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昭”气蓬勃引客来 乌蒙大地展新颜

———云南省政协组织港澳台青年企业家、海外侨领赴昭通考察记

2020年11月19日 09:17  |  作者:李茜茜 吕金平 张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昭通11月19日电(李茜茜 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张莹莹)“通过此次考察,我切身感受到了云南乌蒙山片区从过去的‘路不通、业不兴、民生艰’,到建成立体交通新枢纽、36万群众搬出大山、崛起百亿级产业……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我为祖国自豪!”近日,地处乌蒙山区的云南省昭通市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云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的港澳台青年企业家、海外侨领考察团。

4天里,来自老挝、斯里兰卡、美国等国的侨领和来自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青年企业家们先后深入昭通市震后重建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白鹤滩水电站等地。

“我们十分牵挂你们,专程来看望你们。”“你们现在生活情况如何,有困难吗?”……在鲁甸县龙头山镇甘家寨红旗社区博爱新村一栋两层楼房里,考察组的成员们围坐在76岁的邹体富和73岁的甘正芬老两口身边,和他们握手话家常。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邹体富老两口家园被毁,住进了临时安置的帐篷内。“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望了我们。当年年底,我们就搬到了这里。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还住上了这样的好房子,真是要感谢总书记的关心和共产党的领导……”甘正芬说。

“以前住在大山里,做梦都想住上楼房,没想到真有梦想成真的一天。”来自彝良县牛街镇马坡村的群众柯曾阳对考察团成员说,新家周围学校、医院、超市配套齐全,关键是家门口就有工厂,再也不用背井离乡打工了。在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安置着鲁甸、巧家、彝良等五县8322户35585人。

亲眼见证灾后重建和易地搬迁两大工程取得的成就,考察团成员们震撼不已。10多年前曾到过昭通的台湾人民共产党主席林德旺有感而发,“这里的百姓从贫穷落后到安居乐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一切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

伟林物流云南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邹茂邦是一位长期生活在澳大利亚的“90后”,在听到5个县的贫困户被集中安置在一个地方,从建设到搬迁仅用两年多的时间时,他感慨地说:“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速度和魄力。”

在一马平川的昭阳区苏家院镇迤那村金家坪子,目光所及全是苹果树。按照规划,到2021年,昭阳区苹果种植面积将达72万亩,产量100万吨,综合产值100亿元。目前35万余群众通过苹果产业增收致富,7.2万余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而位于四川宁南县和云南巧家县交界处高山峡谷中的白鹤滩水电站也成为涵养两岸绿水青山的绿色工程。考察团成员表示云南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禀赋,一定要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换来金山银山。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港澳台青年企业家、海外侨领考察团成员们也有很多思考,并对乌蒙山区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提出建议。

港视邦盛基金总裁高乔木说,像大山包这样的国家公园要从着力优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景区景点创新模式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此外,还应考虑让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育人才到贫困地区交流,让这里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云南旅港同乡会副会长娄薇也认为,在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之时,教育也要向非发达地区靠近。

昆明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昆明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嘉雄认为,在“十四五”期间云南还需要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积极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优势,让农副产品“走出去”。

来自台湾的信科黑颠智能科技公司全球执行长傅焕仓表示,今后愿意带领台湾的科技团队为云南的学子提供更多的帮助。

昭通,史称“乌蒙”。当地群众说,以前常常认为“乌蒙”有黑暗和蒙蔽之意,后改为“昭通”。如今的昭通正在一天天明亮、兴旺起来。

编辑:闫春旭

关键词:乌蒙 云南 蓬勃 引客 乌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