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聚焦

台湾光复75周年前夕,台湾画家、抗日烈士后人罗秋昭发忧思:无视“光复节”,台湾会回到“皇民化”时代

2020年10月26日 15:25  |  作者:本报记者 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WechatIMG15

在罗秋昭看来,只有建立历史真相与现实的联结,永续过去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牺牲的烈士精神,以这种形式庆祝台湾光复,才是最有意义的。 (受访者供图)


WX20201026-152420@2x


罗秋昭在祖父遗物中,发现罗福星烈士1911年冬至写下的诗句。

    ■历史不该抹去光复日这一页

    “小时候,每年光复节是我最期待的日子。人们拿着火把、提着灯笼,一面游行、一面唱歌,学校还会举办演讲比赛、作文比赛,共庆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天在台湾是一个无比荣耀的时刻。”对比如今光复节被民进党当局刻意取消,曾经的荣耀变成冷清和被压抑,台湾知名画家、赴台抗日烈士罗福星的孙女罗秋昭心情“很复杂也很难过”。

    “一个民族需要一些重要的节庆节点,来共同回望、唤起和凝聚民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自豪。但遗憾的是,现在在台湾,这种民族认同和自豪感被岛内当局刻意消弭打压,更让人痛心的是,一群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人,居然歌颂日本是台湾现代化的推手,完全忘记了日本对台湾血腥野蛮的殖民史。”谈起岛内当局为一党之私而对台湾历史不负责任的篡改和引导,罗秋昭很痛心。

    李登辉主政(1988年)之前,10月25日光复节一直是台湾每年必须隆重庆祝的节日;陈水扁担任台北市长期间,开始拒绝使用“光复”字眼,而改用日本使用的“终战”概念,使得台湾废省、光复节以及光复纪念活动,在岛内“聊胜于无”。

    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光复节被彻底取消,没有了法定休假。在“文化台独”以及“去中国化”的驱动之下,“台独”分离势力希望抹去对台湾光复的记忆。事实上,民进党的相关举措,在相当程度上也已经产生了忘却历史记忆的效果。

    “这些抱持‘奴才史观’、失去民族精神的人,企图在文化、教育和思想领域割断台湾人民的两岸历史连结记忆,误导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国族认同,都应受到两岸同胞唾弃。”谈到民进党上台后,不顾历史真相,将“台独”历史观充斥到台湾中学历史课纲中,罗秋昭十分愤怒和忧心。

    在罗秋昭看来,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不仅是给予一个人智识,而且是帮助一个人建立文化认同和历史认同的一个媒介,“现在台湾给予青少年的史观教育,会让这代青少年因为不知道或错误的认知自己从哪来,而不清晰自己会走向何方。一方土地的民众如果对于这方土地没有一个同心圆的共同未来愿景,把他们只能停留在‘小确幸’‘小我世界’,其实并不利于个体和这方土地的发展。”

    从台湾教育大学退休前,罗秋昭长期致力于台湾青年的华文教育,目前虽然退休了,除了作画,依然关心海外的华文教育。从和本世纪初民进党上台以来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学生接触中,她有一个深切的观察,“这代年轻人大多满足于‘小确幸’,只是追求个体小世界的一点快乐,而没有永续的或者对于台湾未来会怎样的思考,对自己生活的家园会怎样地深入认知和思考。”罗秋昭分析,这造成这种“时代症”最大的症结原因就是:“因为这代青年不知道从哪里来,也就不知道要往哪里去,所以只能活在当下。他们不像大陆青年,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看到国家的进步,会由衷地骄傲,台湾青年缺乏民族文化认同,就无法了解的台湾未来发展。”

    ■历史需要被看见,民族精神需要被永续

    今年是台湾光复75周年,理应以快乐心情庆祝这个特别日子,罗秋昭说,她花了很长时间为祖父罗福星写了一本传记,希望以这本传记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只是不巧,上半年一场突然而至的疫情,出版受到了一些耽搁,目前还在印制中。

    罗福星(1886~1914)字东亚,号国权,是广东蕉岭“抗日三英杰”(丘逢甲、罗福星、谢晋元)之一。1912年,罗福星受孙中山先生委派,秘密赴台成立同盟会支部,组织抗日运动。1913年底,台湾同胞已有数千人参加抗日革命行动,无奈因为苗栗大湖派出所失窃枪支而受到波及,日本殖民者大肆搜捕,罗福星等921名志士被捕。罗福星被处以绞刑,牺牲时年仅29岁。

    罗秋昭说:“祖父虽然出生在印尼,但周岁即返回家乡——广东省蕉岭大地村,从小读四书五经,深受中华文化影响。10岁后又重回侨居地印尼雅加达,接受西方文化思想启迪,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后来又带领青年华侨回国支援武昌起义。1912年他到台湾领导抗日依凭的就是:台湾是我们的国土,怎可让异族来统治?日本蛮横无理,以高压统治我同胞,对这种野蛮行为必须反抗到底。”在罗秋昭看来,台湾人民的抗日精神就是爱国、爱乡、爱民,包括祖父在内的众多台湾抗日志士用鲜血和生命证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始终不忘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台湾后代子弟也不能忘记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要永续几代台湾同胞对祖国、民族的热爱。

    罗秋昭后来搜集到的祖父遗物中,有一张罗福星1911年冬至在上海写下的诗句“破碎山河谁补缀,天涯兄弟合流难”。“两岸同胞是兄弟之情,日据时期许多台湾人绕道回到大陆求学、参与革命运动,我的祖父罗福星则是从大陆回到台湾组织抗日,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中华民族就是两岸中国人的根,因为过去许多烈士的牺牲,才能使中华民族得以长存。”如今两岸分治多年,但兄弟之情依然存的。罗秋昭说:两岸人民毫无疑问同属中华民族,同文、同种、节庆与生活习惯也都相同,应该让台湾青年多来大陆。

    “不论是寻根、体验、学习,都好,让更多青年认识自己祖先生活的地方,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两岸同胞必需合作才能两利,只有团结才能建立富强康乐的新中国。”罗秋昭语重心长地对人民政协报记者表示,只有建立历史真相与现实的联结,永续过去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牺牲的烈士精神,以这种形式庆祝台湾光复,才是最有意义的。


编辑:崔姝音

关键词:台湾 罗秋 秋昭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