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40年特区深圳再出发,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

——访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

2020年12月01日 08:49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表示,迈向“十四五”,深圳要继续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把高质量落实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

据吴以环介绍,深圳市2020年前三季度GDP增长2.6%,领跑一线城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7万家、居全国第二,成长出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世界级创新企业,初步构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展望“十四五”时期深圳各项事业发展,结合本职工作,吴以环谈了几点建议。

首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好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攻坚战,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一是以主阵地作为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构建“两城一区”三大战略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鹏城实验室,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二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开展国际人才管理综合改革,营造国际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建设开放包容的国际人才高地。三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攻关,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链长制”、做好“链式”服务,重塑高品质产业发展空间。四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强市,提升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基础产业竞争力,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五是建设全球服务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发展。

第二,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是打造健康深圳。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二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赢基础教育学位保障攻坚战和民办教育全面提质攻坚战,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三是全面提升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公共住房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市民生活更幸福、城市未来更美好。

第三,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体系。四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建设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

第四,推动生态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领军企业,促进绿色产业规模化集聚性发展,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打造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二是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是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四是加强国土生态本底建设。

编辑:秦云

关键词:40年 特区 深圳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