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委员声音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二)

2020年11月12日 10:1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连介德常委代表台盟中央的发言:

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台盟完全赞同和坚决拥护,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信心满怀并将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好发展,特别是今年历经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化危为机显现出强劲的韧性。这就为“十四五”期间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建议,从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一是完善两岸融合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一方面要以法治作为防范和遏制“台独”的重要手段。建议加强涉台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体现“一国两制”政策和精神,充分展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同时进一步发挥《反分裂国家法》对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维护海峡两岸和平稳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将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中已不合时宜的条款及时梳理并修改。

二是抓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宣传落实。建议强化惠台利民政策的配套落实,确保同等待遇、共享机遇。市场准入方面,设置负面清单,除法律规定和国家明令禁止外,所有行业向台企全面开放。同时尽快修订和补充《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的台湾居民在大陆从事律师职业管理办法》,为台籍律师从事两岸法律服务开辟新的路径。密切关注惠台利民政策的后续反馈情况。

三是创造更多台湾青年融入大陆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就业领域。为台湾青年提供就业推荐、政策咨询、职称评定、台湾学历认证等服务。同时,建议完善青年创业的载体功能,因地制宜为台湾青年创业提供合理的政策、资金、税收优惠和技术支持。

郝远常委代表全国工商联的发言:

奋力推进新时代

民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工商联系统坚决拥护五中全会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并将把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助力“十四五”任务目标高质量实现。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 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促进民营企业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建议出台促进传统产业和民营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意见,利用数字经济重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东中西部的大数据产业园、数字科技创新园等重点数字平台同步布局和发展基于5G技术的数字基建;遴选和培育一批数字信息骨干民营企业,形成带动示范效应;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用云用平台,并明确平台方为企业赋能的责任;引导企业不断向数字化车间、信息化工厂和智能化产品迈进,实现对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实施大数据分析改造的目的。

二、 引导民营企业与党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坚定不移跟党走。应逐步建立工商联所属商会参与民主协商的工作机制,搭建商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长效联系沟通平台,让更多意见建议得以吸纳。

三、 开展“万企帮万村”乡村振兴行动,引导东部民营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升级。乡村振兴是对脱贫成效的持续巩固和提升,推动贫困地区产业振兴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建议将“万企帮万村”行动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推动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作为助推中西部地区产业振兴的重点工作,通过打造“万企帮万村”升级版行动,对口帮扶引导东部民营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并结合中西部资源禀赋进行转型升级,实现推动产业振兴和化解外迁风险的“内循环”效应。

徐涛常委代表无党派人士界的发言: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为科技创新提供原动力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广大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将坚决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决策部署。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基础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只有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统筹布局,构筑最优生态。一方面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认真求证,通过设立基础研究特区,进行持续稳定支持。另一方面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组织高水平科学家、技术和产业专家等共同凝练核心基础科学问题,集中攻关。

二是改革评价体制,营造创新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创新评价体系,对自由探索型的研究,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研究,以分级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导向,重点评估能否解决应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三是健全投入模式,激发创新活力。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通过国家政策上的改革,使企业自由选择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给予稳定的资源配置。

四是创新管理方式,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基础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以新型举国体制构建科技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未来要构建集基础研究、预防控制、转化医学、临床救治为一体的“平战结合”的国家实验室科研体系。

黄润秋常委的发言: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美丽中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是中共中央辩证分析当前我国发展与保护面临的形势,对标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四五”期间,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为美丽中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我谈五点建议:

一、 对标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合理设置“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势头有效遏制,降低碳排放强度。

二、 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推动源头治理。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从源头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促进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和升级改造,加速化解和淘汰低效和落后产能。

三、 更加突出“三个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积极探索重点污染物协同治理,制定实施全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继续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严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风险防控。

四、 紧扣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增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五、 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推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把生态保护修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实现减污增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胡晓炼常委的发言:

扩大深化金融开放

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外开放是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金融业应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积极作为。

一、 以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为动力,建设更加规范高效的金融市场。金融开放要从重点引资入场转变为质量效能与数量双提升,在金融市场制度建设、产品供给、国际规则衔接、监管体系、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借鉴国际通行良好实践,把我国金融市场建成对国内外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对创新发展更有效率和活力的金融资源配置平台。

二、 以积极稳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为抓手,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在鼓励支持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人的作用与数据利用的关系、遵循金融一般规律与突破传统方式的关系、超前理念和实践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配的关系、服务大众需求与防范潜在风险的关系,在国际上为金融拥抱科技提供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

三、 以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为载体,促进金融合作互利共赢。我国已向更多国际银行、保险、证券、资管等机构开放准入,欢迎更多的朋友和伙伴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体系建设。这些机构要进得来、稳得住、干得好,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成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国际经贸投资合作的新动能。

四、 以有效构建金融安全网络为后盾,为金融开放行稳致远保驾护航。要构建并完善金融安全体系,建设维护可靠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行为合规性监管、资金流动大数据监测、宏观审慎预防性调节、市场预期引导管理,以及必要时的管控和干预,增强风险苗头及早识别预警、风险隐患及时排除化解、风险事件及时应对处置的全方位风险防控能力。

王侠常委的发言:

加快补齐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全局作出的决策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当前,应抓住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强化工作举措,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提四点建议:

一、 发展乡村产业,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一是引导各地规范和提升现有乡村产业,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实现差异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二是把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摆在突出位置,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促进农民就近就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

二、 改善流通设施,加快形成沟通城乡的现代流通网络。一是加快实施农村流通网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发展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培育一批乡镇商业综合体,扩内需、促消费。二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冷链物流建设,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三、 吸引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一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在乡村建功,扩大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等实施规模,落实学费代偿等扶持政策。二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发展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三是出台支持人才下乡政策,破除社会保障、医疗教育、职称评定等制度障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四、 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加强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和帮扶,通过引入龙头企业、成立村级投资公司、组建股份合作社等形式,有效运营和做大集体资产,让农民更多分享资产收益,形成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

许荣茂常委的发言:

凝聚工商界合力

做好港澳青年工作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令港澳工商等各界人士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尤其是当前做好港澳青年工作、促进人心回归责无旁贷。

当前,港澳工商界人士应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平台,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持三个“引领”,深入做好港澳青年工作,助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一是思想引领。组织港澳青年赴内地有针对性开展现场学习、交流、体验,让港澳青年直观了解内地、认识国家。港澳工商界应共同发力,以社团和企业为纽带,针对港澳青年特点和需求,量身打造更多赴内地的学习交流活动,扩大交流规模,帮助更多港澳青年全方位、深层次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正确看待香港、澳门的历史变迁,逐步提升他们的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之间传递,凝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的强大正能量。

二是事业引领。港澳工商界既要为港澳和内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也要为新时代港澳青年成长成才多搭台、多搭梯,为他们事业成功提供支持和帮助。港澳工商界应积极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主动为创业者参与大湾区建设解决资金、资讯、技术等难题,为就业者提供更多商贸、法律、金融、科技等职位。

三是服务引领。港澳青年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类实际困难和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及时帮助、提供服务。港澳工商界应积极行动起来,助推粤港澳三地政府、社会组织与企业深化合作,协同配合,推出更多有利于港澳青年发展的服务措施和联系平台。建议内地地方政府特别是实行自贸区政策的地区,为港澳青年制定更多住房、医疗、创业补助等扶持政策,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就业服务环境。

编辑:闫春旭

关键词:发展 金融 港澳 建设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