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解读“十四五”期间民生慈善关键词(下)

2020年11月17日 10:46  |  作者:顾磊 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针对民生福祉,近日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规划了诸多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给未来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助残养老、公益慈善事业等指明了发展方向。围绕这些举措,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解读与展望。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本报记者 贾宁 摄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建议》谋划的是全体人民的福祉和蓝图,理想的2020年后扶贫开发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本身就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设计的一以贯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执行院长宋宗合说。

在宋宗合看来,其衔接的内容需要对以下四个维度作出一个新的战略规划和部署:既保证社会稳定,又促进经济发展;既有利于社会公平,又有利于提高效率;既保障公民生活,又激励公民积极劳动;提高公民素质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在宋宗合看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时期,新型贫困人口的贫困并不必然反映在绝对收入上,而是主要表现在收入和社会公共服务获得的相对不平等上。

“如何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共享发展水平,是解决协调发展问题的关键。”宋宗合认为,“后扶贫时代”,目标群体并不存在生存困境,仅仅是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且陷入绝对贫困的风险高于其他群体,加之其通常存在个人发展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提升个人知识技能,依靠产业、教育、就业扶贫等措施实现生活水平的提升才更适合此类相对贫困群体。

宋宗合强调,除个人能力上的扶贫举措,制度上的保障更加重要。依靠个人能力提升仅能保证经济脱贫,而经济脱贫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其他方面的贫困如教育、医疗方面的贫困状况是不能仅依靠经济能力进行解决的,还需要制度加以保障。

“只有为贫困群体解决制度方面的后顾之忧,帮助其实现能力与精神自立,才能使其远离贫困,实现国家的扶贫目标。”宋宗合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即是解决后顾之忧问题。

今年2月,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明确了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政策、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等系列举措。

但在宋宗合看来这还远远不够:“贫困群体面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学致贫等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需要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在顶层设计时分类考虑不同群体的差异,满足目标群体对于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预期。”

他强调,实现规划和蓝图的坚定支撑来自于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在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的基础上,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是充分发挥共同愿景和目标之下协同力量的关键。

(记者赵莹莹)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时代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即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向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为此《建议》首次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此举必将全面、深刻地影响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制度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华俊认为,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以及《建议》时,不应孤立地看待关于养老服务的相关文字表述,而应根据“十四五”规划目标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综合观察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如何去完善。“养老涉及多个方面,比如科技、生态、健康等,从整体规划层面关注养老,能更好地把握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点。”高华俊说。

高华俊表示,“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业发展要解决的一个主要矛盾是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其中,养老服务业的人才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养老护理人才需要系统性培养。当前,我们在本科阶段设立了养老专业,再加上若干培训,加强了人才培养力度,但还是不够系统化,应加强职业规划和系统性地出台配套制度。”高华俊建议在未来5年,搭建起养老服务人才建设体系的基本框架,未来15年则应达到能基本满足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的水平,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

关键词:帮扶残疾人

当前,我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6.21%的比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建议》提出:“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今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指出,自脱贫攻坚以来,累计有近700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但是,残疾人群体还存在“脱贫不脱困”的问题,残疾人领域公共服务仍然需要加强。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高华俊认为,首先应强调“保底”,“国家政策应注重为中重度残疾人、多重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托养等服务和相关福利保障。”

据了解,我国重度残疾人有2500多万,有托养需求的近千万,但能够得到服务的只有百万左右。为此,张海迪等全国政协委员曾积极建言献策。2019年,从国家相关部门到各地政府,均在探索建立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制度,“十四五”期间,将会形成更完善的制度体系。

高华俊表示,在“保底”的基础上,应着重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入,提升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包容度,提升社会文明发展程度。

以无障碍环境建设为例,早在2010年,深圳市即已出台《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很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场所随处可见无障碍建设的身影。在北京,很多社区建设“温馨家园”,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社会参与等系列服务。

“如果社会环境是友好包容的,残疾人群体就能有效融入社会,他们可以就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能被平等相待,也能受人尊重。我认为,北京、深圳等建设‘无障碍城市’,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为整个社会的残疾人事业找到了方向和途径。”高华俊说。

(记者 顾磊)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残疾人 养老 贫困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