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三横”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力点

2020年11月17日 10:33  |  作者: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强调必须抢抓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等领域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要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要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为了达成目标,《规划》提出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而由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组成的“三横”,成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三横”支撑?多位受访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电科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员肖成伟认为,现在,我国新车年销量约为2500万~3000万辆规模,按照《规划》中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左右的目标,就是要达到500万~600万辆。这一体量对整个动力电池产业的推动作用将十分巨大。这不仅仅意味着现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在内的国内外头部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行业其他竞争者也会拥有广阔的舞台。

“从技术角度来看,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据肖成伟介绍,要想实现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性能优化,少不了对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主材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规模化生产的动力电池,在成本可接受和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通过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产品的比能量、比功率、充电倍率等技术指标,每年实现3%~5%的提升是可以预期的。现在,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普遍能达到220~250Wh/kg,系统可做到160Wh/kg左右。同时,对高比能电池的技术开发也在持续进行,目前电池单体达到了300Wh/kg,系统达到了200Wh/kg,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路线图组长、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蔡蔚看来,我国在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元器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相当大,不得不依赖进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机系统和电驱动产品以及企业较少。其中,改善电机失效问题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要实现我国汽车电驱动技术和产品的持续进步,必须调动全产业链的积极性,大力提升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元器件水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世界级竞争力,要依靠电机系统和电驱动的核心研发供应能力。”蔡蔚表示。

“智能网联技术推动多个行业实现跨领域融合,意味着生态系统的重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可探索多种技术路线,但最终的选择还是要以产品为导向,以市场为指针。”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尚进认为,在行业融合的特质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应根据资源禀赋,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其中,整车企业要持融合的心态,积极下沉,借助杠杆,有效地配置资源,快速形成适应于智能网联开发特点、有别于以往传统汽车领域中链式发包的整体架构。

编辑:秦云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三横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