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资讯 多彩旅程 美丽中国 茶旅人生

首页>旅游>茶旅人生

四川:大巴山最早的一抹阳光

2021年02月26日 15:05  |  作者:徐金玉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5斤巴山早茶青、20斤福选9号茶青、15斤老川茶茶青……2月24日,四川省万源市大巴山上低海拔茶园正式开采。这50余斤茶青,将被加工成10余斤茶叶,化作当地新鲜出炉的第一捧茶香。

这些茶青看似不多,却勾起了四川国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蒲赛兰心中的一抹暖意。“去年同一时间,茶园内空空荡荡,受疫情影响,我们迟迟未能开采。直到3月底、4月初,茶叶生产才逐步步入正轨。”蒲赛兰说,如今,听着茶厂里轰隆隆的声响如约而至,才发现这样的喧嚣如此悦耳。

“巴山早被我们称为大巴山最早的一抹阳光。茶如其名,它是我们这里独一无二的早春茶品种,也是我们当地自主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蒲赛兰笑着介绍,巴山早是由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万源市科学技术局、万源市茶叶局选育而成,特早生、优质、高产、抗寒性高、抗旱性高等优势标签,让它在当地的老川茶群体种中脱颖而出,至今已伴随万源走过14载春秋。

“用巴山早生产的万源雀舌最为有名,雀舌精致小巧,一个芽头、一片小小的叶子,像麻雀的嘴一样。越早采摘越是鲜嫩,等级也高,制成的茶汤色清澈明亮,滋味回甘生津。”蒲赛兰说,不仅如此,万源市属中国三大富硒区之一,土壤富含硒元素。“制成的万源富硒茶内含物丰富,硒含量0.25微克/克~2微克/克,是人体营养、健康、安全需要的最佳范围,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万源种茶历史由来已久,《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西周时期巴地(重庆及川东一带)“园有芳蒻香茗”。西汉时期,万源已有了简单的茶加工技术。历史积淀至新中国成立后,万源还被列为全国100个万担茶叶基地县之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川局当时定点帮扶万源两年,也是发现了万源这一最具优势的产业,于是专门成立了四川国储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来帮扶万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可持续进行。”在公司组建、基地建设的每一个帮扶节点,都有蒲赛兰一路见证、倾心参与的身影。

“2012年、2013年是帮扶初期,当时主要是修路修桥、装路灯、捐棉被等,2014年起开始筹备公司,2016年公司正式成立。至此,公司开始将茶作为精准帮扶方向,引进浙茶集团等大企业,引进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引进先进技术,致力于富硒茶产业的精深加工。”蒲赛兰笑着拿出一份成绩单说:如今,公司已带动当地石塘、旧院、草坝、石窝等乡镇建成标准化茶叶基地12000余亩;在石塘镇投资1200万元建设成初具标准化、现代化加工厂1座,加工厂可辐射带动周边茶园8000余亩,带动1000余人就业增收。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持续长久地带动万源茶农增收致富,脱贫不返贫。”蒲赛兰介绍,起初万源茶产业多以小作坊为主,销路有限,销量难以提升。通过市场化运作,当地茶青已由原来最高的收购价60元/斤,提升到了90元/斤,在同比基础上翻了1/3左右。

“过去,这里还流行‘川茶不出川’的俗语,到现在这句话也已成为历史。万源茶叶不仅走出四川,卖到全国各地,还走出了国门,我们远赴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进行宣介推广。”蒲赛兰说。

现在每到采茶季,都有跨省的采茶工坐着大巴车前来采茶。浩浩荡荡的采茶队伍、专门请来指导生产的茶叶专家,让万源茶园多了人气,更捎来了致富增收的春的消息。

“再透露一个好项目,目前我们正在和浙江大学洽谈化妆品等衍生茶产品的合作事宜,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将更加激发当地茶产业的发展活力。我们计划2023年年底,全面完成种植、加工、品牌、营销、科研产业链等工作,实现产能2000吨/年,产值5个亿,力争成为地区行业第一。届时,巴山早这抹阳光想必会更暖更温馨。”蒲赛兰说。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万源雀舌 茶文化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