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1年第一期 2020年第六期 2020年第五期 2020年第四期 2020年第三期 2020年第二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1年第一期

曹新林的史诗

2021年02月08日 14:43  |  作者: 郅 敏  |  来源:《画界》2021年1月第一期
分享到: 

大河之魂(亚麻布油彩)162×260cm-2017年--曹新林

大河之魂(亚麻布油彩)162×260cm-2017年--曹新林

2020年11月,曹新林先生在河南省文联展出了75岁至80岁之间创作的110余张新作。较之以前的作品,他近五年的新作品又有新变化,气势磅礴、用笔老辣、意味悠远,让人不禁赞叹艺术家生命力之蓬勃、创造力之繁盛。自1986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银奖《粉笔生涯》受到广泛关注以来,曹新林力求突破自我,创造出具有东方美学意味的绘画纪念碑,不断拓展油画语言的边界。

越有价值的艺术家越像大颗粒的钻石,微微转动一点角度,其中的光芒便变幻着散射开来。绘画艺术是难用语言或者是文字来描述的,其魅力也在于此,目之所及,仿佛一切尽在其中,一切又难以言表。特别是曹新林先生这样以油画语言见长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不以情节讲述取胜,而是以笔法、节奏、构图等视觉语言来传达情感。可以说曹新林先生的作品是一个给予观者无限想象空间的反射体,所有的转译或者描述都会缩小绘画艺术所表达的范围。也正因语言、文字、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替代视觉艺术,绘画艺术才得以持续存在,并有可能向永恒的方向延续下去。

西行记-尼罗河船夫(亚麻布油彩)60×80cm-2020年-曹新林

西行记-尼罗河船夫(亚麻布油彩)60×80cm-2020年-曹新林

曹新林先生从艺60年以来,创作了大量作品,培养了无数学生。我是他在郑州市少年宫担任美术教师时期培养的年龄最小的学生,如今也45岁了。曹先生对我的人生和艺术生涯有着根本性的重要影响,让我建立了以艺术作为灯塔的人生方向。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直至今天。曹新林先生经常说,艺术之路,是一条实现信念的道路,成长期极为漫长—很可能是一生。即便以一生为代价,全力以赴地工作,也不见得一定能够结出硕果。但不以一生为代价,全力以赴地工作,则完全没有可能。最要命的是:它最终也并没有什么“用”,既不能“日进斗金”,更不能“加官进爵”。

艺术的“用”,就是它的“无用之用”,这是我了解的所谓“艺术家生涯”的事实。在曹新林先生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我再次确定了这个判断。这个“无用之用”可大可小,小则成全艺术愿望、人生追求,大则引领社会价值、表现时代追求。但无论大小,艺术创作本身都是非常小众的选择,是一条孤独而漫长的小路—然而历史不断证明:文化与文明的大道都是由曹新林先生这样富有创造力的个体所汇聚,是由这样一条条“孤独而独立”的小路构建而成。

曹新林先生全力挖掘艺术的“无用之用”,以绘画的方式反思历史,凝聚现实,启迪未来。虽然曹新林表面上和他所处的时代融为一体,但他的内心世界是极为坚定和独立的,追求具有永恒感的艺术。他通过绘画创作找到了一条除去世俗特征的方式,并不断地超越自我设定的精神坐标,阻止自我超脱之后再度陷入世俗的漩涡。只有更多了解曹新林的精神历程时,才能从其作品的形式理解中脱离出来,慢慢地、深入地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秦岭初雪写生(亚麻布油彩)73×60cm-2015年-曹新林

秦岭初雪写生(亚麻布油彩)73×60cm-2015年-曹新林

曹新林的确是一位天才。

什么是“天才”?就是能够触碰到并且能够极大显示出“天赋予每个人的才”的人。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有“天才”的因子,如果你触及到了“天赋予你的才”,就有可能成为“天才”;如果触及不到,就不可能成为“天才”。但并不是每个人,甚至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真正触及到、深度挖掘到“天”给你的“才”。这就是我对天才的理解。

那么如何触及“天赋予你的才”?从曹新林身上可以看到,他60年来全力投入绘画创作,不断深度挖掘油画艺术的语言,来触探“天赋的艺术才华”。我认为曹新林的艺术生涯是一个典范,对今天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创作都格外重要,非常具有启示性。他不断调整绘画方法,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绘画语言;不断锤炼艺术思想,以卓越的绘画才华凝聚形而上的思想之歌。

太行山之恋(亚麻布油彩)162×260cm-2015年-曹新林

太行山之恋(亚麻布油彩)162×260cm-2015年-曹新林

曹新林不可遏制的创造活动、创造力就是这么来的,也回应了那句老话:艺术创作从来没有捷径。唯有勤奋用功,挖掘内在、感受外在,才有可能触及到“天”给你的“才”,也就是天赋的潜能。所谓“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非常大的潜能,人的绝大多数能力可能都在沉睡,如果不挖掘、唤醒,这些能力会在人的生命中一直沉睡下去。曹新林不断唤醒自我的潜能,树立艺术信念的灯塔。这个艺术信念和理想的灯塔,既是曹新林先生的人生信念,又是他送给每一个学生最珍贵的礼物。

记得在90年代初我读大学时,有一次曹先生和我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话题。曹先生说他可能是“山”,是土地、顽石、山峦,是不动的,环境变迁,周遭变化,他以不变应万变。我问,我是“山”还是“水”。曹先生笑了说,你是水吧。他看到我有一丝沮丧,又补充说,“山”与“水”也没有高低之分,他们只是不同而已,每个人要了解自己的性情,依据自己的本性来发展。水是变化的,是流动的。水很有力量,可以滴水穿石。我心释然。

擦萝卜丝的老人(亚麻布油彩)30×97cm-2016年-曹新林

擦萝卜丝的老人(亚麻布油彩)30×97cm-2016年-曹新林

曹新林先生当然是山,是不动的,好在有风在。风,是动的。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样的诗句,自然是不朽。这是陶诗中我最爱的两句,超过了其他更有名的诗句。陶渊明诗句中的很多意象,都可以在曹新林的绘画中看到。曹新林经常说自己是木讷之人,但其实和陶渊明的诗歌一样,看似静若止水,内在的情感却是波澜壮阔、真挚浓厚。曹新林是善于吸取各方面营养的艺术家,他不断研究欧洲现代主义流派,关注后现代主义手法与观念的实验性作品。中央美术学院老院长靳尚谊曾评价说,曹新林在油画发展上很好地坚持了现实主义的本质精神,同时广泛地吸收不同的艺术风格,把各种营养融化成自己的表现力。

青岛印象-红房子(亚麻布油彩)46×38cm-2016年-曹新林

青岛印象-红房子(亚麻布油彩)46×38cm-2016年-曹新林

2014年5月,“情凝厚土—曹新林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反响热烈。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策展人,出任《曹新林》大型画册的主编,并以“守护者的耕耘”为题为画册和展览作序。“一是农民守护与建设新农村的这个家园,二是守护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文化家园。”范院长如是说。农民形象之于曹新林,如同《巴尔扎克像》之于罗丹、《向日葵》之于梵高。在一遍遍反复表达、反复锤炼中形成精神化的凝聚。这些伟大的艺术家都在借助自己热爱的人物形象来阐述一段历史,表达一个象征。《巴尔扎克像》是罗丹心目中的英雄纪念碑,他为《巴尔扎克像》前后做过几十个稿子,最终的雕像在自然上远离了巴尔扎克,但在精神上似乎更加接近了。曹新林先生也是如此—他通过对中原农民的不断观察、剖析,对各种形象不断存贮、提炼,凝聚出一个个精神形象,创造出中国农民形象新的绘画纪念碑。靳之林先生生前对曹先生的作品评价很高,他特别强调了曹先生对于“深色”的独到运用:“曹新林的深色调如同交响乐的低音部,低沉凝重,色阶丰富,他的配色非常独特,他的亮色之所以耀目,是丰富、复杂的深色运用的结果,值得研究。”

忆江南—老屋作坊(亚麻布油彩)60×80cm-2020年-曹新林

忆江南—老屋作坊(亚麻布油彩)60×80cm-2020年-曹新林

曹新林先生性格耿直、率真,有一种蛮横的生命力。很多人都很怕他,因为他一向说真话。曹新林对于世界和周遭是要做自我判断的—他要独自观察世界,独自观察自然,然后得出一个独立思考的结论,找到一条自我生存的道路。

正是曹新林先生真诚的、热爱生活的性格,让他看到中国农民的万象境遇,他笔下的当代中国,成了时代的缩影。与此同时,中国古代艺术也不断滋养着艺术家。随着时光的推移,曹先生更加钟情于北魏的石窟造像、汉代的陶塑、宋代绘画。三十余年来,他不断研读书法,习字抄经,磨练技艺,完善内心。书法中的肇于自然、笔墨千古、神韵终极等诸多宏论令其胸襟畅然。曹先生说:“近年来我在书法上占去大量时间与精力,没有目的,没有想当书法家,混进书界;没有想在油画中标签式地引入书法。内心隐隐约约想:做一个有品位的人、有格局的人、有文化的人。”曹先生常曰:

“养生而已。”但是在我看来曹先生的“勤奋用功”是内在需要,很多时候他就需要这么去完成他自己。在旁人眼中可能是很辛苦的事,他却很享受,绘画创造的节奏构成了他的基本生活方式,也构成了他的研习方式和艺术态度。

老伴儿(亚麻布油彩)180×150cm-2015年-曹新林

老伴儿(亚麻布油彩)180×150cm-2015年-曹新林

曹新林先生就是那么迫切地在完善自己。

在曹新林先生的作品前,仿佛看到他在中原的乡村行走,或者在西北的荒野中沉思,边走边唱,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在60年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撒下鲜花,播下种子。他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培养出那么多学生,其中不乏新一代的大艺术家,段建伟、耿建翌、于会见、蒋剑韬等,不可枚举。曹新林先生的作品和人生是一部大书,内容非常丰富,波澜壮阔,堪称史诗。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尼罗河(亚麻布油彩)180×160cm-2020年-曹新林

尼罗河(亚麻布油彩)180×160cm-2020年-曹新林

曹新林

1940年6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河南省书画院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油画学会会长,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粉笔生涯》获银质奖;2001年,“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老前辈》获优秀奖;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世纪老人》获优秀奖;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寒露》获奖提名。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起五更》获奖提名。


责任编辑:张月霞

文章来源:《画界》2021年1月第一期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新林 先生 艺术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