业对创新的认知不够,“仿制”“跟跑”思路盛行;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过低,新药研发能力不足;高效的产学研体系还没有形成;医药科技服务平台仍待提质增效;临床研究能力暂未满足需求等问题。“拿肿瘤药物举例,目前抗肿瘤药物仍然是化药占主体(51%),在新药创制上仍然是‘跟跑’为主,主要集中在抗体药物和靶点药物领域。”花亚伟说。

对此,花亚伟建议在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为医药企业创新提供一系列的税收减免政策、自主创新药物研发的科技立项资金支持以及其他财政补贴和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优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快新药临床应用步伐,及时调整医保纳入目录和集中采购;继续鼓励对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特别是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药品注册申请可列入优先审评审批范围,以缩短特需药品上市时间。

“目前我国进入临床研究的创新药物多为国外已知靶点和先导化合物的跟踪性创新药物,且同质化重复研发导致‘多、小、散’现象。”在国产创新药企业发展方面,花亚伟建议,建立多元的研发资本投入机制,成立新药创制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医药研发保险、医药研发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服务;建立由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建立众筹合作平台;加大生物医药基础性和应用转化研究,重点提升新药创制的源头供给能力,突破新药创制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药物创新体系;加强本土人才队伍的培养,支持企业与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合作;优化医药科技服务平台服务和加强临床研究能力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鼓励医药企业在首仿药、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靶向药物等制剂产品加大研发力度。

编辑:杨岚

关键词:医药 创新 新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