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人物

“战场”虽换初心不忘

退伍女兵李春燕的扶贫故事

2020年10月27日 08:57  |  作者: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虽然已过霜降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却温暖依旧。

迎着秋风,李春燕快步走在乡间小路上,虽然已经退伍4年了,但留在她身上的军人痕迹依然浓重。

身为思元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最近李春燕在忙着做村里的人口普查工作。“今年刚当选上了村支书,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不容易。”

李春燕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家里有七八个人都是军人,所以从小觉得自己就应该是名军人。”17岁时,李春燕如愿成为了一名武警边防战士。8年的部队生活,李春燕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出了坚毅的品格和奉献精神。

李春燕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所思所想。 受访者供图

李春燕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所思所想。 受访者供图

2016年,李春燕荣归故里。“第一个想法就是留在家乡创业,首先养活自己,然后为家乡做点事。”经过认真的走访调研,她将目光聚焦在家乡的桂圆上。

“当时老乡们种的桂圆卖的价格很低,而外地商户收购后,转手打造包装成自己的品牌,就能售出高价。”李春燕替乡亲们感到不值,她觉得家乡的桂圆应该有自己的品牌。

“我在部队时去过不少地方,也见识过一些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我想把这些带到我的家乡,成为我们当地桂圆行业的标杆。”李春燕说。

一向坚毅果敢的李春燕立即开始筹备公司。创建团队、考察市场、招募人才、制定公司规章制度、引进现代化生产机器设备……“客家桂圆”品牌在短短4个月内就诞生了,并于2017年6月成为玉林市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各地的原料供应商的重要生产基地。

现在公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李春燕仍偶尔会和工人一起干活。从鲜果的采购、桂圆的生产到产品的包装也都样样拿手,干起活来从不输给工人。“工人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会和他们一起剥龙眼,一起入村收购龙眼。”

在工人和朋友的眼中,李春燕是一个“学习狂”,遇到什么不懂的就学。“经常晚上公司所有人都下班回去了,她还自己一个人在公司里看书。”一位工人说。

如今,说起桂圆的种种,李春燕都如数家珍。作为科技特派员,她组织成立了桂圆产业协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桂圆产业链,并成功申报了“博白桂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定行业高标准。

李春燕刚回到家乡时,村里人总说:“看这个黄毛丫头真能折腾。”但也是因为这个“黄毛丫头”,很多人从中获益。

“春燕都是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我们的桂圆,现在桂圆有了品牌卖的价格比以前高多了。”果农们提起春燕总是赞不绝口。

“现在有3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我们公司工作。”李春燕介绍,这些年客家桂圆公司辐射带动了56个村加工桂圆肉,扶持贫困户123户。2020年初,李春燕还组织了青年电商团队应急小分队,为贫困户、困难果农解决了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农产品滞销的难题。

公司运营渐渐稳定,李春燕把眼光投回到峨嵋村。当选为村支书后,李春燕几乎无暇顾及公司,她开始适应基层干部的身份。“这丫头比在部队时晒得还黑。”春燕妈妈无奈地笑说。

为村里修路、引水,为村民协调解决各种问题矛盾,上任以来,李春燕和同事们做了不少实事,说起这些,她的语气坚定、骄傲。

“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能为村里贡献点年轻力量特别有必要。我正动员留在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都写入党申请书,我们年轻人想法更接近,将来可以一起为家乡作更大的贡献。”李春燕说。

“其实我们家乡有很多很好的农产品,比如杨梅、茶油等,但是因为缺乏管理,都是散户种植,形不成规模。我希望未来能为家乡在这方面做点事,让我们当地的农产品走出大山,甚至走向世界,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李春燕说,这是她目前最大的愿望。

除了这些,李春燕还忙里偷闲地资助了好几名贫困的学生。“也许是军人的职业本性使然,见到有困难的人就想伸手扶一把。”早在部队时,李春燕经常和战友一起参加公益活动,退伍回到家乡后,听到哪里有贫困学生,她就会去探望、资助。“原来在部队是保卫祖国,现在换了个战场守护我的家乡。”李春燕说。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退伍女兵 家乡 李春燕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