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资讯

毛泽东诗词中的“山加红旗”意象

2021年01月28日 16:0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张连起

张连起

国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 作 中国美术馆藏

国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李可染 作 中国美术馆藏

3

毛泽东书法作品《七律·长征》

油画《红军不怕远征难》董希文 作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油画《红军不怕远征难》董希文 作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主讲人:张连起

张连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资深注册会计师,经济学家。他是人文会计的首倡者和践行者,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首期成员,在会计审计理论和资本市场领域具有很深的造诣。曾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编者的话:

“山下旌旗在望”“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又是独领风骚的诗人——毛泽东。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山加红旗”意象的诗句,“山”象征着工农红军的钢铁意志和坚韧品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宏伟志向和博大胸襟;“红旗”象征着革命道路和革命武装,体现了中国革命的色彩;“山加红旗”意象成为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的真实缩影,更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无畏和非凡气魄。本期讲坛邀请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解读毛泽东诗词中的“山加红旗”这一意象的具体内涵。

诗词中的非凡人格

2020年是极不平凡之年。有时是“高天滚滚寒流急”,有时是“敌军围困万千重”。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更有“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磅礴力量;当“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之时,我们坚定“梅花欢喜满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自信。我们取得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巨大成就(月壤与深潜),展现出“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的复兴气象。一言以蔽之,2020年交出了令人民满意、举世瞩目、可以载入历史的答卷。

胸怀千秋伟业,恰逢百年风华。不管是“50后”一代,还是“60后”“70后”等几代,都受毛泽东诗词的熏陶弥深。值此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我们共同品读,共同体会,共同收获,不亦乐乎!

先来追寻毛泽东魅力人格的“诗词轨迹”。

1910年,毛泽东17岁,他写过这样一首借物言志的诗——《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只17岁,就已气度非凡!想必毛泽东读过唐王李世民的诗——“独坐井边为虎形,柳荫树下养心精。春来唯君先开口,却无鱼鳖敢作声。”庶几近之。

1911年春,18岁的毛泽东用另一首诗《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直抒胸襟抱负——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想必当时的毛泽东也读过宋代汪洙的《神童诗》——“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他缔造和领导了人民军队,以笔为枪,以诗为刀!

彪炳史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毛泽东依然嗜书如命。他请贺子珍做了一件特殊的衣服。贺子珍连夜赶制出一件黑蓝粗布的及膝长褂,里面有可装笔墨纸砚的层层口袋。

毛泽东穿上后精神大悦,他把笔墨纸张一一装进去,对贺子珍说了一句话:

“我就是要用文房四宝,打败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

如果说唐代大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以“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四个意象,表达了人间天地之交相辉映、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那么,当我发现毛泽东诗词《长征》中“细浪、泥丸、云崖暖、铁索寒”时,就得出了一个强烈印象:长征与新中国,正如“秋水共长天一色”,没有视万水千山为“细浪、泥丸”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没有1949年的新中国,当然也就没有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毛泽东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词,构成两万五千里最长的一行。每当重温毛泽东诗词长征篇,徜徉在平仄激越的字里行间,我的内心总能超越惨烈、苍凉和悲壮,升华为雄奇、昂扬和壮美。如果说长征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传奇,那么长征诗词就是属于毛泽东的伟大传奇!

长征之路艰苦卓绝,长征诗词光耀人寰。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创作的8首诗词,生动反映了红军辗转曲折的平仄行迹,艺术再现了长征从困苦走向胜利的光辉图景。不踏过“雄关漫道真如铁”,又何来“三军过后尽开颜”?这8首诗词分别是:《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

诗词中的革命精神

1934年5月,红军决定撤离中央根据地,准备长征,毛泽东借诗歌创作来排解心中的忧虑,7月23日凌晨登会昌山,作《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长征创作的开篇之作。1934年夏,长征序幕全面拉开,毛泽东作此词以激励革命精神。黎明前登山,可见他为革命前途忧心如焚,但毛泽东却无消极悲观失望之态,以乐观憧憬鼓舞革命信念,道出“风景这边独好”之志。可想而知,我们今天引用的这些明亮的诗句,背后却是暗淡的铺垫。

1935年,长征途中不少红军将士亲眼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枪林弹雨之中,突出重围之余,毛泽东常常勒缰缓行,伴着马蹄的节奏吟咏诗词子句。20年后,毛泽东有些留恋地说,在马背上,人有的是时间,可以找到字和韵节,可以思索。他自称“马背诗人”,即由此而来。《十六字令三首》作者自署创作时间为1934年到1935年,当时,毛泽东率部辗转,左冲右突,如此临危不惧,淡定从容,真乃“弥天大勇诚能格”(柳亚子句)。

我们如何看待毛泽东诗词所展现的诗词方位?这是20世纪中华民族的心声,它在血火迸溅中、浴火重生里灵光乍现,转化成毛泽东在马背上吟诵出来的绝妙诗词。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还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都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终要“不到长城非好汉”“三军过后尽开颜”。最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8.6万余人踏上漫长征途。在到达湘江地域时,蒋介石调集25个师,数十万大军前堵后追,企图在湘江一举消灭红军,红军顽强抵抗、殊死搏斗,苦战五昼夜,终于粉碎了蒋介石的围歼计划,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湘江之战以后,红军兵力锐减至3万多人。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北上,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转移,然而,当时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用,后经过通道、黎平、猴场会议的激烈争论,中共中央决定向黔北前进。猴场会议之后,红军面临的任务是突破乌江,占领遵义。毛泽东在行军途中,望着连绵的山岭,作《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六字令三首》写在湘江之战之后。长征开始之时,局势险恶、战事告急,毛泽东创作小令为党和红军鼓舞士气。小令,结构紧凑、节奏局促,凸显了湘江之战后的紧张局势,三万红军面对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快马加鞭”“惊回首”“奔腾急”“天欲堕”不仅反映了战事危急,也是毛泽东焦虑心情的直接写照。一句“万马战犹酣”展现了红军饱满的战斗激情,而“赖以拄其间”,则将毛泽东的坚韧意志和革命使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长征开始后,红军干部战士回顾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毛泽东正确领导的结果。在夺取娄山关,占领遵义城以后,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此时的毛泽东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遵义战役中,红军歼敌两个师八个团,俘敌3000余人,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气焰,鼓舞了红军的斗志,但毛泽东并没有盲目乐观,反而更加冷静地思索革命出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作《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红军将士在云贵高原上披星戴月急行军、黄昏时刻仍在连续作战的壮烈群象,情境凝重而压抑。“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充满了悲壮意味,表现出毛泽东对未来之路依然充满艰辛的感慨,但纵然有雄关险隘、惊涛骇浪,依然“迈步从头越”,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向着既定的长征目标英勇奋进。

红军进入甘肃以后,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即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最终确立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从长征开始以来,毛泽东始终为革命前途担忧,他的诗词字里行间反映了这一点,直到决定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此时,他激动的心情与强烈的自豪感化为一股巨大的创作热情,从遵义会议到榜罗镇会议,毛泽东在诗词创作沉寂了8个多月后,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仅仅56个字,然而“细浪”“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千里雪”“尽开颜”,全都是毕现精微的细节神笔。一首写纵横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诗,仅仅用了这么几个精微意象,并赋之以温度色彩的“暖”与“寒”,神情的“难”与“闲”,完成了一个诗词经典。

在毛泽东长征时期创作的8首诗词中,《七律·长征》是唯一一首律诗。全诗平仄协调、对仗工整,以其极为洗练的诗行,集成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精品。

作为职业革命家,无论环境和个人际遇如何,毛泽东总是敏锐地预见和捕捉光明。以创作于长征前的《清平乐·会昌》为例:当时,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在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反革命大“围剿”中,中央红军严重受挫。后来毛泽东为自己作品作注时回忆道,当时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郁闷。尽管如此,在他眼中,不仅革命根据地“风景这边独好”,“更加郁郁葱葱”的远方同样孕育着希望,因此,他以跋涉者的豪迈,抒发着“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情怀。

长征中的毛泽东的确在“踏遍青山”。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出发的毛泽东一路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他眼中之山、脚下之山、胸中之山,终而成为笔下之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三首以“山”为题的《十六字令》,通篇不见一人,但处处皆人。山,成了宏大的喻体和象征物。

诗词中的人文情怀

1910年秋天,毛泽东立下“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迈誓言,从韶山走向外面的世界。他在岳麓山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在“烟雨莽苍苍”的龟山、蛇山下苦苦沉思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前途;在井冈山、武夷山一带“唤起工农千百万”,点燃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他在龙岗、白云山、闽山一带“横扫千军如卷席”,一次次粉碎反动军队的“围剿”;他在会昌山忧患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危在旦夕的红军命运;他率领红军翻越五岭、娄山、苍山、乌蒙山、岷山、六盘山、昆仑山等崇山峻岭,不断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待到毛泽东一声号令,“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三座大山,迎来“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唱雄鸡天下白”。

一座座山川,在毛泽东诗词中反复呈现。一是红色根据地来自“山头”;二是毛泽东上下求索的革命人生史如大山跌宕起伏;三是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如山川壮丽。《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作,是毛泽东山川情结的一个缩影。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胜利的山。频繁出现的“山加红旗”意象,如“山下旌旗在望”“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不周山下红旗乱”“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最能体现毛泽东诗人政治家、政治家诗人的本色。这个意象是毛泽东长期革命生涯的生动写照,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在山里寻求到并不断走向成功的。

毛泽东直言:“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然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纵然“路隘林深苔滑”,革命队伍依然“直指武夷山下”。“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不到长城非好汉”。别说娄山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离天三尺三”的山再高,英勇红军“快马加鞭未下鞍”,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好一个“细浪”“泥丸”,革命征服者形象瞬间跃然纸上。

毛泽东刻画的山,是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要似昆仑崩绝壁”“刺破青天锷未残”,如林则徐所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顶天立地、一柱擎天,“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力挽狂澜精神品格的生动诠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是对中华民族筚路蓝缕、昂扬斗争的诗意礼赞。

毛泽东吟咏的春山是“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夏山是“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秋山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山为“更喜岷山千里雪”。晨山是“长空雁叫霜晨月”,暮山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晴天的山是“天高云淡”,雨天的山是“雨从青野上山来”,雾天的山是“雾满龙冈千嶂暗”。毛泽东钟情于“跃上葱茏四百旋”的审美体验,他深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深谙“无限风光在险峰”。

2021年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特殊重要的一年。我们委员共同品读“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等等诗句,体悟从“小我”走向“大我”,然后走向“忘我”,最后变成“无我”的过程,就是为了强化“为民履职、为国尽责”的担当意识,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进一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让“政协委员”成为“责任委员”“担当委员”。

于是,我即兴写下如下四句:

伟人诗词布春霖,文史读析著意深。

百余年来多少事,前贤惠泽到如今!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毛泽东 诗词 长征 红军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