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动态

在进一步改革与开放中深化“科技创新”

2021年02月02日 09:35 | 作者:包松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正在打造包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内“四个中心”建设的北京而言,科技创新在这片北方土地上的热度从未减退。

24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近年来,“科技创新”在北京市政协及委员们议政建言的热词榜上一直高居不下,而植根于新发展阶段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之路,委员们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

众所周知,北京创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并非解决北京的问题,而是要辐射和引领全国。从这个角度出发,程雁委员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要科学论证北京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位,确定在北京与京津冀地区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之间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生态链和生态圈,形成世界级创新企业与创新企业集群,进而强化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形成良性循环。”

卢国懿委员认为未来的产业一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的产业生态体系,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谋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北京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推广应用等方面都具有良好基础,应积极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加速以5G、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领域,结合实际、超前布局。”卢国懿说。

此次全会期间,关注新产业、新技术的委员不在少数,黄轶委员也是其中之一。

“当前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与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已具备创建北京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条件和优势。”黄轶建议,加快创建北京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超大型城市智能治理示范区、人工智能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

刘宝平委员来自农业界别,“三农”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撑。

“种子就相当于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属于一产中的‘高精尖’产业。”刘宝平介绍道,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针对这场“翻身仗”怎么打,刘宝平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将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列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同时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研梳理,建立完善在京种业创新资源的系统化、高效化协同运行机制,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支撑和服务。

顶尖的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人才的聚集需要多元的环境。这也是贺志强委员想说的,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这为加大海外高端人才的引进提供了有利契机。他建议,北京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着眼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多元化人才,深化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互动,推进本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

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回应: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政策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更好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全社会营造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浓厚氛围。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心政府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积极为大家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



编辑:杨岚

关键词:创新 科技 北京 产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