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本网原创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逐步形成

国家文物局: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推进数据开放共享

2020年11月24日 16:3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乌镇11月24日电(记者 王慧文)11月24日上午,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青年与数字未来论坛在浙江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举行。论坛聚焦数字创新与青年力量,凸显青年群体在互联网领域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凝聚力,深入探讨传统文化新传承,前沿科技攻坚突破,互联网创业创新等话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在演讲时强调,积极推动文物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文化体验、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保障。

图为分论坛——青年与数字未来论坛现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演讲。新华网 张灵 摄

图为分论坛——青年与数字未来论坛现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演讲。新华网 张灵 摄

罗静表示,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让各地实体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按下“暂停键”。“国家文物局紧急部署,一个月的时间推出2000余个在线展览,没有想到的是,2000多个展览的浏览量一个月时间就超过50亿人次,是全国博物馆全年参观人数的4倍以上!九馆网上联播,9小时内曝光6400万次,视频播放2800万次,网络话题突破2.5亿次。这些数据,让我们感受到公众旺盛的文化需求,也让我们体会到数字时代,高新技术为文化繁荣提供的强大动能。”

罗静介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正全力推进文物数字化工程,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全国馆藏文物数据资源已超过20PB,实体文物正以数字形式实现永久保存与开放利用。博物馆管理正在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推动智慧文博高质量发展,让馆内与馆外融为有机整体,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逐步形成。此外,将前沿科技与古老文物有机结合,碰撞出跨界合作的火花,推出了一批高质量、高互动性的展陈手段和文物展览,带给观众智慧化、沉浸式、个性化的参观体验,一些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地”,“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等优秀节目先后推出也创新了文物的价值传播建设。

“文物连接过去,赋能未来。让文物‘活起来’,正是希望文物博物馆成为公众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迪未来的‘物质媒介’。要充分发挥文物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对此,罗静强调,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要以科技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以人文为底色,以传承为导向,建设充满活力的文物博物馆,构建开放共享的合作模式,构筑富有生机的文化守望圈,创造绽放时代光芒的文化精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在续写时代史诗中绵延永续。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文物 文化 博物馆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