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云南试点:

“政社协同”破解校园安全难题

2021年01月05日 14:59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校园安全牵动着社会关注,各级政府频繁出台政策为下一代的安全保驾护航。尽管如此,事故仍时有发生,暴露出学校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位参观者在观察云南经贸外事学院的食品安全显示屏本报记者 顾磊 摄

一位参观者在观察云南经贸外事学院的食品安全显示屏本报记者 顾磊 摄

2020年3月起在云南省嵩明县职教基地开展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试点项目,通过金融手段,在不增加学校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将校园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达到“破局”的效果。日前,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治专委会在昆明联合主办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政社协同”高峰研讨会上,该项目引起各方关注。

云南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探索的风险防控模式正从嵩明一地向云南全省推广,亦有望被复制到全国其他地区。有专家表示,学生安全保障需要社会各方参与,目前96%的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在校外,“政社协同”是学生安全问题解决的“关键钥匙”。

校园安全关口前移

实施多年的校方责任保险为保障校园安全提供了切实助力,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做法是由财政统筹支出购买保险。这并非纯粹的商业保险属性,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政策评估及实验研究课题》副组长张国远告诉记者:“校方责任保险属于公共性、政策性、普惠性的保险。”

云南省2019年在校学生人数为957万余人。太平洋保险云南分公司为其中数百万名学生提供保险。公司认为,降低赔付率的关键在于降低事故发生率,因而风险防控非常重要。早在去年11月,该公司与广州安智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校园保险及安防建设探讨,提出了“保险+服务”的初步构想———太平洋保险拿出一定比例的保费与安智公司的大数据技术结合,把校园安全的关口前移,加强安全事故预防。

在云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2020年3月,嵩明试点项目启动。太平洋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鸿介绍,该公司拿出保费的25%用于风险防控,旨在加强安防力度,降低赔付率,从而减少保险公司的赔付,实现多赢。这一做法减少了保险业务中间环节,给公司带来压力,遭受了不少质疑,李鸿却表示:“为了孩子的安全,怎么做都不过分。”

嵩明试点工作不到一年,项目利用保险杠杆撬动了多方参与,提升了风险防控的效果。比如为云南经贸外事学院打造了校园安防体系,将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打造为6T信息化视频安全物联管理示范校,为职教基地13所学校配备了新冠肺炎防疫检测与统计系统设备,并投放雾化消毒通道等防疫物资。

云南省教育厅学校保卫后勤处处长付甫剑表示,试点项目在学校不增加出资的情况下,增加了校园安全风险防控的投入。他介绍,由于历史欠账,目前云南省尚有15%的学校没有围墙,60%以上的学校缺乏安保,平安校园建设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嵩明试点项目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该项目得到全省大部分学校的认可,下一步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张国远认为,嵩明试点项目的意义在于将教育保险前置安全风险服务投入到学校安全建设领域,保险公司从事故之后的赔付转移到事前的预防,搭建了多方参与的安全风险防控模式,是全国首创;同时还初步构建起了学校安全风险预警体系与基于大数据的辅助决策支撑体系,并在实践中逐步应用。

社会参与大有空间

本次研讨会上,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关心和支持下,35家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大数据专委会”,将致力于推动安全风险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风险防控体系及产业技术研究平台。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治专委会和云南省教育厅联合建立了“安全风险防控专家智库”;云南省教育厅宣布与15所省属高校建立安全风险防控共建院校。

与会各方共同宣布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其发布的“政社协同,共筑平安校园”的行动宣言中,强调了社会力量参与对校园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宣言”强调,坚持“政社协同”的原则,在教育部门的牵头下,发挥社会力量的优势,加强政府、学界、企业、社会组织联合与协作,形成行动的合力。

付甫剑表示,在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时,嵩明试点项目可以进一步延伸,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比如,更多企业可以通过慈善捐赠和金融手段,为购买校方责任保险垫资,保障资金持续投入。目前,参与项目的云南省教育基金会已筹集企业捐赠资金数百万元。一旦形成“保险公司+金融公司+学校+科技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模式,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将有明显改善。

北京城市学院社工实务研究中心主任周玲认为,可借鉴国际经验,增强校方责任保险的公益性与互助性,由政府、学校、保险企业、家长等多方参与出资,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形成多元协作、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张国远和团队调研了近5000所学校。有一个问题是“希望由哪类机构为学校提供服务”,调研列举了公益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商业公司等选项,结果显示,这些学校的首选是公益机构。

张国远认为,公益机构应提升专业能力,为学校提供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服务。他认为在安全教育领域,公益机构与志愿者群体有很大的参与空间,比如,广东省某临海城市引入公益组织广泛开展防溺水教育,解决了儿童溺水事故高发问题,近两年事故发生率为零。针对校外安全事故,公益机构与志愿者大有可为,“动员起来,建立联防联控的网络,很值得尝试。”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安全 学校 校园 风险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