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两岸交流

薪火相传七十载桃李芬芳香两岸

——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守正创新大会隆重举行

2020年11月09日 14:47  |  作者:高杨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201107001-zx8


七十载励精图治,七十载硕果累累。10月30日上午,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守正创新大会在学院大剧场隆重举行。纪念大会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共享,五湖四海的国戏人跨屏相约,共同为母校庆生。不久前,中国戏曲学院老中青少四代师生代表,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写信,汇报学院7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了为繁荣戏曲事业贡献力量的共同心声。习近平10月23日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

■七十年奋斗,国戏正风华

10月30日的深秋北京,枫叶正红。位于丰台区万泉寺路400号,满目的“中国红”,让中国戏曲学院校园内外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校门口硕大的“欢迎回家”四个字特别显眼,不时引来成群结队的国戏校友拍照留念。而此刻迎来70华诞的国戏校园到处洋溢着喜庆氛围。

院墙外鲜红的围栏宣传板格外醒目,教学楼前老校长的塑像巍然耸立,教学楼南北两侧分别设置了“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国戏曲教育的新跨越”“感谢广大校友、社会各界70年来对中国戏曲教育事业的关心与厚爱”的宣传展板,吸引了广大师生前往驻足欣赏。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校友、国内外合作关系院校、院团的祝福视频。

学院南门矗立的巨幅“照片长廊”,借助时间轴展现了建校以来不断发展、传承、创新的“国戏足迹”,昭示着国戏人不断追梦的执着精神。学院主干道两侧分别悬挂灯旗,在秋风的吹拂下,这抹国戏“红”流动在校园的角角落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大会正式开始前,现场播放了中国戏曲学院校庆宣传片《国戏风华》视频。视频以新中国70年戏曲教育发展的脉络为主线,通过采访知名校友、专家学者,展现国戏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讲述那些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纪念大会播放了《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的视频,共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戏师生的深切关怀和殷殷嘱托。

当日上午9时许,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守正创新大会正式拉开帷幕,大会直播活动也同步开启。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不能亲临现场的海内外校友们,通过镜头在云端与在校师生嘉宾共同感受校庆喜庆氛围,与各届的校友分享青春故事,同叙师生情谊。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主持大会,院长尹晓东致辞。校友代表、著名表演艺术家刘秀荣,教师代表舒桐,学生代表刘海德分别作了致辞发言。各界来宾和师生代表对中国戏曲学院70周年校庆致以热烈祝贺,共同分享国戏70华诞的喜悦,共同见证中国戏曲学院开启新时代新征程的盛况。

据尹晓东介绍,70年来,国戏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开启了新中国戏曲教育的崭新航程,始终坚持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体系,锻造了一支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戏曲传承保护、艺术创作、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面对新时代、新起点、新使命,尹晓东说,国戏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加快建设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高水平特色型戏曲艺术大学,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桃李芬芳,花香两岸

国戏在梨园界有“中国戏曲人才的摇篮”之称,同时国戏又被外界誉为“中国戏曲的黄埔军校”。由于国戏始终坚持履行大学的社会责任,坚持面向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促进两岸文化传承和交流,尤其是促进两岸戏曲院校交流方面,其实,国戏同样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2009年12月7日至13日,中国戏曲学院首次在台交流演出。张火丁、周龙、杜鹏等京剧名家的精湛技艺和青年师生的扎实功底,博得了台湾同行和观众的高度赞誉。

在台湾期间,中国戏曲学院连续三天奉献三台京剧经典剧目,首场的《龙凤呈祥》,学院师生合作演出《花田错》《黄一刀》《二堂舍子》和《雁荡山》等经典折子戏。此外,该院多名教授联袂演出经典折子戏《春闺梦》《天女散花》和《三盗九龙杯》。在台湾期间,两岸戏曲艺术家还举行戏曲交流座谈会、师生互动研讨会,中国戏曲学院师生也对台湾戏曲学院等台北地区5所大学开展访问交流活动。国戏首次宝岛之旅,打开了该院加强两岸艺术交流和高校交流之窗。为了促进两岸戏曲院校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近年来,国戏不仅仅组织两岸戏曲院校艺术家“你来我往”,还干脆担起为岛内戏曲人才培养的责任。有人曾用“桃李芬芳,花香两岸”来评价国戏在两岸戏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2017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如今就职于台湾戏曲学院教中学阶段学生戏曲基本功的杨瑞宇在台湾戏剧界虽然年轻,但名气并不小。在谈起自己从艺生涯时,总会提起多年前在台湾看的一场国戏老师张火丁的演出。

杨瑞宇说,多年前,在台湾戏曲学院见张火丁登台演出时,还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好像特厉害”,待到这位京剧程派青衣唱完《春闺梦》和《龙凤呈祥》选段,就读台湾戏校9年的他叹服不已。在那次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组团赴台演出后,深受震撼的杨瑞宇打算“重新来过”,当即投考中国戏曲学院,并放弃学习多年的小生行当,走上如今两岸人迹罕至的男武旦求艺路。后来他在张火丁《春闺梦》演出中跑过龙套,更以大陆失传已久的武旦戏《朝金顶》,在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和杨瑞宇一样从台湾来到大陆戏剧学院学习并已经开始走上传承中国戏曲国粹道路的,还有台湾青年武生演员徐挺芳、学老生的廖佳妮、学青衣的李庆虹等。而这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四人都毕业于台湾戏曲学院,都十分喜爱京剧。

除了赴台交流演出,2008年以来,中国戏剧学院戏文系与台湾大学戏剧系先后在京台两地举办了八次海峡两岸戏曲高峰论坛;该系还与台湾大学戏剧学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共同主办了八届海峡两岸青年戏曲编剧高峰论坛。而近年来,由国戏组织的各种两岸交流活动犹如雨后春笋,在推动两岸戏曲交流、增进两岸戏曲人才互动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


编辑:崔姝音

关键词:戏曲 学院 中国 两岸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