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2020年第四期 2020年第三期 2020年第二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1年第一期

蔡超的工业题材作品

2021年02月07日 17:03  |  作者: 祥 龙  |  来源:《画界》2021年1月第一期
分享到: 

火热年代-205×176cm--蔡-超

火热年代-205×176cm--蔡-超

蔡超紧紧抓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工人群体和后工业时代的工业化特征,绘就了一大批带有自我意识的作品,表现了当代工业及工人的风貌,记载了创业年代的成就和变革。他沉稳地浸润于工业题材几十年,悟道而写,得道而画。其实,工业题材的绘画表现并不容易,诸如紧跟时代、紧扣主题、面对现实、贴近生活、少有造作、多接地气、精准造型,等等,都是进行工业题材创作的“紧箍咒”,画家如果没有鲜明的艺术主张和坚定的创作决心,是难以驾驭好这样的题材的。蔡超没有愧对养育他的赣江热土,凭借其超然之心,成功地在工业题材这一领域建构了新颖的艺术体系,使自己艺术生涯的厚重华章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吊-装-211×175cm-蔡-超

吊-装-211×175cm-蔡-超

题材的变化也好,题目的变化也罢,终究是形式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思想和理念。蔡超作于1994年的《吊装》,开启了工业主题创作的成功之路,作品大胆想象、构图险绝,出人意料与突破常规成为引人关注的聚焦点,给人以震撼。画家以俯视的角度表现凌空作业的工人群体,在“造险”的构思中,在一种失衡的空间处理中表现出高空作业的极大风险性。工人们在艰险的环境中,神情自若,毫无惧色,从容应对,令人赞叹,这是一曲对普通劳动者的颂歌。这件作品不同凡响,其意义在于以全新的形式、语言结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画面内在节奏与韵律,譬如,画面中布满向下垂直的斜拉线,高空悬吊下的钢索以及左下角斜向的粗大缆绳,还有右上方以倾斜的角度密集而错综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群施工者,营造了令人惊悚的高空图景。那是一幅由节奏、韵律、力度构成的现代生活景象,是意象创造,也有笔墨突破。画面的空间分割意识、别出心裁的创意,与打破常规的人与情境关系、纯熟的笔墨技艺一起共同成就了一幅具有超越性和前瞻性的典范作品。

铁-臂-204×184cm-蔡-超

铁-臂-204×184cm-蔡-超

《铁臂》作于1999年,尺幅巨大,当属蔡超现代工业主题的又一“宏大叙事”作品。在《铁臂》中,画家创造了“形式就是内容”的新审美经验,画面中以横平竖直的粗大钢铁构架为主体,使画面空间陡然产生“陌生空间”的感受,恍如置身在另外一个“宇宙”之中,画家赋予空间以明确的形式,以精心的构思营造了在同一时间中多个空间拼叠、相加的效果,用以造成有序的形式,让理性与感性、无序与有序在画面空间中相统一。在有限的空间中,钢铁构架形成形式生命的存在,结构划分坚固稳定,相互托举,挑起多层结构,在叠加与错置中成为宏大的空间形式,暗示着生命内涵与节奏力度,在水墨加素描的结合与并用中,其外形序列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而直线、角度、距离、曲线、斜线与方形,则展示出现代工业系统的庞大与复杂;然而,一切在服从主题需要中,扩大了形式的意义,使之等同于内容本身。在构架的疏密效果中,工人们被有序地置于构架上层、中层,人物的动态与身姿则反映了施工任务的繁重与艰巨,画面充满了象征感,钢铁构架寓意着工人的精神品质与性格气质,人与物在画家笔下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画家在整体上营造了作品的宏大气势与磅礴场景,在局部上则以“笔墨加素描”的方式,表现了工人们智慧与勇气并具的生动质朴、亲切可信的形象。以线为主,辅以皴擦,略加结构与明暗处理,既赋予人物以雕塑般的体量与张力,又不失血肉丰满的郁勃生机,无疑这是一种创意,是对笔墨语言的突破与创造。

天地间-207×157cm-蔡-超

天地间-207×157cm-蔡-超

在蔡超艺术探索和风格演变的途程上,工业建设题材的选择成为一个关键转折点,他以其特有的敏感寻找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实现现代感的突破口。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几度深入工业建设工地,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因造型结构之复杂而认真速写,精心构思,悉心创作。作品大都以大部件高空吊装为契机,以笔线为骨、墨润为肉,以直线之美为主弦演绎为现代工业交响曲,这些作品也是画家与现代工业建设者情感交融、精神共鸣的创造性表现,他也因此成为现代工业题材的代表性画家,为中国人物画的现代性转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蔡超选择工业题材进行创作并不是为了讨好世俗、标新立异,这一选择对他来讲也并不偶然,源自对打工族的深挚情感和他亲身意识到的平凡中的崇高。他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工业社会的感受、对建设者的崇敬、与阳刚之美的共鸣,在理想主义被实用主义和消费文化压倒的不良风气中,蔡超难得心中保有理想的光焰和对崇高、壮美的执着。

顶梁柱-205×176cm-蔡-超

顶梁柱-205×176cm-蔡-超

在蔡超的工业题材作品中,素描能力、造型把握能力同传统笔墨能力完美地结合起来。工业制造冷冰冰的秩序感中蕴含着内在的生动。它是隐藏着的可能,是与各种工业相关联的人物互动,它有结构的动感,有物质的质感,有机械运动的动感,还有驾驭这些人的情感。处理这些关系的难度远超单纯的人物描绘。

如何将工业造型结构中的钢筋、水泥、铁板、钢架、机械零件与人物融为一体,将现代形式感通过水墨画表现,对画家而言是一种挑战,蔡超采用破墨法(浓破淡、淡破浓)使水墨渗化兼容,形成线条结构,或以水墨为基调的书法用笔构成特有的力量之美,让作品在节奏等方面富有变化,形成对比。

建设者-205×215cm-蔡-超

建设者-205×215cm-蔡-超

机械、钢架、钢索和人物都采用了写实语言,画家扎实的素描造型功力隐藏在平面的结构之中,意象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不时互换,对称和反对称、平行结构、对等、对仗、结构的分类与空间形式交错转换,呈现出空间本身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形式。兼融中西的线条结构和以水墨为基调的书法用笔,构成蔡超特有的绘画语言,具有书法力度的用线描绘了各个结构空间的音响格式以及音韵节奏等方面的内在关系,各种线条的相互重叠,既呈现出对比的影像效果,也呈现为粗细与方圆两种矛盾的组合。随着书写结构、节奏的变化和发展,机械、钢架、钢索和人物的活动,以及作品内部的空间形式都获得了自身的分量和意义。在工业题材的作品中,蔡超极大地张扬了书写性的魅力。书写性是抒情性、表意性、表现性、哲思性、抽象性的高度统一,书写过程中“机缘性”“偶然性”随时相遇。他精妙地把握着“机缘性”与“偶然性”,任笔意自由地与画纸进行对话,那些潇洒自如、平滑流畅与凝重沉厚的线条,使作品在节奏、韵律等方面富有多变的对比关系,而点画提按、翻折绞转的运笔所生成的强劲“势”和“线条场”,则表现了一种宇宙力量组合的统一之美。

钢筋铁骨-207×155cm-蔡-超

钢筋铁骨-207×155cm-蔡-超


蔡 超

1944年生,上海嘉定人,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兼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南昌大学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西书画院院长、江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创作中心主任,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评委及每年全国多项美展评委。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7年中国画坛百杰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张月霞

文章来源:《画界》2021年1月第一期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工业 作品 题材 蔡超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