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贵州湄潭县 “双千帮带”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0年11月12日 16:27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今年以来,贵州省湄潭县充分运用和深化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有效发挥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的经济组织功能,深入实施“千人帮千社、千企带千社”(以下简称“双千帮带”)工程,着力将优质人才和企业资源下沉到社,激发合作社发展潜力,推动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作社主导型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人才集结 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蜂蜜大丰收,一箱蜜蜂差不多产了60来斤,我家5箱蜜蜂,可以卖个三四万块钱,终于能松一口气了。这还要感谢杜书记啊!”黄家坝街道岩孔坝村贫困户祝家贤高兴地向我们介绍自家丰收成果。

祝家贤口中的“杜书记”是黄家坝街道岩孔坝村党总支书记、市级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杜玲。

“我们从去年开始发展蜜蜂产业,当时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老百姓还不怎么支持,说实话开展工作非常困难。产业发展到一半时,我有过放弃的念头。”回想起产业发展之初的困境,杜玲的脸上透露出辛酸和无奈。

“就在我们快要灰心的时候,县里实施了‘双千帮带’工程,给我们派了县级挂帮领导和技术专家。现在我们村‘翠芽蜜’产业已发展到1000多箱,年产量6万余斤,带动20余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一旁的副支书周书云讲道。

为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缺技术、缺人才困境,湄潭县自今年起,大力实施“双千帮带”工程,立足各村产业发展实际,建立县级领导“一对一”帮带机制。岩孔坝村的蜜蜂产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死回生”的。

“双千帮带”工程实施以来,该县共有4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79名科级干部帮带120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118名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农技辅导员、农村知识青年等优秀人才,助力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发展;同时优选24名年轻村干部,作为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遴选85名优秀中职校毕业生充实村级后备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社企结对 注入源头活水


“大爷,您家的辣椒是236斤,一共是708块钱,您收好哈!”在高台镇陶仪村,遵义正兴食品有限公司4名收购人员正为椒农的辣椒称重付钱。

“原来我们村农民都习惯种苞谷,不费劳力,但收益不好。今年,我们通过‘双千帮带’和正兴公司结对,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为他们种辣椒。种子、技术、销路都是公司一包到底。”陶仪村党支部书记韩先余一边帮椒农算账,一边介绍着。

“我家种了5亩,一年能有2万元左右收入,比种苞谷强多了。”村民王志民笑容满面地说。

“田土流转出去后,闲也是闲着,我岁数大,其他工作也干不了,但辣椒基地不嫌弃老年人,还特别照顾我们。现在采摘辣椒1毛钱1斤,我每天能摘七八百斤,除了日常开销,还有结余呢。”76岁的陈代芬看着手里的钱欣慰地说。

“现在是采摘旺季,光尖坡这一个基地,每天都有十几个人采摘,1天下来有1万多斤。”遵义正兴隆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明红介绍。

今年,在资金、技术、市场的保障下,陶仪村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带头领办200亩辣椒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208户发展1000余亩,平均每户增收2万余元,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经营性收入达150余万元。

据统计,湄潭县按照资源相近、地缘相邻、利益相连原则,组织150余家农业企业与120个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联姻”配对,以政府引导为契机、双方自愿为原则、互利共赢为目的,推动52家企业与56个村级股份制经济合作社通过项目合作、产品销售、技术帮扶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成功配对。预计今年底,已结对企业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收入突破2000万元。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 合作社 湄潭县 村级 集体经济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