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闵庆文:读田间地头 学履职之策

2021年03月02日 17:44| 作者:刘佳政 王亦凡 宋宝刚 汪凯 杜晓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刘佳政 王亦凡 宋宝刚 汪凯 杜晓航)委员读书,读的是什么书?

有人读史书,有人读理论,有人读国学典籍,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读田间地头的书!

这个答案,其实与他的专业息息相关。作为行走在田地上的农业文化遗产专家,闵庆文把关注农业文化的“私心”带到了委员读书活动中。凭借着群主的身份,他推荐了一本《中国农村改革40年》。

闵庆文表示,这本书很好地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涵盖了农村的土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乡村治理体系、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等。

“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闵庆文总结到。当前“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闵庆文认为,在这个时期读农业相关的书对于委员履职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委员读书活动可以和我们的履职密切的结合起来。”闵庆文说,在他的履职过程中,最关注的话题就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这也是他日常科研工作的重心。“中国的世界农业遗产数量是最多的,农业遗产保护实践研究管理也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在他看来,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这个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能够带动了一些特殊地区的农业发展。

“特别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生态比较脆弱,但文化又比较丰厚的地区。”闵庆文强调。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厚博大的农耕文化,夯实了我国农业社会稳定的基石,使中国乡村稳定安宁,使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脉得以延续伸展。

提及本职工作,闵庆文就变得很善谈。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

第一个是困难。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很多方面都要从头开始。”闵庆文说,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现实中的困难,许多人对这个领域了解不多,甚至会觉得这件事很落后。

但困难只是一部分,在更多的时间里,闵庆文的感受是自豪。

“在全世界目前有62项世界农业遗产里,中国有15项数量位居第一。” 闵庆文说,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走向了世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从事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今年的全国两会,闵庆文就准备把读书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本职工作结合了起来,提出关于保护种子传统品种和本土品种的提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了种子和耕地的重要性。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镇化快速发展,很多优良的种子品种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闵庆文指出,这是他在很多农业文化遗产地发现的现象。因此,他想要呼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让传统的品种和本土的品种得到更好的利用。

“对2021年的期待就是中国的4项世界农业遗产能够顺利获得批准。”闵庆文说,今后他会继续从专业出发,关注社会民生,建言资政,把这些“田间地头”的读书内容应用到履职工作中去。

编辑:周佳佳