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一池沼气 点亮农家新生活

——四川凉山州能源扶贫美化农村环境

2020年10月30日 16:51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一池沼气 点亮农家新生活

昭觉县哈甘乡瓦洗村,村民告别烟熏火燎,在整洁干净的厨房做饭。 谭蔚 摄

清洁高效能源开发利用,是净化美化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实现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各地农业部门把农村能源扶贫融入凉山州脱贫攻坚主战场,不仅实现了集中供气,美化了农村环境,更带动了当地特色农牧业的发展。

  

沼气进农村 绿水青山入画来


初升的太阳刚爬上山顶,笼罩在山间的薄雾渐渐散去,显露出一地水草肥美,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彝家新寨掩映在绿水青山间,焕发着勃勃生机。

村民石尔色莫娴熟地打开沼气灶,“啪”一声响,灶上蹿起一朵蓝色火苗,不一会儿,饭菜香味就飘满了屋内。

石尔色莫的家,地面干净整洁,厨房里,一个沼气灶摆在灶台上,雪白的瓷砖墙面上没有一丝油污。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石尔色莫一家还居住在破壁残瓦的土坯房里,厨房、厕所、猪舍连为一体,一到夏天蚊虫乱飞,卫生条件堪忧。

西昌市樟木箐镇字库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曾承胜告诉记者,“从来没有想到过生活可以这样美好!祖祖辈辈都过着刀耕火种、烟熏火燎的生活,现如今,新时代了,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沼气池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们必须相信科学,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小小沼气池带来的不仅是一簇簇跳动的蓝色火焰,更敦促村民们养成保持清洁、优美生活环境的习惯,让村民们加强了紧跟时代、相信科学和利用科技改变生活的新观念。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又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基础薄弱。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能源系统牢牢抓住省委、省政府将农村能源建设纳入专项扶贫机遇,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的“四好”创建目标,以“三建四改五洗”为抓手,以农村沼气助推脱贫攻坚为主线,以助农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全州各级农能部门压实责任,撸起袖子,真抓实干,深入实施“一池三改”农村基础建设工程,建设新村集中供气、大型沼气和户用沼气,推动贫困户改圈舍、改厕所、改厨房,实现了圈舍硬化、厕所净化、厨房亮化。

  

种养循环 激活绿色生态产业


“没有建沼气池以前,每年光是处置奶牛的粪便都要花费2万元左右。我管理沼气池4年以来,就为合作社节约了将近10万元!”康达奶牛养殖合作社专职沼气发电管理员林二娃自豪地说。

成立于2012年4月的西昌市康达奶牛养殖合作社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佑君镇磨盘山西麓,蜿蜒的白沟河从合作社旁静静流过。这是一个年存栏奶牛700余头、日产鲜奶6吨的省级合作社,也是伊利公司华中大区的优质奶源基地。

2015年,合作社得到中央财政支持,新建了9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发电项目,2016年3月投入使用。

说起沼气发电项目的好处,合作社董事长马康达掰着手指说:“一是污物全部排入沼气池,达到了污水零排放的环保要求;二是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个沼气池发的电,就完全可以满足养殖场全部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需要,4年来节约粪便处置费用和用电成本近30万元;三是为保护生态做了贡献,每年产生的5000多吨沼渣沼液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大大减少了化肥使用量。”

天刚擦亮,德昌县永郎镇永跃村村民邱林就来到自家果园。此时正值芒果成熟季节,累累果实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自从用上沼气后,不仅解决了燃料和照明问题,沼液沼渣还可浇灌果树。”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家里用沼气烧水做饭,一个月省下60多元电费。用沼液沼渣浇灌果树,产量提高了,每年还可节约一千多元肥料钱。

据了解,德昌县永郎镇永跃村沼气集中供气站是2018年省级新村集中供气点项目,年产沼气2.5万立方米,向周边70户农户供气,年处理养殖粪污1600余吨,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全部施用于附近果树。

德昌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使用沼气解决了农户的生活用能,节约了肥料、农药的投入,同时也促进了种养业的良性发展。现在每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增收节支1000元左右,200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户增收20万元左右。”

据悉,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凉山大力推广“种—养—沼”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种植业产品及其副产物作为饲料直接饲养或通过发酵后饲养畜禽,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引入沼气发酵产沼气,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用于果蔬林木等种植业。

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农业循环经济新格局已然形成,实现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农业生产无害化。

  

沼气革命 助推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建设,把沼气池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既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又加速了农村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同步推进。

自2010年以来,安排中央、省和州级项目资金25245.5万元支持农户新建户用沼气池108645口,其中中央投8710万元,新建户用沼气池41950户,省级投资5782.7万元,新建户用沼气池46627口,其他整合资金项目投入10752.8万元,新建户用沼气池20068口,保有量累计达到39.072万户,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达52%。安排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2580万元,支持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16处;安排省级、州级财政项目资金3579.82万元,支持新村集中供气工程79处,安排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774万元,新建服务网点172个。

通过项目建设,农村能源呈现出四大转变。由过去的小打小闹向“大力普及”转变;由过去粗放型、分散式布局向集约型、效益型、规模化增长转变;由过去单一使用沼气能源向沼气能源综合利用转变;由过去以建为主向建、管、用并重转变。

通过转型发展,农村能源逐步形成了以薪柴、煤炭、电、沼气、液化气等互补的多元化利用格局,改变了农村长期以柴、草、秸秆为主的能源利用模式。随着省柴节煤炉、沼气池的大力推广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得到大提升,减少了森林的砍伐、植被的破坏,节约了煤炭资源,有效地保护了资源,降低了碳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安宁河流域的部分村沼气使用率达到80%以上,大小凉山彝区、木里藏区部分村的沼气使用户达到60%以上。

通过增强服务,农村沼气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州现已建成乡村沼气服务网点379个,可指导全州一半以上的农户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开展日常管理维护服务。下一步,还将计划完善村级沼气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

截至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能源户用沼气建设每年可产沼气达13248万立方米,新开发和节约的能源折算标煤9460万吨,为农户减少燃料支出3.12亿元,减少农药和化肥支出3785万元;沼气综合利用可为农户增收节支4.5亿元,每年可使132.48万亩林地林木免受樵采得到保护;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1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当量75.7万吨……经济、能源、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沼气涵养了青山绿水,照亮着新村文明,温暖了千家万户……在凉山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小沼气发挥着大作用,描绘出农村美、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沼气 农村 沼气池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