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天津市新闻发布会聚焦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人城产”融合发展

2020年11月04日 22:1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提到北京中关村,是很多人眼中当之无愧的“中国硅谷”。当北京中关村向东70公里与天津宝坻相碰撞、共携手,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反应?

近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天津市宝坻区副区长、宝坻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王智东详细介绍了中关村“新地址”——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发展情况。

作为宝坻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自2017年进入实质性建设以来,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紧密推进与中关村的合作、融合发展。据王智东介绍,目前已有181家京企顺利完成北京转移来津项目认定。同时,科技城着力打造北京研发、天津转化落地的大院大所产业化承接平台,让中关村的创新元素在宝坻生根发芽,不断打造培育“类中关村生态”系统。

据了解,科技城是中关村在全国首次采用带资金、带技术、带人才“三带”模式,也是唯一一个重资产投资的升级版中关村园区项目。王智东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城也是一块“试验田”,它的机制体制、运营模式、发展路径,对宝坻未来建设更高水平的开发区必须发挥长远、关键的引领作用,其也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宝坻模式、宝坻方案、宝坻样板。

在聚焦产业组织方面,“4+1”产业体系,即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四个主导产业,以及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科技城的重点发展方向。“截至目前,科技城累计注册企业236家,注册资本43.61亿元;实体生产制造类企业27个,预计达产后年税收10亿元,可增加当地就业人口约8000人。”王智东说。

聚产先聚人,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体系的互联互通是基础,人才要素的协同是核心。在人才引进以及相关城市配套方面,科技城采取了哪些重点举措?

王智东表示,科技城坚持“人城产”逻辑,充分考虑宜居环境,引入京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建设K12学校、商业综合体、人才社区等,打造时尚宜居之城。目前,已建成15万平米人才公寓,为入驻产业人口提供配套住宅,同时与南开中学签署合作协议,在科技城开展合作办学。

“科技城提出了‘年轻人-中关村’的发展理念,既聚焦高端人才,又关注技能型的中高职人才,围绕年轻人的喜好打造多元文化内核。”王智东特别提到,科技城在空间规划上坚持以人为尺度构建交通体系和生态体系,任何一个地点步行15分钟之内就可到达公园,同样步行15分钟之内,就可触达实现创新创业的各要素配置。

展望“十四五”,浪漫水乡、时尚智城、创新高地是科技城将着力打造的三张名片。王智东透露,预计“十四五”期末,科技城将新增市政基础设施投资3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200亿元,引入产业人口2.5万人、常驻人口2.4万人,园区当年产值达到约140亿元,当年税收总额约16.5亿元。(闫秋图)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科技 中关村 发展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