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假如我是委员

首页>教育>教育·声音

从西藏昌都市谈教育巨变

2020年11月11日 10:48  |  作者:扎西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昌都解放70周年,前不久,相关的庆祝活动刚刚落幕。昌都70年的发展变化是西藏70年发展变化的缩影。作为一名因教育而改变命运的教育工作者,我感慨万千———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新中国成立前的昌都只有两所私塾,学生不到20人。经过70年的发展,昌都现代教育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从过去只有贵族僧侣教育发展到初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从过去只有少数特殊人群享受教育发展到广大农牧民子女普遍享受的“三包”政策和优质教育资源,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成就的取得,是党和国家关心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努力的结果。

C20201111002-zx10

昌都教育的巨变

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雪域高原升起,昌都解放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百万农奴的序幕,西藏从此走向光明的未来。1951年1月12日,西藏第一所现代小学———昌都小学成立。1957年,中学在昌都镇出现。民主改革后,各县相继建立了小学、中学,然后在区、乡所在地逐步建立起小学。但在“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办学效益没有得到进展。

20世纪70年代,我上小学。那时村子里虽然已经有了学校,但学校的条件设施也很简陋。有教室没桌子、有学生缺老师,而教材也是时有时无,有时数量还不够。还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在教室里除了有几个可以坐10来个学生的长凳以外,没有桌子。所谓的教科书,其实就是我们老师自己手抄写有文字的纸张。那时没有汉语老师,也没有数学知识较全面的老师。后来,虽然先后也来了几位知识全面的老师,但他们在这里都待得不久。于是,我儿时的学习经历中没有学到多少汉语和数学。后来,这里举办了察雅县农牧民子女班,农牧民子女学生吃穿住都是政府提供条件来特殊培养。但当时农村的孩子大多只上几年小学,能一步步升学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

改革开放后,昌都的教育同全国教育一样,有了重大转折。

1984年的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提出了智力援藏。从1985年开始,中央给予西藏特殊政策,在内地19个兄弟省市开办内地西藏班,加速了西藏人才的培养。

1985年起,在昌都各中小学开始实行“三包”政策、实行助学金制度。截至目前,全区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阶段,再到高中教育,农牧民子女、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全部实行三包政策,政策覆盖面达到100%。这正是党中央特殊关心西藏教育的结果,我们应当感激不尽。

从1993年起,结合西藏实际,因地制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现在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十五年义务教育,这对于西藏教育又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千秋伟业。

C20201111001-zx10

发生在身边的变化

我的家乡是西藏察雅县卡贡乡竹松村,是一个只有8户人家的小自然村。新中国成立前,村子里除了入寺的几个喇嘛僧人识字以外,其他人都不识字。新中国成立以后,读书识字的人多起来,但走出村子的人并不多,特别是通过层层读书并考上中专、大学的人很少,截至2000年,只有包括我在内的3个人。

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的教室是几间由土坯、石头做成的房子。学校就由这样的房子四周围绕而成,中间有三四十平方米的小院子。在那时,除了家乡的高山峡谷、大河小溪、田间树林外,学校里没有供学生专门活动的场地。当时学校只有大小两个班,也只有一位老师。老师的名字叫洛桑,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是由他一人承担。他既教藏文又教数学,既教大班又教小班,是一位认真负责、默默奉献的优秀老师,我至今仍记得他上课时的样子。

我9岁的时候,正好是人民公社时期,家里人都要去劳动,我就在家看大哥的孩子。我十分渴望上学,也不想这样荒废时间,于是背着孩子去上学了。我们村到学校也不近,要翻过一座山坡。于是,我背着侄女,翻山越岭走到教室。老师们看到我这样坚持来上学就经常夸我,而且专门把我安排在教室门边的座位上,告诉我:“你想什么时候进就进,想什么时候出去就出去,不用给老师打招呼!”

之后,我还帮外婆分担家务,去当了一年多人民公社的放羊娃子,后来外婆不愿意耽误我学习,说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让我读书,于是我又回到了梦想已久的教室。一年多后,刚好碰上“农牧民子女班”招生,就去县里参加考试,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开始获得了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学习期间,我们的吃住穿全部由国家承担。自此,我一步一步上中学、上师范,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现在不同了,我家乡的学校变化很大,现在校园成为当地最漂亮的地方。教室宽敞明亮,设施设备齐全,也开齐开足了各科课程。在校学生130名,教职工21名,专任教师16名。家乡的所有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享受三包政策,家长也不用发愁孩子上不了学、上不好学。村子里,20多个人通过接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而改变了命运。现在,村里除了几位老人不识字外,其他的人都有文化,从而能和社会更好地发生“连结”,激发了大家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这种教育变化,在我看来是巨变!这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家乡人民奋斗的结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发展的基础。70年来,教育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决定了中国的今天。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战略指引。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指出,“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这几方面建设,尤其是其中的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教育人的接力奋斗。作为一名因教育而改变命运的亲历者、作为一名西藏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昌都市第一小学教师)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教育 西藏 昌都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