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25.7万尾珍稀鱼类放归金沙江

大规格子二代长江鲟放流规模刷新历史纪录

2020年10月24日 18:44  |  作者:王菡娟 朱静霞 刘雪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0月24日电(王菡娟 朱静霞 刘雪清)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10月24日,在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附近的码头旁,25.7万尾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被放归金沙江,进一步补充了鱼类野生资源,促进了鱼类自然种群恢复和壮大。其中放流4万尾大规格子二代长江鲟,放流规模为国内最大,意味着长江鲟的全人工繁育技术已日臻成熟。

7

本次放流活动,由三峡集团和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宜宾市政府参与放流。共放流长江鲟、胭脂鱼、长薄鳅、厚颌鲂、岩原鲤、圆口铜鱼等6种鱼类,是三峡集团所属中华鲟研究所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自2008年放流首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后,连续实施的第26次放流活动。

“本次放流,是三峡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三峡集团向家坝与溪洛渡工程建设部主任王毅华说。

据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介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鲟,是本次放流的重点对象之一。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各大支流。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长江鲟自然种群资源规模不断缩小,已无法自我维持,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极危级保护物种,成为长江鱼类资源保护的旗舰物种。

实现长江鲟的大规模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是恢复长江鲟野生资源数量、重建长江鲟自然种群的主要手段。

2011年起,三峡集团开始对长江鲟全人工繁殖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技术攻关,成功掌握了长江鲟亲鱼性腺发育人工诱导技术、长江鲟性别鉴定技术等,长江鲟人工种群梯队日益完善,为种群复壮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年,三峡集团成功孵化长江鲟仔鱼5万余尾,突破了长江鲟自主全人工繁殖技术,可实现自主规模化放流。

“这次放流,我们将对2019年繁殖的35尾长江鲟进行声呐标记,然后在宜宾至重庆江段展开放流追踪,监测它们的洄游迁移规律。”中华鲟研究所姜伟博士说,“同时,结合环境DNA技术,我们将进一步确定长江鲟分布范围,为评估长江鲟栖息地生境,以及开展生境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多年来,三峡集团在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运行过程中,全面落实生态环保措施,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力量,通过设立增殖放流站、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等方式,持续开展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种群建设、繁育技术攻关、增殖放流等保护工作,目前已掌握中华鲟、长江鲟、圆口铜鱼、齐口裂腹鱼等10余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并放流鱼类数百万尾。

为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三峡集团还连续多年开展长江干流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人工鱼巢建设、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等工作,通过提高下泄水温、制造人造洪峰、布设产卵基质等多种方式,有效促进长江渔业资源恢复。

据悉,下一步,三峡集团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科技攻关与成果运用,不断扩大金沙江珍稀鱼类资源保护成果,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王亦凡

关键词:长江 鱼类 放流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